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8 09:12:06 和訊網

一邊是中概股企業紛紛從美國退市,另一邊,中通卻在近日赴美IPO謀求上市。據中通內部人員透露,目前中通赴美上市IPO已通過初試,公司最短將在兩個月內進行路演。
快遞企業借力資本市場,早已不是偶發現象。截至2016年7月份,已經率先上市的快遞巨頭中包括申通快遞、順豐快遞、韻達快遞等企業。而最近,國家發改委正致力于國家運輸業的國企混改,有業內人士指出,EMS也存上市預期。
快遞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到底存在什么樣的緣由?上市后的快遞企業又將沿著怎樣的路徑發展,對市場格局的影響有幾何?
借力資本,擴大市場地位
網絡零售的蓬勃興起帶來了巨大的包裹運輸需求,而這又拉動了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但隨著企業同質化傾向加重,行業內的競爭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近日,由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5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顯示,從市場主體結構來看,快遞行業集中度從2011年以來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我國快遞市場競爭程度正在不斷加劇,特別是業務收入排名靠前的品牌之間競爭加劇。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快遞行業增速放緩,競爭加大的同時,企業運營成本也居高不下,企業的利潤率很低。
這在《報告》中亦可見端倪。《報告》中表示,去年快遞行業的平均價格為13.4元,比上年降低了8.8%。這說明,快遞行業的運營成本在不斷增加且利潤空間在逐步壓縮。
重慶精驛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咨詢顧問、總經理蔣嘯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的運營成本持續增加,企業需借力上市融資打造新的服務產品,比如跨界快運市場,提升企業經營效益。
同時,易觀智庫分析師總經理董旭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快遞行業正處于洗牌期。所有的企業都希望通過上市募集資金來豐富自身的業務線,提升軟硬件實力,解決效率和成本的問題。”
據悉,圓通曾募集不超過23億的資金用于“轉運中心建設”和“智能設備升級項目”。而募投項目的建成將有助于提升中轉操作能力、干線運輸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求。
“軟硬件實力的提升,實則是為了在競爭中保有甚至擴大市場地位,獲得更多主動權。”董旭強調道。
實際上,不僅是申通、中通和韻達,其他快遞企業也在謀劃登陸資本市場,如天天快遞執行總裁張鴻濤也曾透露“可能會借殼和不排斥掛牌新三板”。而百世匯通方面也有“已完成7億美元融資,且集團一直在進行上市籌備”的消息傳出。
當然,在眾多快遞同行采取各種渠道謀求上市,且已有成功上市先行者的大背景下,如果不采取相應舉措,行業地位可能不保,不進則退。蔣嘯冰回應快遞企業“扎堆”上市的現象時如此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國家曾于去年出臺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鮮明地表示,國家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由此可看,快遞龍頭企業們紛紛上市也是借助政策東風,適時而動的舉措。”中研普華研究員成家質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補充表示。
大數據和跨境物流或成風口
快遞行業儼然已經成為新業態的代表行業。
據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快遞業務量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在業務收入方面,2015年快遞業務收入占郵政業總收入的68.6%,比上年末提高了4.7個百分點,收入增速為同期GDP增速的5倍以上,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續提升。
有分析人士認為,快遞企業上市后,除了獲得一大筆資金和更合理的市盈率估值外,還可以拓展業務規模、進行產業升級。而快遞企業實現上市后則可能會遵循三種路徑持續發展。
董旭認為,快遞行業作為新服務體系的底層,而信息化技術是支撐企業高效、快速運轉的基礎,大數據和云計算是信息化技術的核心,也是快遞企業的核心價值。所以加快投入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將是快遞企業的發展路徑之一。
對此,蔣嘯冰贊同并表示:“上市后的快遞企業將以自身快遞服務體系及大數據為基礎,介入某個細分商業經濟領域進行服務創新,為成為快遞物流、跨界創新、商業經濟的領導者不斷發力。”
另一方面,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跨境電商成為電商激戰熱點,跨境物流也有可能會成為快遞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近幾年,國內電商逐漸打通海購渠道,跨境電商由此進入快速成長期。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但值得關注的是,與跨境電商息息相關的跨境物流目前仍未徹底打通。
對此,圓通速遞資本運營部負責人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的發展將推動國際快遞業務成為行業內的全新增長點。”
據悉,為了適應跨境電商市場的需要,各快遞企業已有行動。譬如:中國郵政在出口方面,已聯合電商平臺先后開辦了國際小包、e郵寶等郵政寄遞業務,并在美國等多地建立了海外倉。
由此可見,未來隨著跨境電商規模的擴大,跨境物流或成為快遞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而國內上市或謀求上市的快遞公司也將繼續挖掘海外優質合作伙伴,拓寬跨境物流路徑。
除此,在蔣嘯冰看來,把快遞做專做精,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和構建專業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能力也是快遞企業上市后的另一發展方向。此后,大部分快遞企業均將發展成為綜合性現代物流企業,專業性快遞企業會越來越少。
整合加速,梯隊格局愈發清晰“長遠來看,快遞企業上市成功以后,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快遞行業的成熟度和國際化水平,并逐步形成比較穩定的市場格局和態勢。”蔣嘯冰對記者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年初,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出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工作會議時曾表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要適應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推進產權結構向股份化、多元化、證券化轉變,加快“走出去”步伐。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鑒于當前國企改革的思路,EMS等中國郵政子公司也有望上市。
那么,快遞企業“扎堆”登陸資本市場后,會對市場格局帶來影響嗎?
在蔣嘯冰看來,國企混改并不會改變EMS上市后國有股份的相對控股地位,甚至EMS快遞和高鐵快遞進一步市場化后,其在快遞網絡體系內將會發揮重要的戰略補充作用。
其次,后續隨著“三通一達”登陸資本市場,加上順豐、德邦等企業在快遞領域的角逐,以及快遞企業紛紛跨界零擔快運領域,未來快遞行業的市場格局將會經歷一個短暫的(一年左右)的混戰期。
“此后則會在資本力量的驅動下,通過股東、股權關系的更迭,會形成2-3個快遞企業陣營,并保持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區域性的同城快遞將逐步消失。”蔣嘯冰對記者說道。
對此,成家質也稱:“屆時,快遞行業會形成更清晰穩定的梯隊格局,盈利模式會更為多元。”
不得不提的是,盡管我國快遞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快遞行業發展水平實則良莠不齊,與國際快遞巨頭UPS等還有明顯的距離。而國內快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對于行業的兼并整合和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中國快遞協會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快遞行業中小企業的數量仍較大。通過兼并整合,可以發揮各家企業的不同優勢,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有助于緩解行業惡性競爭局面,對整個行業發展都是一大利好;而在轉型升級方面,通過借力資本市場,未來國內快遞企業將進一步提升規模效應,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競爭格局顯得更高層次。成家質表示,一些實力不濟的快遞企業可能被并購或淘汰出局,快遞市場的集中度將有所提高。
上述接受采訪的圓通速遞資本運營部負責人也表示認同:“快遞企業的紛紛上市,會使行業內的整合加速,規模效應也會更加顯著。”
除此,隨著我國“十縱八橫八連一環”高速鐵路規劃(2016-2025)的逐步兌現,高鐵快遞在部分區域市場,特別是西部地區相關的快遞市場,將與前述2-3個快遞企業陣營形成戰略合作,發揮重要的干線支撐作用。
“而未來的中國快遞市場,必將是高速公路快遞為主體,高鐵快遞與航空快遞(含國際快遞)為補充的市場結構。”蔣嘯冰向記者補充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