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2 09:30:35 浙江物流網

“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繼金融中心建設紅利政策出臺后,濟南市為推動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又放大招。7月21日,濟南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濟南市加快物流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根據《政策》,濟南將加大對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對于入選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和新評為國家5A級物流企業,一次性最高補助100萬元。
覆蓋面廣
園區、企業、模式……10余項夠標準就獎
一直以來,我市物流業普遍存在“小、散、亂”的問題,物流業發展存在不少短板。記者注意到,本次《政策》補助范圍涉及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物流人才、標準化建設、共同配送等多個方面。例如,《政策》規定,對入駐物流園區發展的物流企業,在倉儲用地方面實行差別化使用年期供應政策,在用水、用電方面按工業企業標準執行,“在此前是物流企業按照商業企業標準執行的。”濟南市經信委相關人員介紹。
《政策》對于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比如,對新評為國家3A、4A、5A級的物流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0萬元和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新增納入統計范圍的規模以上物流企業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在我市新增設立省級總部或區域總部法人的物流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于牽頭制定物流行業標準并獲批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物流企業,市政府將分別給予最高60萬元、40萬元的補助等;對新建或提升改造的園區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產品服務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均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評為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甩掛運輸試點企業的物流企業,均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評為國家級、省級兩業聯動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補助。另外,對新認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物流企業,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力度空前
一次性最高獎勵100萬元
據悉,《政策》在物流行業扶持力度上也屬空前。相關人員介紹,為鼓勵物流企業提升物流園區建設水平,對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的物流園區,政府將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據了解,在今年7月國家評審的首批29個“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中,蓋世集團成為濟南市唯一入選的物流園區。
在各大物流企業紛紛試水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政策》也給予重大扶持。根據規定,在擁有物流配送車輛100臺以上的物流企業開展物流共同配送試點,予以優先辦理配送貨運車輛市區通行證,并提供相關停靠便利條件。對開放原有末端實體網點并升級改造為末端公共配送網點且新開放網點數達到100個(含)以上的物流企業,按照2000元/網點的標準給予補助,每個企業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對從事智能快件箱布放運營且新增智能快件箱達到300組(含)以上的物流企業,按照2000元/組的標準給予補助,每個企業最高補助額不超過100萬元。同時,市政府將加大對稅收融資支持力度的扶持。“主要是鼓勵物流企業上市,對上市的物流企業給予適當補助,加大對物流企業的信貸支持,對重點物流園區和相關物流項目貸款給予貼息補助。”
創新性強
首次針對物流人才給予扶持
相較于之前的扶持政策,本次《政策》在不少方面都有突破。其中,關于加強物流人才引進培養的扶持政策備受企業關注。相關人員介紹,為了鼓勵物流企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推進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市政府將對新考取物流師(含高級物流師)資格證達到5人(含)以上、10人(含)以上、15人(含)以上的物流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新認定院士工作站、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物流企業,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此外,鼓勵物流人才創業,對首次創辦物流企業、符合小微企業認定標準且注冊時間為2013年10月1日以后的,給予1.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助。對吸納登記失業人員和畢業2年內的本市生源高校畢業生的物流企業,給予每個崗位2000元一次性補助。推行“先照后證”,除危險化學品物流企業外,其他物流企業可就近直接向工商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后即可從事不須審批的經營活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
- 【江蘇】海事危化品應急保障實現水陸協同
- 【遼寧】14地市智慧公交管理系統全覆蓋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