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徐冠巨:物流成本高嚴重侵蝕企業利潤
發布時間:2016-03-07 09:31:19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物流業是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我國物流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發展方式比較粗放,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瓶頸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制造業來說,我國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為30%至40%,而歐美發達國家僅為10%至15%。他建議,把物流規劃納入城市規劃,解決“重交通、輕物流”的問題。與此同時,要落實物流行業的主管部門,明確管理責任,加強統籌協調,推動我國物流向系統化建設方向發展。
徐冠巨表示,我國目前建成了近450萬公里公路網,但占貨運總量75%以上、承擔串聯物流樞紐、實現“門到門”服務重任的公路物流整體處于“無組織”、低效率的狀態,同時也制約了包含鐵路、航運、水運等在內的整個物流大系統的功效發揮。“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約占GDP的16%,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近1倍,占比如能下降1個百分點,當年就能新增6000多億經濟效益。實際上,企業利潤很大一部分被物流吃掉了。”他說。
徐冠巨告訴記者,發達國家大多以政府統籌支持加市場化運營的方式,依托物流樞紐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和標準化,系統整合和調度公路、鐵路、航運等物流資源,產生了復合型、高效率的現代物流體系。而我國雖然路網發達,但樞紐平臺、信息化調度系統、標準化和安全誠信體系等方面的建設沒有跟上。“這好比鐵路系統只有軌道、航空系統只有航線、水運系統只有航道,而缺少車站、機場、碼頭等基礎設施和相應的信息系統。”他稱。
他直言,各類物流資源得不到有效連接和優化配置,交通路網的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各地的公路場站、工商企業、物流公司、卡車司機以及大量的倉庫,處于分散的狀態,成為信息孤島。公路、鐵路、水運、航空也不能互聯互通,貨物的流量和流向不清,宏觀經濟決策、行業決策、企業決策缺少物流大數據支撐。“這樣的物流體系,與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相稱,與實體經濟企業的需求不適應。”他說。
針對這一情形,徐冠巨建議,把物流規劃納入城市規劃,解決“重交通、輕物流”的問題。公路物流樞紐中心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明確它的“準公共產品”屬性,由政府主導,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布局統籌做好規劃,同時積極探索政企協力發展模式。
徐冠巨還提出,要理順管理體制。“物流產業鏈條長,涉及政府十幾個管理部門。雖然各地對物流業發展重視程度在提高,但體制機制障礙仍未打破,存在部門分割,推動物流系統化建設難度大。”他建議,要落實物流行業的主管部門,明確管理責任,加強統籌協調,推動我國物流向系統化建設方向發展。另外,徐冠巨還建議,擴大物流企業增值稅抵扣范圍,降低稅負,為企業營造良好環境,形成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合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