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22 10:50:23 第一物流網

4月20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宣布其所屬的中遠集運與法國達飛輪船、臺灣長榮海運和香港東方海外就成立新的航運聯盟——“Ocean Alliance”一事簽署合作備忘錄。新聯盟將在亞歐貿易上與馬士基及地中海航運建立的合作關系2M展開競爭。新聯盟會將給行業帶來哪些變局?
新聯盟宗旨
新聯盟旨在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廣泛的覆蓋面。聯盟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亞洲往返西北歐、亞洲往返地中海、遠東往返紅海以及遠東往返波斯灣區域、亞洲往返美國西岸/東岸,以及大洋航線。
該聯盟還將提供穩定的航線服務,將投入超過350艘船舶實現操作的高效和協同。聯盟合作初期,將在超過40條航線上開展合作,其中在歐洲和美國區域都分別有20條左右的航線。
新聯盟運營時間
2015年12月,國務院批準中國遠洋運輸與中國海運重組。今年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
兩者在集裝箱運輸、船舶租賃、油運業務、散運業務、金融業務等板塊開展,然而如此多業務領域重組合并的兩家企業,在全球四大航運聯盟中所屬卻并不一致,中遠效力于CKYHE聯盟(由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長榮海運組成),中海集運則安營O3聯盟(由中海集運、阿拉伯聯合航運、法國達飛輪船組成)。
當時完成重組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發言人對外表示,將會履行目前的聯盟協議直至期限截止。在這之后,兩家公司才會考慮簽署新的交易。
2014年9月,達飛輪船攜手中海集運、阿拉伯輪船組建O3聯盟,當時O3簽訂的共艙協議是2年期。因此可以預測,大概在2016年底或者2017年初,O3聯盟協議合作期結束。
這也與中遠集運宣布的時間表吻合,根據其表態,在得到相關監管機構批準后,新聯盟計劃于2017年4月份正式開始運營,聯盟合作期限將至少5年。
O3聯盟結束時間與新聯盟時間表如此吻合,不得不讓業界猜測,到時中海集運是否會再插一腳,形成更大的聯盟主體呢?
新聯盟組建成因
首先,O3聯盟合作期即將到期,中海集運將會是自由身,而2M聯盟因量足夠龐大已經不能繼續擴充;
其次,中國遠洋與中海運的重組意味著未來不可能拆分陣營,自己與自己對著干;
再者,O3聯盟與CKYHE聯盟合作期結束、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成立、法國達飛收購美國總統輪船這些因素直接導致兩大陣營力量出現大缺口,G6也無法再抱團,沒有絕對市場份額讓聯盟優勢消失殆盡,再次排列組合、重新抱團成為必然。
此外,有聲音認為,東方海外與長榮海運因為擁有超大型集裝箱船和一貫良好經營業績成為被新聯盟選中的重要原因。
市場份額變化
根據Alphaliner2016年3月1日公布的全球20大集裝箱班輪公司的運力排名:
中國遠洋海運組建“超級聯盟”或將使全球航運格局崩盤?
而當新聯盟成立后,新聯盟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0.3%,這還是中海集運未退出O3以及法國達飛未完成總統輪船的收購情況下,一旦這兩者也加入新聯盟,則將達到26.4%的份額,與原先的2M巨無霸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未來格局變動
新聯盟的成立、多家集團之間的重組合并收購,已經打破了原本四方爭霸的格局。
在O3聯盟中,阿拉伯輪船將被拋棄,CKYHE聯盟余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和韓進海運,即使繼續維持合作,也難以抗衡其他聯盟。加之APL或將因與達飛合并而撤出、東方海外換靠山,G6連損兩員大將,運力規模出現巨大真空,原屬各大聯盟中的剩余班輪公司極可能會在排列組合后以全新面貌出現。
新的抱團取暖階段又將開啟新征程。
有關媒體報道,國外資深航運分析人士透露,阿拉伯輪船很有可能與赫伯羅特、商船三井和日本郵船組成聯盟,現代商船也可能會脫離原有聯盟,轉而與川崎汽船、陽明海運和韓進海運合作。
但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指出,即使剩余班輪公司(即赫伯羅特、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川崎汽船、韓進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和阿拉伯輪船)能夠共同組成一個大聯盟,其總體市場份額與亞歐航線市場份額,都小于2M和新“大洋聯盟”,縱使跨太平洋航線市場份額超過2M,但也遠小于新“大洋聯盟”。
由此來看,如果剩余班輪公司共同抱團還有可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如果無法擰成一股繩,很有可能成為兩極爭霸邊上的諸侯小國。
新“大洋聯盟”會否淪為又一個“P3聯盟”?
然而,新聯盟能否獲得批準仍是未知數。
此前,馬士基、地中海航運與法國達飛輪船也曾謀劃過P3聯盟,但因為觸碰到反壟斷法規,因此被扼殺在了搖籃中,從而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密謀拋棄了法國達飛,搭伙2M聯盟比翼雙飛了。這之后才讓達飛與中海集運、阿拉伯聯盟航運組建O3。
根據勞氏日報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遠東-北歐航線,新聯盟的市場份額與2M聯盟分庭抗禮,均為32%左右,而在跨太平洋航線,新聯盟的市場份額遠超2M(指未來中海集運也參與其中的情況),前者突破43%,后者只為11%左右。
在跨太平洋航線上擁有如此巨大的市場份額,得益于中遠集運與中海集運、長榮海運的規模優勢,因此有觀點認為,跨太平洋航線會因新聯盟成立而運力過剩。新聯盟相關企業負責人已經作出回應,表示會根據市場形勢調整運力部署,避免出現運力過剩的情況,并期待通過與其他班輪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提升服務水平。
然而會否因為上述部分市場中的份額過大,而被否決,就要看中國商務部、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和歐盟委員會的意見了。過去,如果聯盟成員的總市場份額低于35%,則會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
這段監管部門的批準時間可能長達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但無論結果如何,曾經的航運全球格局崩盤已經成為可以預見的未來。
四家全球集裝箱運輸巨頭簡介
達飛輪船
總部設在法國馬賽,始建于1978年。據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截至2016年4月20日數據,達飛目前擁有控制運力1,795,193TEU,488艘船;訂單222,424TEU,20艘船;占全球市場份額8.7%,排名世界第三。達飛輪船2015年錄得息稅前利潤9.11億美元,貨運量1300萬TEU。
值得一提的是,4月29日,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批準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和美國總統輪船的母公司海皇輪船的合并交易。
中遠海運集運
于2016年3月1日由中遠集運和中海集運合并而成。據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截至2016年4月20日數據,中遠海運集運目前擁有控制運力1,531,888TEU,286艘船;訂單560,888TEU,35艘船;占全球市場份額7.4%,排名世界第四。
長榮海運
1968年在臺灣成立,是臺灣十大財團之一,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其創始人張榮發在3個月前剛剛以89歲高齡去世。據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截至2016年4月20日數據,長榮海運目前擁有控制運力932,184TEU,187艘船,訂單395,770TEU,41艘船;占全球市場份額4.5%,排名世界第五。
東方海外
由香港四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于1947年建立,1969年涉足集裝箱運輸后,改名為東方海外貨柜航運公司。據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截至2016年4月20日數據,該公司目前擁有控制運力586,987TEU,106艘船;訂單126,600TEU,6艘船;占全球市場份額2.9%,排名世界第九。東方海外2015年總貨運量同比增2%,總收入減少15.6%,錄得11.806億美元,凈利2.83億美元,超過2014年的2.71億美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