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0 10:04:48 和訊網

繼申通、圓通、順豐公布借殼上市方案之后,近日,韻達也宣布作價180億元人民幣借殼新海股份(002120,股吧)上市,成為我國第四家借殼上市的民營快遞企業。
去年以來,快遞企業對資本市場表現出了巨大熱情,快遞行業的競爭也由價格層面蔓延到了資本層面。
實際上,快遞企業紛紛進入資本市場,是希望通過上市謀求大規模融資,強化與提高自身在快遞行業的市場競爭力與競爭地位。
韻達在公告中就明確指出,我國快遞物流行業的市場競爭已較為激烈。快遞物流企業積極通過各種方式,持續擴大自己的業務領域和網絡范圍,搶占市場先機并擴大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社會資本等外部力量也在加速進入快遞物流行業,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若韻達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格局,將可能面臨市場份額下降、業務量減少和業績增速放緩的風險。
有業內人士認為,快遞企業之前都不上市,競爭態勢均衡。但申通率先借殼上市,打亂了格局。如果其他企業不跟上,就會輸在資本市場的起跑線上。
此外,快遞企業之所以加入到上市大潮中,我國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是重要因素之一。自2014年起,中國快遞業務量規模已趕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從發展指數來看,僅僅排在第28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去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當然,快遞企業上市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快遞企業面臨著利潤被不斷“攤薄”的實際問題,而且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相似,成本增加,毛利低等加劇了行業競爭壓力。因此,在目前快遞企業大打價格戰快速擴張的背景下,資金需求較多,而上市融資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有數據顯示,除順豐之外,其他三家2013年至2015年的單件收入受行業價格戰影響,整體都呈下降趨勢。截至2015年底,順豐、圓通、申通的單件收入分別為28.3元、4元和3元。韻達的單件收入最低,僅為2.33元。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目前快遞行業粗放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未來快遞業將面臨裝備和人才競賽,還要進軍國際市場,需要大筆資金投入,這些都倒逼企業上市。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高速發展,對物流行業的需求和依賴也越來越高,倒逼快遞物流行業變革,這就需要巨額的資金作儲備。因此,快遞企業向資本市場尋求“輸血”顯得順理成章。在分析人士看來,真金白銀的投入有助于快遞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并開拓新的市場。
目前整個快遞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雖然業務量保持高速增長,但快遞行業的單件利潤越來越薄,整個快遞行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而上市既是快遞企業做大做強品牌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轉型升級的一個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圓通、順豐和韻達等快遞企業上市都選擇借殼上市。究其原因,相較直接上市融資的成本與風險而言,借殼上市較低。而且依托一家既有上市公司,借殼上市,對快遞公司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快遞企業的借殼上市之路并不平坦。據了解,目前,只有圓通走到等待批復階段。申通快遞還需要在本月底之前向證監會提交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回復書,然后才能進入審核階段。順豐控股還在等待證監會的反饋意見書,接下來順豐控股會進入向證監會提交意見回復書的階段。
而且,6月中旬證監會定調“借殼從嚴”,并收緊配套募集資金,其中對借殼上市標準認定做了更多量化的規定,其量化指標從原有的資產總額單項指標調整為資產總額、資產凈額、營業收入、凈利潤、股份等五個指標,這意味著企業資金門檻將大幅提高。
可以肯定的是,在資本大潮中,在韻達上市之后,國內陸續將會有更多的快遞企業謀求上市,快遞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再次站上同一起跑線,又將面臨一場“血戰”。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