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流+”的帽子戲法

發布時間:2016-03-29 09:12:44 中國水運報

近日,與淘寶電商系、螞蟻金服并稱為阿里巴巴三大戰略業務布局的菜鳥網絡,宣布完成成立以來的首輪對外融資。知情人士稱,此次融資金額超過百億元。與此同時,京東也在不斷發力完善倉配一體化,布局互聯網物流。
  “物流+互聯網”、“物流+地產”、“物流+金融”、“物流+電商”……各種“物流+”的名詞讓人應接不暇。
  “物流+”為何這么火?對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有怎樣的作用?
  A
  物流+電商實現無縫對接
  眾所周知,物流在電商競爭中占據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物流是電商銷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的崛起,讓電商物流從幕后走到臺前,也讓電商物流成為企業和資本紛紛注巨資建設的項目。許多企業通過“物流+電商”的新模式,實現了物流與電商的無縫對接。
  據介紹,物流業分為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幾種運營模式。自營物流是指電商企業自建的物流體系,企業的自營物流起源于電子商務剛剛興起的時期,那時候的電子商務企業規模并不大,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大多采用自營物流的模式。企業自營物流模式意味著電子商務企業自行組建物流配送系統,經營管理企業的整個物流運作過程,這類的物流以京東物流為代表;還有一種就是傳統企業在轉型加入電子商務以后,自行組建或者收購的物流體系,同樣也是自己經營管理整個物流運作過程,這類物流以美的旗下安得物流、海爾旗下日日順物流、蘇寧物流為代表。電商企業選擇自營物流時,需要自建基礎設施,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整個運營團隊。
  第三方物流是指獨立于“第一方”發貨人、“第二方”收貨人的專業物流公司,長期以合同或者契約的形式承接“第一方”發貨人的發貨需求,以服務或者其他附帶的功能獲取利潤。這類物流以順豐速運、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快遞、韻達快遞、德邦物流為代表。電商企業選擇第三方物流時,不需要自建基礎設施,物流運營由第三方物流自行負責,電商只需提供需求即可。
  當然在現在的物流運營中,不僅有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體系,伴隨著物流行業越來越專業化與國際化,第四方物流也隨之興起。不過,由于發展水平,現在第四方物流在國內還不是很廣泛。第四方物流公司主要是針對物流公司的要求為其提供物流系統的分析和診斷,或提供物流系統優化和設計方案等,以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為例,它是一個基于數據驅動、社會化協同的物流及供應鏈平臺,為企業提供多種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及服務。
  針對愈演愈烈的“物流+”趨勢,相關專家表示,物流業是支持其他產業發展的支持性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是企業多元化的必然之路,對于企業增強發展后勁以及抵御風險都有重要作用。
  B
  物流+地產將成未來藍海
  物流地產是由美國的普洛斯公司率先提出并實踐的,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今為止已有20多年的歷史。物流地產屬于工業地產,現代物流地產的范疇包括物流園區、物流倉庫、配送中心、分撥中心等物流業務的不動產載體。
  物流地產發達的國家以歐洲和美國為主。數據顯示,中國現在的人均倉儲面積只有0.4平方米,不到美國的1/10,而中國的電商滲透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存在著巨大的增長空間。來自仲量聯行的報告指出,至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市場日益向B2C模式(企業對消費者)發展,將產生對物流配送中心的巨大需求。
  根據戴德梁行最新發布的《中國高端物流市場2015年回顧》報告顯示:目前以普洛斯(GLP)為標桿的國際性物流地產商在市場中依然占據了大部分份額。但近年來,中國本土背景的公司正大舉進入高端物流地產市場,其中不乏萬科、平安等房地產“大腕”;而宇培、寶灣這樣國內背景的物流地產公司,這兩年發展勢頭正盛,目前已經擠入物流領域的前十名。
  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杰表示,在中國所有不動產門類中,物流地產是最大的藍海市場,也是目前中國所有的不動產類型中租金收益率最高的。在2015年年中,萬科正式成立了物流地產發展公司,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來運作。
  而平安作為一家金融保險行業的領軍企業,在2015年的年初就旗幟鮮明地在平安不動產旗下成立了物流地產事業部,開始大舉進軍物流地產,并在整個2015年取得驚人的發展。據有關人士透露,很快平安就會把這個事業部獨立為一家物流地產投資公司。
  面對競爭的復雜化和激烈化,各參與者也針對自身發展階段和特點,采取了多元化的發展策略。普洛斯開始向工業廠房領域尋求突破;宇培選擇快速擴張,積極拓展資本市場,同時進入冷鏈、電商新領域;寶灣物流企業內部調整,資源重新分配,同時尋求與國企、央企的合作。
  c
  物流+金融帶動“物與錢”徹底流動
  物流行業很多都依靠增值服務產生盈利,2015年最熱門的增值服務就是金融。物流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催化“物流+金融”模式誕生的重要原因。分析師稱,這個市場絕不會寂寞,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物流+金融”會帶動“物與錢”的徹底流動,也是中國經濟巨變的表現。
  相關專家分析稱,物流金融基于中國物流增值鏈而生,雖然誕生較晚,但是其整體發展相當迅速。作為物流業和金融業融合發展的產物,物流金融在未來將進一步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并實現整個“物流圈”融資經營的便捷性。
  據介紹,“互聯網+金融”并不是新的課題,但是“物流+金融”真正能讓民間資本有序進入實體經濟,為企業提供聚合型的供應鏈打下堅實的基礎。一些物流大佬開始花樣翻新,在金融業務中尋覓機遇,如順豐曾上線“順手賺”,提供順豐倉儲融資服務,成為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打通的標桿型企業。
  部分銀行也看到了物流這股“活水”,物流銀行正是物流+金融的產物。物流銀行以商業銀行與物流商兩個支點,為商貿公司架起了資金融通的大橋。比較成功的例子是,2013年2月,平安銀行與深圳銘可達物流集團合作推出物流銀行。“只要企業貨物進駐銘可達物流平臺,符合相關條件,可獲平安銀行500萬元以下信用授信或800萬元以下資產抵押授信,其手續簡單、審批快速,3天審結,7天放款,開創銀行、物流、商家、代理商多贏局面。”銘可達董事長鄭明強稱。
  隨行付物流金融集團首席運營官申策認為,以前銀行關注的都是大宗客戶,偏重于較大的產業,對小微物流企業并沒有專門提供服務,而今后,物流金融將扭轉這一趨勢。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