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升級是供給側改革突破口
發布時間:2016-04-08 09:21:19 深圳特區報

從發展趨勢看,我國物流業的趨勢是主動融入大數據,主動融入互聯網。但這需要相關的體制機制創新的支持。
一個經濟體的發展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經濟體的交易成本。與交易成本直接相關的就是這個經濟體的物流成本。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這是推動流通革命,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降本增效,拉動消費和就業。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推進物流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大數據、互聯網因素,有望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
客觀地看,隨著電商等新興產業的興起,物流業發展能否適應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經濟發展潛力能否得到有效釋放。這些年,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與發展趨勢相比,物流服務還需更上層樓,比如,一旦購物旺季,物流就成為一個瓶頸。最近筆者接觸到一個真實案例,一家經營農產品的初創企業,在清明節期間發送芒果時,由于物流超過預期時間,芒果送達顧客時已經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從國際比較看,如果用物流績效指數來衡量各國物流發展水平,2014年我國物流績效指數排名為28位,與我國經濟總量排名、貿易總量排名差距很大。因此,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物流業的發展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可以釋放巨大的增長紅利,在某些方面甚至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么,物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是什么?從歐洲物流集群發展的經驗看,要素、資源和基礎設施條件相對優越,大型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以及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都成為這些物流集群得以快速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因素。從發展趨勢看,我國物流業的趨勢是主動融入大數據,主動融入互聯網。但這需要相關的體制機制創新的支持。比如:
進一步擴大物流業的開放程度,放寬物流業的準入條件。我國物流業這些年發展較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開放程度較高。對此,需要進一步放寬準入,鼓勵社會資本進入。
營造物流行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在物流業,最需要的是減少關卡等費用,由此顯著降低物流成本,而這是當下就可以做到的。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把這作為國家重大投資工程。按“十三五”規劃的要求,加快構建內通外聯、覆蓋城鄉、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加大“互聯網+”物流發展。我國的物流業效率要明顯提升,需要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的信息管理系統。在這方面,菜鳥網絡等已經開始探索,其積累的經驗值得肯定。但企業層面的自發行動還不夠,在這方面,需要加大相關的政策支持力度,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改造現有的傳統物流企業,真正釋放物流企業的潛力。
要實現以上的轉型升級,需要有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這就需要著眼長遠,充分聽取企業意見,發揮企業作用,盡快制定并實施國家物流體系升級的綜合方案,真正打造適應經濟發展趨勢的物流產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