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01 10:32:14 互聯網

物流園區是指為了實現物流設施集約化和物流運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設施空間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邊等各區域,集中建設的物流設施群與眾多物流業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結地。中國現有物流園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經濟區、北部沿海經濟區、西南經濟區、東北經濟區、黃河長江中游經濟區和西北經濟區。
作為物流行業產業鏈條上的重要樞紐,物流園區是名副其實的“兵家要塞”。2015年上半年風靡投資界和創業圈的車貨匹配APP紅極一時,在各個創業項目背后成千上萬的地推鐵軍“碾壓”物流園區并集中轟炸,同行與同行,同行與園區之間的互撕,互黑甚至互毆都成為行業司空見慣的一幕。
時至今日,物流園區相對落后、散亂的狀態依然改觀不大。伴隨著移動互聯網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各行各業的時候,物流園區也被重新定義——公路港。近日,億歐網專訪了天地匯創始人兼董事長徐水波。
一、物流園區的互聯網化,是貨運市場的場景線上化
徐水波對億歐網表示,物流園區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擔當的是城市貨運樞紐角色,起到城市物流集散地和城際運輸中心的重要社會作用。自然,物流園區也就成為撬動整個物流行業的重要支點。
目前,市場上現存的車貨匹配APP大多數只強調貨主端和司機端,并不是以物流園作為產品的應用場景,其目的也是要革掉貨代,物流園區的命。徐水波認為,當前貨運市場市場貨源依然非常分散,隨著政策對物流園區規劃的規范,物流外包趨勢越發明顯,未來物流集約化將成為行業突圍的關鍵,與此同時物流園區樞紐的職能才能得以發揮放大。
徐水波認為,當貨源集約化程度足夠高的時候,分撥的概念會越來越強,它的功能、定位,也會發生變化。為了加速貨物的快速流轉,避免單一網點、單一客戶的貨源不足,就需要有不同網點統一進行暫存與分撥,這些功能的實現依然要依靠物流園區來實現。
物流行業作為特殊的服務業,物流產業互聯網的服務能力需要特別突出,這也就決定著物流行業線下特征十分明顯。物流園區作為線下的載體,其基于互聯網技術的O2O線上線下聯動作用將日益凸顯。徐水波強調,園區是一個線下的專業化過程,所以它永遠不會消亡,而且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
徐水波在采訪中向億歐網透露,傳統物流園區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當前有90%以上的物流園區招商不足,嚴重虧損。而傳統物流園區的收入90%左右來自租金和物業,10%左右是政府補貼,其盈利模式非常簡單。單個的“園區孤島”,沒有在物業以外更好的為園區入駐的商戶提供有價值、有競爭力的附加服務。園區之間的聯動無非就是物流、車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通和透明,這里面有大量的商機可以把握,天地匯抓住的就是這一機會。
二、徐水波:對物流互聯網產業三個哲學問題的回答
采訪中,徐水波不僅對物流行業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深刻感悟,其在物流行業的格局和視野也異常開闊。徐水坡向億歐網分享了自己對于物流互聯網產業的三個哲學問題的思考。
1、物流行業是個江湖,做生意不能掏別人口袋里的錢
物流行業的“生意”其實就是是交朋友,在這個行業“混”不能損害他人利益。物流行業和消費行業“一將成名萬骨枯”不同,物流行業一定要學會自我創造價值,而不能去掏別人口袋里面的錢。天地匯平臺經營有三個原則非常關鍵,分別是價值創造、利益共享和角色中立。天地匯平臺的整合是改善但不取代,是進化但不革命。
2、聯合小眾,優化大眾
當前,物流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任務亦十分迫切。龐大的存量市場,必然會出現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現狀。天地匯不做“安卓系統”,而要打造“蘋果系統”,業務不以多為主,而以精為優,要做的就是集約化整合。
幫助平臺上的企業轉型升級是平臺企業的使命,轉型升級就是強調差異化競爭,只有做到差異化,才能解決供過于求的問題,才能把落后的企業淘汰掉。坦白講,園區雖然不會被革命,但是某一個園區可能會被淘汰。
3、物流是一個高度分散的“苦逼”行業,但要先讓用戶做大、做好、做強
物流行業高度分散早已是行業共識,做企業應該是以利他為導向,要有使命感。先幫用戶做大、做好、做強,其次才是平臺。徐水波透露,自天地匯成立30個月以來,先后與戴德梁行、毅德控股、江蘇亞邦等多個集團達成合作,整合了全國54個逾2萬畝物流園區。平臺入駐物流企業超過6000家,活躍司機會員近18萬名。2015年實現平臺線上交易額144億元,平臺最近一個月的業績首次實現盈利。
三、產業互聯網的挑戰和機會
徐水波表示,當下要探尋物流產業互聯網的機會首先要明確三個問題:1、誰能解決物流網絡化的問題?2、誰能解決貨源的問題?3、誰能提高效率的同時又能降低成本的問題?
基于以上問題徐水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2015年我國GDP首次跌破7%,2016年依然面臨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貨運行業噸位下降,成本上升,市場弱化等問題集中凸顯。公路物流行業平均5%的毛利潤根本支撐不了行業成本的加速度。
物流業總量增長放緩趨穩,結構調整持續加速,產業發展新動力逐步顯現,全行業面臨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式增長轉型。國內公路傳統物流園區,通過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物流實際運營結合,實現園區之間天網,地網的互聯互通,在未來可以實現傳統物流企業向網絡化、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和互聯網化方向的升級,優化物流運營,降低物流成本。
尤其是新形勢下,在電商物流迅速發展、交通瓶頸制約等一系列綜合因素的沖擊下,物流業面臨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將進一步提高區域型配送公司的壓力。物流園區串聯成網,區域型物流企業也將被迫向全國化發展。徐水波判斷,在此機會下,一個供應鏈集成商調集和管理組織自己及具有互補性服務提供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平臺(4PL)將成為物流行業的主導。
四、2016-2017年,將會有很多互聯網+物流企業死的很慘
此前,億歐網文章曾盤點過僅2015年上半年部分獲得融資的互聯網+物流項目就超過20家,由此可見物流行業的互聯網化是大勢所趨。徐水波分析稱,目前行業流行的車貨匹配APP也都在回歸線下,其預言在2016-2017年間,市場肯定會拋棄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產品,將會有很多互聯網+物流企業死的很慘。
針對大多數物流項目轉型線下的態勢,徐水波表示其暫時不會對天地匯造成太大影響。“貨運物流這個盤子足夠大,細分市場也足夠多,沒有一個模式能覆蓋和一次性解決行業所有問題,這里的蛋糕足夠每一個創業者分享”。只要聚焦細分市場,形成各具領域特點的物流企業都能生存。
最后,對于商業模式的看法徐水波特別強調,“商業模式不能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現在有部分企業以政府為主要客戶,打著降低碳排放量、增加就業人數的幌子,向政府伸手要補貼,這一定位必然是錯誤的。未來的市場面向的是小微企業的市場。”創業就該實實在在,以創新為生命,構建自己的競爭壁壘,讓客戶行業聚焦程度提高。未來,物流行業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景象還是值得憧憬。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