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5 08:51:12 浙江物流網

面對嚴峻的寄遞物流安全形勢和行業主管部門力量不夠、責任不明晰的現狀,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通過警力內部挖潛、角色轉換,于2015年7月成立了全國首家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他們通過建章立制、加強協作、開展試點等一系列“破題開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公安機關加強寄遞物流業安全監管的運行體系,尤其是利用手機APP采集寄件人信息的思路實踐,為實名收寄制“落地”提供了新模板。
“‘一帶一路’建設,物流必然先行,公安機關為此保駕護航是自身職能的重要體現。在不增加警力的情況下,我們根據公安改革的總體方向實現警力角色轉換,成立物偵支隊,既有效增強了治安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專業性,又提升了現有警力的實用效能,適應了打擊新型犯罪的需要。”西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任軍號說。
形勢使然帶來角色轉型
西安市作為西北地區的橋頭堡,近年來寄遞物流業發展迅猛。數據顯示,2015年1月至11月,西安市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占陜西全省的78%,占西北五省區總和的近4成。近幾年,西安的寄遞物流企業以年均9.5%的速度遞增,企業突破萬家,僅零擔運輸線路就已有566條。
然而,與高速發展的業務形勢極不適應的是行業主管部門力量薄弱。主管快遞企業的西安市郵政管理局全局只有14人,而物流企業則多頭管理,監管職責不明晰。西安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樊紅兵坦言,他們在執法中時常遭遇“吃閉門羹”“碰一鼻子灰”的情況。
在執法人員不足、執法力度不夠的現實下,寄遞物流業安全監管盲區頻現,利用寄遞物流渠道買賣武器彈藥、販賣毒品、寄運危險化學品等違法犯罪案件,在西安警方近些年破獲的案件中,已不鮮見。
面對寄遞物流領域存在違法犯罪隱患和安全監管力量缺失的問題,公安機關如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并在不增加警力的情況下,提升公安機關的戰斗力?西安市公安局黨委把目光投向了原鐵路建設警察支隊。由于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鐵建支隊的職能已逐漸弱化。
為了讓這支隊伍煥發新活力,2015年4月,西安市公安局決定交原鐵建支隊對西安市寄遞物流業發展狀況和治安管控進行調研論證。6月初,調研組提交相關報告,建議成立專業公安機構專門管理寄遞物流行業。經廣泛調研并上報西安市編辦,7月24日,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正式成立。目前,物偵支隊核定公安政法專項編制137名,下設科級機構12個(含8個執法大隊),監管力量大大增強。
物偵支隊被賦予治安管理權
作為全國首家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成立之初,明晰職責、建章立制迫在眉睫。
物偵支隊,顧名思義,核心是“犯罪偵查”。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牢牢把握“治安管控”和“犯罪偵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路,以有效的“治安管控”為“犯罪偵查”打下基礎。
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支隊長王曉鋒說,寄遞物流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如果公安機關敲不開企業大門,就無法深入了解企業安全監管情況,對相關基礎信息就難以做到耳聰目明,因此賦予物偵支隊治安管理權限非常必要。西安市公安局在物偵支隊成立之初,就賦予支隊“治安防控”“內保監督”的職權,為了實現系統管理,市公安局后又將經保支隊、治安局原來涉及物流寄遞的相關治安管理權限交由物偵支隊行使。
在明晰的治安管控職責下,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開始建章立制,為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提供基本遵循。他們經過深入調研和廣泛論證,提交相關制度方案,由西安市公安局出臺了《關于加強物流寄遞行業治安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展寄遞行業收寄實名制試點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專門建立了收寄驗視制、實名登記制、警情報告制、舉報獎勵制等13項物流寄遞行業治安管理工作長效機制,為行業治安管控明確了執法流程。
在法制框架的指引下,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開展寄遞物流行業治安防控有條不紊。如依托《物流寄遞業派駐警務室制度規范》,物偵支隊于今年1月在25家寄遞物流企業西安分撥中心設立了警務室、派駐專職民警,支隊和各大隊領導每周抽一個晚上到分撥中心監督檢查;依托《信息員工作獎勵辦法》,全市1.1萬名快遞員逐步發展為公安機關信息員,根據提供信息的價值獲得不等獎勵。物偵支隊專門印發了3萬張“寄遞物品請出示身份證”的溫馨提示,張貼在每輛快遞車上,擴大寄遞實名登記的社會宣傳。試點實名登記的西安市公安局灃東新城分局還將5家快遞企業6路光纖54個監控點接入分局指揮中心,實現了對企業業務流環節的實時全覆蓋監控。
主動有為推進警種內外聯合執法
從近些年西安警方破獲的案件看,寄遞物流渠道的犯罪隱蔽性特征極強。為實現精準打擊,有效推進貨源地、犯罪地偵查協作長效機制的建立,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建立了包括案件協調制度、重大案件督辦制度、線索移交制度等打擊物流寄遞行業犯罪七項制度,同時建立了涉恐監管與打擊犯罪工作機制等六項內部常態協作配合工作機制。
“利用寄遞物流業的違法犯罪,不像食藥違法犯罪案件那樣具有專屬性,它如同一個小社會,各類案件都可能碰到。因此,在涉及寄遞物流違法犯罪偵查上,我們要找準定位,更多地做好基礎信息工作,為專業警種在打擊違法犯罪上提供強力配合。這些機制就起到順暢警種協作的作用。”王曉鋒說。
分清“主”“配”不僅限于警種內部,在與寄遞物流行業主管部門的合作上,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也秉持“積極參與但不越位”的原則,將“聯合執法”落到實處。他們依托市公安局,與交通、郵管、安監、工商等多部門建立了會商研判通報、部門協作執法、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倒查追究四項機制,以“主動有為”的姿態帶動聯合執法隊伍前行。
去年12月10日至20日,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與西安市郵政管理局,及各分縣公安機關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寄遞業落實“三個百分百”(實名登記100%、開箱驗視100%、過X光機安檢100%)專項執法檢查,共組織聯合檢查執法組14個,檢查快遞企業和網點411家,關停無快遞經營許可的違規收寄“黑網點”107個,向11個品牌企業的21個網點下發了責令整改通知書,治安訓誡快遞從業人員210人。
陜西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孫海偉表示:“聯合執法充分發揮了公安機關的專業化執法能力,彌補了郵政管理力量的不足,對于推動快遞業安全管理工作發展而言,闖出了一條新路子。”據悉,聯合執法模式受到多地公安和郵政管理部門的關注,一些地方的公安局長與郵政管理局負責人共同到西安考察學習。
手機APP提供實名寄遞新模板
在寄遞物流業“三個百分百”中,實名登記作為加強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被認為是最為有效、企業負擔較小、操作難度卻較大的環節。受制于缺乏統一登記標準、客戶擔心信息泄露等諸多因素,推廣實名登記障礙重重。
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依托“互聯網+”思維,自主研發了“終端+網站”的“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為實名寄遞“落地”找到了一條新路子。
在系統試點單位灃東新城分局,民警向記者詳細演示了這一系統的使用過程。
快遞員根據公安機關公布的APP下載鏈接,在手機上安裝“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APP。公安機關在對快遞員有效身份進行驗證后,賦予快遞員使用APP功能,一人一賬號,保證“誰采的信息能追溯到誰”。在手機APP核心功能模塊“收寄登記”中,快遞員通過手機對寄件人身份證、快遞運單條形碼、貨品進行拍照、掃描,APP軟件能自動將照片中的身份證信息和運單編號進行識別并形成數據。此外,系統依托手機GPS定位可自動填寫寄件人地址。整個拍照掃描過程不超過20秒。
快遞員點擊“上傳”,所采數據與壓縮后的照片可第一時間傳至公安機關架設在互聯網上的數據庫。通過邊界接入技術,數據信息進入公安專網,形成信息的“云存儲”,與公安機關多個數據庫實施碰撞比對、集成分析、綜合研判,即時實現導偵、定位、預警功能。
在后臺,打開公安專網中的“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民警可按照物品編號、名稱、寄件人、寄件日期、寄件場所等要素,實現對寄遞物流信息的精確、組合查詢與模糊查詢,并可查詢寄遞物流場所日常安全檢查維護等信息。
“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2015年7月在灃東新城分局試點以來,廣受好評。多位寄遞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手機APP拍照采集信息,最大限度降低了信息登記對快遞員工作效率的影響,企業本身無需購置相關硬件設備,幾無負擔,唯一需要的是快遞員每月增加幾元錢的網絡流量費用。
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法制大隊大隊長焦振華說,快遞員采集的信息第一時間上傳至公安機關架設在互聯網的數據庫,無論是快遞員還是寄遞企業,都無法獲取寄件人身份信息,保證了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安全。而公安機關通過這一系統,能實現對企業、網點和快遞員變動的實時掌握、動態管理,數據的深加工,對強化快遞企業治安管理、提供打擊犯罪線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西安市公安局今年將在全市寄遞企業推廣“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下一步,他們將對這一系統繼續完善,以更好地適應難度更高的物流業實名登記,為物流業推行實名登記制插上信息化翅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