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10 11:14:28

2016年5月8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中國物流創新創業促進中心主辦,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長風物流學院協辦的“2016年物流雙創職業教育高峰論壇暨教學創新成果展”,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成功召開。
本次高峰論壇以“創新創業·物流·匠心匠人”為主題,針對物流職業教育,分享物流人在面臨物流產業轉型及升級的環境下對雙創及物流人才培養的理解與需求,探討創新創業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的融合與發展,探索如何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創新型人才。
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教育界、金融界和物流界的精英。天津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趙道致教授,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孫更春先生,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交流處處長何明珂先生,北京云勝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勝先生,北方工業公司高級經理王佐先生,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邵清東先生,國家友誼獎獲得者、德國專家Helmut Becker先生等參加了論壇,共同見證中國物流創新創業促進中心以及中國物流創新創業智庫成立的歷史時刻。
教育、物流、金融多方融合助力物流雙創發展
隨著開場視頻的結束,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創新創業發展中心主任、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志強先生宣布“2016年物流雙創職業教育高峰論壇暨教學創新成果展”開始。首先由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孫更春先生致開幕詞,與大家分享天津中德在物流雙創活動中的寶貴經驗,并祝愿論壇圓滿成功。
趙道致教授進行題為“物流產業轉型發展急需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演講。他指出創新創業人才具有不同的特質。創新人才需要具有科學的世界觀、超凡的洞察力和質疑力、豐富的想象力、頑強的意志等;而創業人才需要具有追求創新的欲望和踏實的作風、用于承擔風險的精神和忍耐能力、寬廣的視野和細微的觀察能力等。
北京云勝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勝先生,在金融行業從業多年,活動中與參會人員分享了“從資本的角度看物流行業的雙創價值”主題演講。他指出世界經濟趨勢于中國,全球基本市場趨向于A股為中心。一定要打造出智慧型、生態型的物流企業,要從商業模式創新模式去考慮物流行業。
中國物流雙創促進中心、智庫及分中心重磅首發
物流產業升級急需物流技術、服務、模式等創新,需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物流人才,為了物流行業“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新局面的開展,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多家行業組織和投資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物流創新創業促進中心(簡稱中國物流雙創促進中心)。
活動上,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邵清東先生介紹中國物流創新創業中心及其核心智力機構——中國物流創新創業智庫的基本情況并宣布其正式成立,同時號召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業界同仁積極加入該公益性組織,為中國物流雙創做出貢獻。隨后,邵清東先生為雙創智庫理事會首位理事長何明珂先生頒發聘書。何明珂教授表示成立物流雙創促進中心與智庫意義重大,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資本與學校參與進來,共同推動中心及智庫的發展。講話后,何明珂教授為天津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系主任趙道致先生、湖南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黃福華先生、北京云勝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勝先生、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胡延華先生頒發智庫理事會副理事長聘書。
中國物流創新創業智庫理事會副理事長為首批12家分中心授牌。湖南商學院黃福華教授作為分中心代表發言,他表示成為首批分中心深感責任重大,創新創業是物流人才培養的新趨勢新方向,感謝中國物流雙創促進中心的信任,未來將會緊隨中心的步伐,為培養出物流雙創人才做出努力。新疆職業大學馮勇教授作為分中心代表發言,他表示新疆處在“一帶一路”經濟帶上,目前新疆物流發展水平偏低,如何培養具有新疆特色的物流人才培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絡捷斯特聯合六家投資機構倡議發起“中國物流雙創投資基金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個大改革,也是歷史的啟示。國家的繁榮在于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也來自創新和創業。對于物流行業來講,雙創的意義也極為重大。現階段,傳統的物流行業急需“雙創”這個極具時代感的標簽來迎合社會發展的新常態。
創新創業離不開強大的資金支持,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使政府與市場攜手增強創新創業新動力。同時,政府鼓勵地方設立創業基金,為小微企業及孵化機構等以支持,推動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
基于此,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云勝投資、鴻泰財富、首創證券、九州證券、中物信誠投資、中安聯合投資集團等六家投資機構共同倡議發起設立 “中國物流雙創投資基金”,專注于中國物流行業的創新創業發展,增強發展新動能。
長風模式全國捐助儀式
長風模式是北京絡捷斯特推出的現代職業教育模式,是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以數字化教學模式培養適應市場需求且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式。2016年4月8日,北京絡捷斯特啟動了“校企深度融合、會計專業與電子商務專業長風模式免費試點”的公益活動、本次活動共捐建2000萬資金給優勝院校,意在聯合會計、電子商務職業教育優秀院校攜手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會計與電子商務職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效率。截至到活動結束,共有568所院校報名參與,累計200多萬人次參與投票。最終,19所院校成為長風模式捐贈活動的首批受益者。借此盛會,北京絡捷斯特開啟“長風模式全國院校捐助評選結果發布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董事長邵清東先生與獲勝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校企合作,密切校企關系。
德國職業教育之工匠精神培養
本屆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以“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強國”為主題。因此,論壇特邀以“工匠精神”聞名的德國專家Helmut Becker與參會嘉賓分享題為“德國職業教育之工匠精神培養”的演講,將德國職業教育的優秀經驗與參會人員分享,讓嘉賓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我國物流職業教育發展方向。他指出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是德國職業教育的核心。在該教育體制下培養的職業教育人員習慣以高質量的品質完成工作,能力、信任以及責任是其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
雙創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融合創新分論壇
雙創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融合創新分論壇,由北京工商大學何明珂教授擔任主持并演講。國家快速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新形勢,如何認清新形勢,適應新常態,成為物流職業教育者的一門必修課。何明珂教授講解了在新形勢下,經管類專業體系的改革創新,引發了參會人員的一輪互動浪潮。國際合作、校企合作是企業、院校發展的大趨勢,張志強教授針對如何“融合國際合作、校企合作,構建創新創業與專業溝通的生態系統”,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雙創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融合創新分論壇特設互動討論主題,圍繞“如何實現雙創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的融合”“國際物流及供應鏈金融方向的創新創業空間”“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教育研究”“如何搭建物流雙創教育培訓體系”“物流雙創發展的途徑和出路”等展開討論,論壇參與者與嘉賓積極互動,頻頻激撞出雙創靈感的火花。
物流雙創發展與信息化教學改革創新分論壇
物流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創新分論壇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胡延華副院長主持并演講。目前,信息技術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滲透到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學活動開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胡院長引發了傳統教學模式與時代發展的碰撞,進行了題為“傳統教學模式如何適應現代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的演講,引發了在場各位專家和學者的熱烈討論。
創業創新,是推進產業升級、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現代物流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創業和創新。物流領域的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金融創新、人才教育創新等,都是推動物流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動力。北方工業公司高級經理王佐先生從企業的角度闡述了物流雙創的意義和價值,并與在場學者進行了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
隨后,物流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創新分論壇圍繞“物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人才需求”、“傳統教學模式如何適應現代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數字化教學資源在現代職業教育中的應用”、“電商環境下,物流崗位人才需求標準”等議題展開討論。
物流職業教育模式創新成果展
分論壇結束后,中德代表帶領全體人員參加觀摩了天津中德創新創業學院以及物流職業教育模式創新成果展(未來課堂),大家表示中德是中國物流雙創教育的排頭兵、創新創業發展的先行者,與中國物流創新創業促進中心的合作必將成為其物流雙創教育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在一天的活動中,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分享經驗、交流心得,探討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物流人將要進行的探索,尋找培養“工匠精神”新生力量的途徑和方法。活動后,多位參會專家表示,中國物流雙創職業教育已經迎來了新的春天,中國物流雙創促進中心必將成為國家物流職業教育和雙創戰略融合的催化劑,期待中心未來有更多的雙創教學創新創業成果和大家分享。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