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創新模式 物流降本提效
發布時間:2016-08-04 08:28:41 國際商報
關注中物聯
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智慧”在產品、流通等領域融入得越來越深。在商務領域,“智慧”有著怎樣的發展空間?如何讓“智慧”與商務領域結合得更快更好?在7月29日~31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不少參展企業給出了答案。
“中央廚房集采平臺可幫助采購者至少降低10%的采購成本。”北京首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松巍在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打造北京東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項目,旨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北京民生產品供應。
姚松巍表示,智慧物流港形成了“物流+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模式,“智慧”二字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采購商和供應商通過中央廚房集采平臺直接交易,實現質量控制、配送信息跟蹤、庫存信息查詢、電子支付結算等功能;二是打造了共同配送模式,通過智慧物流港,打造“終到式物流節點”,實現高速公路和市內配送無縫對接;三是通過大數據和物聯網,對運輸目的地、運量、運送時間等進行智能調度,實現全國以及市內運輸車輛的優化配置;四是發行貨物運輸ETC卡,打造高速公路自動收費系統。“現在剛剛起步,"智慧"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實際上,智慧物流已不再是構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7月20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物流深度融合,推動物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這是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
商務部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于確定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單位的通知》確定了85家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單位,包括5個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20個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基地(園區)、60家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業,標志著探路智慧物流建設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智慧物流在實操層面同樣是熱門話題。北京飛利信(300287,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生產的設備已大量運用于物流管理、倉儲管理和生產線管理。其中,用于物流管理的超高頻固定式讀寫器融入了射頻識別技術,用于倉儲管理的手持設備可以入庫進行貨物管理和調配。該負責人表示,在倉儲和物流環節實現智能化管理提升了物流效率,節約了資源,降低了物流成本。“這樣的智能設備每年能銷售上千臺。”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