發布時間:2016-02-26 10:13:44 舟山日報

打開手機,微商、電商們賣水果、賣蔬菜、賣民宿,賣各種各樣食品、生活用品信息刷爆朋友圈;下載專門的APP軟件,手指點點訂單,你想要的很快就能通過物流送到你手上。
一方面是利用電子商務,面對國內市場,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另一方面不會用這種“高科技”的舟山市傳統漁農民,面對產大于銷的情景,多數只能望著成熟的農產品發愁。
這種現象讓舟山市人大代表徐榮木感觸良多,在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中,他領銜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舟山市漁農村電子商務的議案》。
去年,舟山市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12.01億元,同比增長89.54%,增幅全省第二;居民網絡消費額80.33億元,同比增長51.08%。徐榮木說:“這80個億,大多數是舟山市市民把東西買進來,可我們賣出去的呢?數字很小。舟山有這么多好東西,這么多好的漁、農產品和涉漁農的旅游產品,如何能通過這個優質的流通平臺賣出去? ”
加快漁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會策劃、會營銷
近幾年來,舟山市農產品電商主體快速成長,一批農產品電商企業紛紛涌現并不斷發展壯大,第三方平臺農產品銷售網店日益增加,但總體來說,還是處于企業自發、市場主導的階段,大部分農產品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普遍沒有受過職業培訓,對網絡店鋪管理、信息采集和發布,市場行情分析和反饋等營銷缺乏系統認識,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
這就需要舟山市加快漁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徐榮木說,目前,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光有信息傳遞、業務對接是不夠的,除了開通支付功能之外,還需要會策劃、會營銷。據他了解,有些電子商務平臺在農產品還未成熟之前,就開始策劃營銷活動,打品牌、做活動、接受預訂,結果是產品還未采摘就已“名花有主”,購買款已進入賬戶里。徐榮木說:“我們南洞的農家樂產品,也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營銷的嘛。 ”
當然,作為政府主導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除了最大量集合信息之外,還要引入質量追蹤機制。每一個上線的產品,都必須有“身份證”,標注生產基地、生產周期、種植模式等。
其實,舟山市農產品電商發展基礎很好。作為我省先行者的浙江農民信箱,在構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和開展交易業務的過程中,就較好地解決了農產品信息快速傳遞、快速流通的一系列實際問題。
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有助于推動漁農產品標準化進程
上線的漁農產品有了身份證明,必定會加快推進漁農產品的標準化進程。
徐榮木說,這個標準化進程就是政府部門聯合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物流企業,加大對漁農產品技術標準、計量標準、作業和服務標準、成本計算標準的研究,制定行業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尤其是無公害農產品,更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加工、流轉。在銷售上,也要有標準化,建立追溯和賠付制度,探索“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網商”的質量控制模式,實行協會對供貨方的統一標準、采購、倉儲、配送、物流、包裝等服務,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這樣產品才有競爭力。
當然,還要加強物流體系建設。盡快建立范圍更大的漁農產品綠色通道,扶持一批漁農產品流通企業等。
引入第三方機構,完善政府電子商務平臺
“最難的還是人的問題。 ”徐榮木說。
目前,舟山市懂技術、懂經營、懂售后的電子商務人才比較少,農村更少。
徐榮木在漁農村調研時發現,幾乎所有受訪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包括農民都看好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認為農產品電子商務對拓展新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作用明顯。但不了解技術,希望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嘗試參與。
徐榮木說,目前,要積極發揮漁農村青年創業創新的引領示范作用,讓年輕人帶動更多的漁農民去使用網絡、嘗試電子商務。同時要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引進,重點培養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強化公益性、普適性的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