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郵政快遞發展:普惠郵政輻射農村 快遞服務內深外擴
發布時間:2016-03-16 09:28:30 中國交通報

十二五”以來,郵政快遞發展異軍突起,“當日達”、“次日達”等多元化的快遞服務讓人們盡享網購盛宴,偏遠山區的人們也能在家門口的村郵站收寄郵件……中國人的生活正在悄然改變。
根據《郵政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末郵政行業年業務總量的目標是達到2620億元,這一目標在2013年就已超額完成。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問鼎世界第一;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預計突破200億件。此外,《郵政法》完成修訂,省級郵政立法基本實現全覆蓋,快遞申訴與市場監管聯動機制有效建立,全行業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當許多行業面臨下行壓力時,郵政快遞行業持續保持高質量的增長,令人矚目。
普惠郵政輻射偏遠農村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地廣人稀,山路陡峭彎曲,郵政代辦員孟玉均每隔一天就要翻越海拔1700米的山嶺,將報刊和郵件送到上游村村民的手中。歷時3年多,平武縣16個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工作于2014年9月完成,深居大山中的人們不僅不用為匯款、寄包裹而跑上一天的路,而且能享受到網購的便利。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銅鈸山腳下的軍潭村,“郵掌柜”便民服務站開通后,村里的臘肉、筍干、葛根粉等20多種產品遠銷上海、甘肅、云南等地。現在,當地已經開通3條物流配送專線,覆蓋所有鄉鎮及村委會。
郵政普遍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使越來越多的人享受現代生活的便利。
2015年6月底,8440個空白鄉鎮補建郵政局所全部運營,“十二五”期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的目標任務完成。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村郵站數量達202405個。
“郵政普遍服務本質上是均等化的寄遞服務,讓老百姓享受基本均等的服務應該成為郵政寄遞創新的重點和亮點。”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王國棟表示。
“十二五”以來,《村郵站服務規范》出臺,《郵政普遍服務監督管理辦法》施行,“村郵戶箱”制度體系日趨完善,農村郵政普遍服務更加多樣化,農村郵政網點成為服務“三農”的前沿陣地。例如,海南探索將村郵站建設成開放式平臺,搭載金融、物流、代辦水電費、網購等業務,不斷拓展村郵站服務領域。
此外,在服務農村方面,郵政與快遞加速融合,郵政企業越來越多地把網絡開放給快遞企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江西省分公司與8家快遞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全國首個省級農村快遞服務體系建設戰略合作的范例。
快遞服務內“深”外“擴”
今年11月11日,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曬出自己收到的包裹單,感慨當天就能收到凌晨網購的商品。速度的背后,是強大而完善的快遞服務體系。
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6.7億件;2014年,這個數值達到139.6億件,問鼎世界第一。
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郵政管理部門積極提升快遞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快遞市場格局。截至目前,全國共有郵政、快遞從業者近200萬人,全國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已超過60%。
國家郵政局大力實施快遞“三向”(向下、向西、向外)工程,積極與院校、物業、超市及專業第三方合作,創新末端投遞方式,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難題。各快遞企業紛紛推出形式多樣的個性化定制產品,“次日達”、“冷鏈快遞”等服務逐漸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服務滿意度穩步提升,2011年郵政業消費者對申訴處理滿意率全年平均為92.6%,2014年這一數值上升為96.1%。
基礎網絡布局的優化使快遞業務覆蓋地區更廣、寄遞速度更快。2013年,《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2013—2020年)》頒布,明確支持發展快遞等專業類物流園區,引導和鼓勵快遞企業落地,建設快件處理中心、航空及陸運集散中心。天津加快建設三大快遞物流園區,圓通速遞獨家進駐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申通快遞在湖北孝感臨空區建設轉運中心……
郵政管理部門還鼓勵有條件的快遞企業形成自主航空運輸能力。今年11月,順豐航空第22架全貨機投入運行;當月,圓通航空第2架自有波音貨機開航。
依托日益完善的快遞物流網絡,快遞“走出去”步伐加快。順豐攜手立陶宛郵政、荷蘭郵政全面打開歐洲市場;中國郵政和亞馬遜全面啟動戰略合作;圓通開通韓國的包機直郵業務;韻達快遞涉足中美海淘及轉運市場;申通開通專線覆蓋日本全境……僅2014年,中國郵政國際小包和國際E郵寶日均突破140萬件,海外市場逐漸成為我國快遞企業的新天地。
快遞飛速發展的背后是法制保障與政策創新的支撐。“十二五”以來,郵政管理部門修訂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多部規章,向社會公開征求《快遞條例》的意見;發布《快遞代收貨款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出臺無著郵件、無著快件處理規定等多部規范性文件;建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綠色通道”制度,優化許可備案流程。有利于跨境寄遞的政策也相繼出臺,郵政、快遞企業與電商、金融等關聯企業的戰略合作平臺陸續搭建,郵政與財政、商務部門共同開展“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試點,鼓勵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制造業企業聯動發展。
交通郵政協同共進
今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與自治區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新疆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三方將利用鄉鎮客運站等交通設施有償建立郵政倉儲場地或小型物流集散中心。這是各地交通郵政協同發展的冰山一角。
“十二五”以來,各地紛紛推動郵政與交通運輸建立合作關系,在發展客貨運輸的同時,推動郵政和快遞的服務網點、處理中心等設施的同步配套,促進綜合交通運輸設施的集約利用,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與運輸企業實現資源與優勢互補。
交郵合作不斷深化,綜合運輸效能逐步顯現。利用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城鄉客運站處理快件,屢見不鮮。鐵路客貨運線路加載郵件、快件車廂,開行郵件、快件專列,成為趨勢。去年,電商快遞專列正式開通,覆蓋全國65個城市,日均運輸能力達2000噸。郵件和快件的航空運力供給也不斷增強,僅2014年,各地就新增貨機專用航線40余條、合作航線200余條,快遞專用貨機增至68架。
此外,快遞車輛在城市中的通行問題一直廣受社會關注。2013年,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局)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見》;2014年,《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實施。大部分地區快遞車輛“進城難”問題得到緩解,不少城市將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摩托車通行納入規范化管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