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7 14:43:37 商業電訊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地區轉移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產銷量快速提升,直接拉動了汽配行業物流服務需求的增長。
汽配物流服務是目前我國物流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我國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廠商已剝離自己的物流部門成立專業的物流企業,或者尋求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汽配物流業務。
一、汽配行業物流痛點分析
安得物流汽配行業項目總監指出,汽配行業作為典型的多品種大批量資金密集型制造行業,其物流服務的各個環節較多且相對比較復雜,所以汽配物流服務中的各個環節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物料采購環節:① 零配件廠家成本壓力越來越大,一是來源于物流成本的不可控、二是來源與主機廠強勢壓價;② 物流運作質量不穩定、時效差、物流壓力大。
2.生產配送環節:廠內物流工藝瓶頸難突破、模塊化、序列化執行難度高。同時基于主機廠的JIT、JIS等工序要求,現有物流倉儲管理體系(信息系統)有待提升,安全庫存控制難,前端生產成本及庫存成本風險大;
3. 銷售物流和售后物流環節:4S店及零配件區域網點布局及逆向物流路徑安排粗放不合理性凸顯,物流成本偏高。
二、汽配行業物流解決方案設計
汽配行業物流服務的高度復雜性和固有痛點問題,決定其物流服務商的資質和針對各個環節問題的解決能力需要非常高。針對以上各個物流環節普遍存在的問題,安得物流提供的解決方案有以下幾方面:
1.物料采購環節:基于主機廠配件需求的RDC選址規劃,優化運輸路徑,從而提升服務時效、提高反應速度,以便為主機廠提供準時配送服務,降低物流總體運作成本,保障主機廠的安全生產;
2.生產配送環節:物流工藝改善方面,由主機廠主導進行產品開發策略、質量策略、采購策略、生產工藝的制定,物流方進行配合提升,同時參照業內先進水平,共同提升模塊化、序列化標準;
物流配送效率提升方面,提升倉儲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據客戶業務需求,提供RDC倉儲管理、庫存管理、原材料盤點等服務。同時通過先進倉儲信息管理系統并基于主機廠JIT/JIS等生產情況,實時監控及預測產品安全庫存合理安排補貨計劃;
3. 銷售物流和售后物流環節:基于4S店布局、客戶需求分布、逆向物流需求分布等因素,進行4S店區域倉及售后RDC選址規劃,提升客戶體驗,降低物流成本。
▲ 安得物流與某汽車主機廠備件合作案例。通過引入安得電商物流網絡,將客戶備件輸送至吉利全國門店,并將退件回收。
三、安得物流基于汽配行業提供的物流增值服務
除了提供以上汽配行業物流解決方案,安得還給汽配行業客戶提供了高效、專業、有價值的第四方增值服務:
1.大數據挖掘分析
安得通過對行業物流量及現管理客戶區域銷售量及配送量的大數據分析,以及關鍵業務節點數據采集監控,提供需求分布、采購規則、銷售渠道和流量配套行業解決方案,提升物料的周轉效率,通過個性化的服務,快速響應客戶物流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2.物流網絡規劃設計
安得“全網直配,運聯天下”的新戰略目標,可以根據客戶銷售布局、時效要求、客戶體驗等,立足于供應鏈成本最低,制定云倉分布解決方案,為客戶完成物流網絡規劃布局,實現不同銷售主體庫存共享以及區域內線上線下不同渠道配送覆蓋,降低渠道庫存。
3.路徑優化設計
安得通過自身的網絡與資源優勢,在發揮干線運輸優勢的同時,打通端到端全網直配的終端服務網點,成熟開展區域循環取貨(Milk-Run),為行業客戶設計構建最優配送路徑、優化資源和服務品質。
4.庫存戰略設計
客戶在工廠端,可以實現定制生產和下線直發;同時安得智能云倉內通過庫位規劃和設計、條碼技術、流程優化和wms等技術手段實現存儲效率最大、作業效率最優、物流過程標準、規范、可視。
通過多年的努力,安得物流在汽車配件物流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服務的領域涉及傳統乘用車、商用客車、電動大巴車等產品細分模塊。服務流程從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到售后物流全線打通,已具備提供從方案設計、物流網絡規劃到穩定實施全過程服務的能力,能高效快速滿足客戶需求。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