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運輸環節各自為戰 降低流通成本有多難?

發布時間:2016-03-24 09:25:38 浙江物流網

新常態之下的中國經濟,消費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和優化。
  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成為時下最熱點,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商務部已經邁步。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列出今年改革的清單,直指降低外貿成本、提高外貿運營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不可否認的是,流通成本過高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積極探索降低成本已成當務之急。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成為政府和市場亟須解決的難題,降低流通成本任重而道遠。
  流通成本高在哪
  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各運輸環節各自為戰,以及行業整體的效益過低等都是造成流通成本過高的重要原因。
  盡管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但我國消費成本,特別是流通成本依然很高。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我國消費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前幾年是20%,現在是15%到16%之間,而發達國家僅為8%。在這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著重加強城市之間共同配送、農產品運輸、冷鏈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等。
  高虎城還表示,將進一步優化改善消費流通方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購已經成為大趨勢,線上線下的融合已經成為錯位發展、推動消費的有效渠道。商務部很快就要推出“互聯網+流通”行動實施的指導意見,著重在消費方式上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它更規范。
  事實上,我國流通環節的高成本已不是新鮮事兒。近年來國內互聯網上逐漸走熱的國外代購就是對國內流通環節高成本的一種變相解釋。讓普通民眾難以理解的是,同樣一件來自中國生產的商品,在國內的售價卻遠高于歐美市場。
  有調查顯示,我國商品的直接生產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不到10%,銷售、采購引起的費用占總成本的20%左右,而物流成本、中間商成本占總成本的40%以上。在我國商品的總成本中,90%來自于流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物流成本過高的因素,除了公路收費,還有物流配送的能力與效率,整個物流行業的內部成本控制等。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產業布局不盡合理,能源資源生產地與消費地逆向分布,致使煤炭、鋼鐵等大宗商品長距離、大規模運輸,導致貨物周轉量偏高;二是各運輸環節各自為戰,缺乏協調和配合;三是發展方式落后,行業整體的效益過低,需要在方式上進行創新和提質。
  與我國不同的是,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是大批發商在從事物流事業,且商流與物流單獨運營,即交易和物流不同時發生。即便一批商品經過幾個批發商之手,但物流只發生在最后交易后,一次物流就從產地到了銷售端(或消費者手中)。
  因此,政府要有意扶持和鼓勵大物流企業,盡量減少商品從產地到銷售端裝卸的次數。比如零售企業中,外資零售企業如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連鎖超市就實現了部分商品從廠家與銷售端的對接,減少了中間加價環節,價格自然比一般商店和超市要低。國美電器、蘇寧云商也實現了銷售端與廠家的對接,實現了家電產品的大規模、有組織的流通,減少了物流環節。
  有專家表示,在引導消費增長方面,供給端改革思路的確立,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在需求端的消費刺激政策,而是將更加注重新消費模式的供給以及消費環境的改善。下一步,智能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和安全消費等將成為重點培育方向,而包括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促進服務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等在內的內貿流通領域改革將加速推進,成為消費新政的主要著力點。
  降成本勢在必行
  當前,要把我國的消費潛力都發揮出來,最主要的就是必須盡快消除消費成本過高的問題。
  承認流通成本過高,有助于形成更廣泛的共識,對落實共同行動創造條件,不失為一種巨大進步。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是以外貿、投資和消費的順序來排位。近年來,我國消費的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出現了逐步提高的態勢。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而消費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提升到66.4%,創近15年新高。可見消費已經成為“三駕馬車”中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強勁動力之一。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及消費貢獻率仍有較大的差距。不僅如此,我國的消費貢獻率還由于投資率的波動而經常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這表明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并不穩定。
  當前,要把我國的消費潛力都發揮出來,最主要的就是必須盡快消除消費成本過高的問題。消費成本包括消費者在購買和消費商品、服務過程中的一切支出。這其中,流通成本與消費稅是制約消費意愿的重要因素。
  在流通成本方面,據統計,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8%左右,這一比例比發達國家高1倍,也比全球平均水平高約6.5個百分點。這其中的原因比較復雜,流通成本涉及倉儲、運輸、物流、加工等多個環節,而每個環節都涉及人工、資金等成本問題,比如融資成本的高低,貸款獲取的難易,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漲跌等。這些問題累積在一起,就形成了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
  在消費稅方面,由于我國現行的消費稅屬于間接稅,這就使得對商品各個環節所征收的消費稅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從而大大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近些年來出現的國內消費不足、國外消費猛增現象,就與國內消費稅過高有很大關系。以化妝品為例,其進口關稅稅率為10%,消費稅稅率卻高達30%,再加上17%的增值稅,三者相加高達57%。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促進我國銀行卡產業持續健康發展,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印發通知,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從總體上較大幅度降低收費水平。
  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表示,此次刷卡手續費政策調整,主要降低了商戶經營成本,不涉及向持卡消費者收費。實施后,餐飲等行業商戶貸記卡、借記卡交易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費率合計可分別降低53%-63%,百貨等行業商戶可降低23%-39%。經初步測算,各類商戶每年合計可減少刷卡手續費支出約74億元,有利于改善商戶經營環境,拉動消費,促進商貿流通和銀行卡產業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種種跡象表明,降成本已成為我國經濟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一方面,流通領域是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紐帶,因此要創新流通方式,打破地方利益的分割,暢通流通渠道,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加快稅制改革的步伐,擴大“營改增”實行范圍,統籌調整征稅范圍、稅率和征收環節,減輕高消費稅對消費者的壓力。業內人士認為,只有消費成本切實降下來,消費對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功效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進一步引領新消費
  從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獲悉,下一步,將重點培育智能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和安全消費等。
  進一步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一個穩定的宏觀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發表演講時表示,要多措并舉地降成本,特別是企業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發改委正在制定具體的方案。還要全力以赴的補短板,通過適度擴大投資,來補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短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構建發展新體制。
  另從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獲悉,下一步,將重點培育智能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和安全消費等。其中,包括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促進服務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等在內的內貿流通領域改革加速推進,將成為引導消費的主要著力點。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此前曾表示,目前,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明顯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依然突出。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進程,具體包括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促進流通集約化發展等。
  各地也在醞釀儲備引導新消費發展的相關舉措。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李維民表示,四川省今年將促消費列為經濟工作首位,在擴大消費滿足市場消費需求方面,主要舉措包括不斷調整流通的組織形態和經營業態;做大做強一批流通骨干企業;完善城鄉流通體系;鼓勵電子商務方式促進零售創新,培育有本土特色的電商平臺等。上海則正在論證打造世界級消費城市。
  目前,包括上海、南京等地在內的試點城市的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已經基本成型,內貿流通改革已經在緊鑼密鼓展開。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