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2 09:53:36 中國經濟時報

6月1日,《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實施。依《規范》要求,為保障收寄安全,收寄快件時,快遞業務員應按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和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提示寄件人如實申報所寄遞的物品,并根據申報內容對交寄的物品、包裝物、填充物等進行實物驗視,確保所寄快件符合要求。快遞企業則應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對快遞運單信息進行核對。接單時,應提前告知寄件人相關要求,寄件人拒不配合的,快遞業務員應拒絕收寄。
換言之,今后寄包裹,除了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外,快遞單必須實名、包裹也必須先通過快遞員檢查驗視。這意味著,日后寄快遞時,必須帶上身份證,且在未封包裹前,待由快遞員檢驗通過后,才能封裝發出。
快遞實名制落實情況不一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發展迅速,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從業人員數量急劇增加。但是,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高,安全操作水平亟待提升的問題依然存在,這給快遞行業的安全生產帶來很大隱患。同時,快遞包裹數量繁多、源頭追溯復雜,使得相關部門對其事中、事后監管常常有心而無力。
對此,《規范》明確提出,要以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操作的原則要求和一般性要求為基礎,不斷加以培訓和推廣,從而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操作水平、健全行業安全生產體系。同時,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以標準為手段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也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
可以看到,此次快遞實名制是我國完善快遞行業安全生產體系、提升快遞行業安全監管水平的舉措之一,亦是大勢所趨。那么,在快遞實名制正式實施后,各快遞公司的配合情況究竟如何?
記者近日走訪了一些快遞網點,同時致電部分快遞公司的客服和快遞員了解到,一些具有規模的快遞公司已經開始按照《規范》的要求施行快遞實名制驗證,且部分快遞公司的快遞實名制實施時間早于《規范》規定的6月1日。
在記者提出“忘帶身份證,但情況比較急,能否通融一下”的要求時,被問及的快遞公司電話客服和快遞網點負責收件的快遞員均表示,根據國家的規定,寄件人沒有帶身份證,包裹不能接收和寄出,必須要有身份證進行驗證才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快遞公司名下的快遞網點提供寄件服務外,近年來,許多生活小區內也新增了一些快遞代收點、驛站等。這些代收點、驛站通常設在私人超市、小賣部、理發店等店鋪內,也有快遞公司的授權,可提供寄件服務。
記者在詢問這些代收點、驛站時發現,與正規的快遞網點有所不同,這些經過授權的代收點、驛站對新規的執行程度參差不齊。有一部分代收點、驛站會依照要求進行實名制驗證,并檢驗所郵寄的包裹,但仍有一部分代收點、驛站表示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通融,且不提出要對包裹進行驗視。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二者對于一線員工的教育培訓程度不同,已具規模的快遞公司往往有良好的培訓環境和規范的工作流程機制,代收點、驛站則缺乏此類培訓和機制;另一方面則是二者盈利能力不同,許多代收點、驛站因規模較小,為求生存往往會以犧牲安全管理為代價來換取利潤,造成安全隱患。
快遞實名制引發隱私泄露擔憂
事實上,早在快遞實名制推出之初,這項制度就引起了各方的廣泛討論。一方面,諸多觸目驚心的快遞安全事件讓人們不斷呼吁政府進一步加強對快遞行業的監督監管;另一方面,在大數據時代下,快遞實名制或使個人信息的泄露情況進一步惡化,不少人對快遞實名制下的個人信息安全表示擔心。
有統計數據顯示,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包括網民的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等;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包括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地址、軟件使用痕跡及地理位置等。
其中,不乏有大量個人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電話、工作單位及家庭住址等)因快遞業務被保存在快遞物流管理系統中,在缺乏監督監管的情況下,被明碼標價販賣。
“希望實施快遞實名制的目的,是讓快遞能被管理得更好,而不是大家的實名信息泄露得更快。”對于快遞實名制的正式實施,有網友這樣呼吁。應該說,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
對此,有專家表示,要想讓快遞實名制順利實施,就必須強化客戶信息安全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解決群眾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擔心。而強化客戶信息安全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都需要多部門的支持,不論在對快遞行業的監管上還是對快遞公司所持有的個人信息的銷毀上,都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既要從法律、意識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也要多部門、多單位高度支持與配合。
據了解,對于在執行快遞實名制的同時,減少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我國多地區、多部門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促進快遞實名制順利施行。
例如,四川全省已在全行業推行使用“四川省寄遞e通”,寄件人實名信息、收寄物品圖片、物品類型、運輸方式及目的地等,都可以通過手機軟件錄入信息平臺,實現實時監管和信息共享。福建省郵政管理局則聯合公安部門推出“快遞到家”APP,市民根據提示進行身份證信息識別,即可獲取個人身份識別二維碼,將身份信息進行加密處理,提高個人信息的安全保障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