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21 10:11:48 證券日報

“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有望持續迎來實質性進展。4月份以來,中央強力推動,地方加速落實,正在形成中央和地方的雙輪驅動。”方正證券的相關研報指出。
近期,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中央在宏觀政策指導層面加快出臺了配套政策,同時,地方政策正在發力供給側改革,如地方政府紛紛制定供給側改革方案,以及產業調整實施方案。去產能、去庫存已經成為當前地方政府施策關鍵,但同時需要增加有效的、優質的供給。其中投資便是增加有效供給的手段。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許昆林日前表示,“投資在當期它是一個需求,從長期看,項目建成以后,投資實際上是有效供給,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投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投資應該是供需兩側發力的最佳結合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里頭有五大任務,其中補短板非常重要,補短板主要是靠投資。”
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出現了積極變化主要得益于扭轉了投資增速下滑,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扭轉了投資增速下滑的態勢,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7%,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特別是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9.5%。
由于投資效益顯現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記者了解到,在中央層面,國家發改委下大力氣推動11類重大項目工程包的建設,推動鐵路、機場、高速公路、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等,嚴格按照不新增過剩產能的原則,對準“夾心層”精準投資。其中,去年8月底推出的專項建設基金對投資增速穩中有升功不可沒。
今年第一季度固定投資將成為后續增長的源泉,其中2016年1月份-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767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1%),增速比1月份至2月份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1670億元,增長4.6%,提高2.8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6.0%。此外,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公路水路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46億元,同比增長7.0%。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得益于去庫存利好預期影響,不僅房地產投資回暖,服務業投資也正在升溫。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服務業的投資增長12.6%,另外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均是兩位數增長。
“投資結構的改善起著先導作用,有利于下一步產業結構的改善升級,這反映出未來經濟結構有好的變化。”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
寧吉喆認為,從內部看,結構調整陣痛在持續釋放,仍然有下行壓力。要夯實經濟積極變化基礎,把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努力保持結構調整優化,保持穩中有進、進中有新的趨勢,這樣,中國經濟就能順利實現全年的發展目標。
“現在剛過第一季度,絕不能掉以輕心,第二季度、下半年還要繼續努力,不能有絲毫松懈。”寧吉喆強調。
據記者了解,僅在投資方面,今年后三個季度將繼續發力,以鐵路投資為例,2016年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