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資本搶灘民營快遞 引云南行業裂變

發布時間:2016-08-10 08:34:09 云南網

民營快遞因業務進入白熱化競爭的熱潮還在持續,2016年以來扎堆競相上市又將整個行業再次在風口引爆。在這場商業風暴中,在中國整個物流鏈里偏安一隅的云南,因為當地的需求,以及對接南亞東南亞后的顯見的潛在樞紐地位,也無法與世無爭。
“我們全員成為了業務員。”這是順豐宣布借殼上市后,一位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云南順豐”)員工的話語。資本正推動著快遞行業向更廣闊更縱深的領域前進,云南的快遞格局在風云之際迎來新的裂變,而另一方面,進軍東盟市場終于有了實質性推進。
在各家快遞進軍東盟市場之際,高速增長的業務量正受制缺乏有足夠支撐力的中轉場操作平臺,快遞機構自建的中轉樞紐每隔三五年搬遷一次已成為業態。在考察完其他省會城市專業的快遞產業園后,業內人士呼吁:為了保障行業持續快速發展,昆明急需打造一個承載快遞業快速發展、支撐對接南亞東南亞物流的中轉平臺。
上市 民營快遞的“資本之爭”
“誰不想成為"快遞第一股"呢?”這是2013年9月份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在昆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拋出的觀點。彼時,公眾關注的焦點是EMS。
2013年12月底,在IPO即將開閘之際,為上市準備了5年的EMS主動撤回IPO上市申請材料。這期間,EMS一度被指或存在重組改制方案帶來關聯交易隱患,其招股說明書也被指存在明顯的審計漏洞。
EMS這樣解釋撤銷IPO一事:在籌備上市的幾年里,快遞物流市場發生很大變化,資本市場及監管辦法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為提高自身應對市場競爭能力,EMS決定實施戰略調整,將組織架構由原來母子公司制調整為管控更加有效、更適合網絡型企業特點總分公司制。同時根據經營需要,對直營區域范圍、管理層級進行市場化的調整。考慮到實施上述重大調整將影響到上市進程,股份公司主動撤回IPO申報材料。
在EMS“臨陣撤軍”之后,“快遞第一股”的桂冠再度被角逐,甚至一些民營快遞企業列出具體了具體突破年份——2015年。
在接受本報記者那次專訪中,賴梅松坦言:“步伐沒有消息里說的那么快。中通也有類似想法,但沒具體時間表。上市之前要將企業經營規范化,比如加盟變直營便是個漫長的過程。”
之后的故事與申通快遞扯上了關系。2015年“雙十一”前夕,停牌近2月的艾迪西(002468,股吧)公告披露,公司已經與申通股東達成收購其股權的初步合作意向,并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框架協議。
自此之后,“快遞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伴隨著圓通、順豐、韻達等快遞企業相繼借殼后,進入白熱化競跑階段。從整個時間軸上來看,申通和圓通二者勝算的可能性更大。
同樣在2015年“雙十一”前夕,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曾表示:“圓通占了中國整個快遞市場21%,目前市場占有率位居中國首位。”在相同的時間段,據云南快遞業內人士透露,圓通在云南業務量也超越了多年雄踞第一位的申通。
最終,天平傾向了圓通這一側。2016年7月28日,證監會審核通過了大楊創世(600233,股吧)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相關事項。這意味著,雖然比申通晚一步,但圓通憑借后續重組進程的高效率,成功借殼大楊創世,成為中國快遞行業第一股。
此外,中通、百世等都在謀劃上市,EMS也存在上市預期。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上市潮下半年還將繼續,明年上半年或將告一段落。對于集中上市的緣由,業內將原由歸結于:近10多年來,國內快遞業務量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但近年來快遞業已經難以支撐這樣的增長速度,價格戰、資源重復建設等也讓行業面臨壓力,想要立于不敗之地,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搶灘資本市場。
百世快遞云南分公司總經理陳雨也有類似的觀點:目前各快遞企業之間,由于業務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而且規模差異并不顯著和巨大,這種格局下資本介入,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對競爭排序產生顛覆式變化,并迅速固化新的排序,持續拉大差距,從而徹底重塑產業結構。
孤島 只有申通在云南還完全加盟
從在云南的表現來看,圓通也是先行一步。在2015年初,圓通開始醞釀將云南的省級中轉場收歸為直營。在此之前,圓通、申通、中通等快遞企業在跑馬圈地的過程中,均采用了加盟的模式。
在此前的行業發展環境里,采用直營模式有造成虧損的風險。據昆明申通快遞董事長池國銀介紹:“我們這樣的快遞企業,如果沒有像順豐那樣總部直營投資,在經營過程中要投入場地、車輛、人力等,省級分公司是沒有那樣的財力來承擔的。”
早在2009年,圓通董事長喻渭蛟就表示,圓通準備在所有一線城市和各省會城市實現直營點完全覆蓋。隨后,圓通加盟變直營模式的變革開始。在其公司內部有一套完整的體系,由圓通上海總部直接管理,總公司網絡管理部等部門聯合負責,在2015年下半年圓通云南中轉場正式以直營模式呈現。
“現在圓通在云南的模式是:直營+加盟。”圓通云南省區域副總經理薛為國解釋說,“圓通在云南的省級中轉中心以及兩個州市上的分撥中心完全直營,其余都還是加盟模式。”
對于為什么要采用加盟模式來進行擴張的問題,陳雨以百世快遞云南公司的情況為例來進行說明:2012年,百世物流收購匯通快運,組建了百世快遞。當時百世快遞遠遠落后于其他快遞,在云南省范圍內只有60多個網點。經歷了4年多發展,其在全省范圍內有240多個網店,完全覆蓋了云南縣級市場,并在2016年大舉向鄉鎮一級市場擴張。
“從云南快遞運營模式來看,甚至包括順豐一些網點在"最后一公里"的派送上,均采用加盟模式,而在"最后一公里"的派送上早已經告別了"人+電動車"的簡單組合,走向了場地、辦公、車輛等結合的模式。”
事實上,在快遞攬件和派件過程中,收入主要源自攬件,而在云南攬件與派件的比例多年維系在1:4。這樣一來,便導致直營化程度越高,就意味著虧損越嚴重。云南快遞業虧損幾乎就是行業性的。
“以百世快遞為例,我們每年要在場地、車輛等方面投入一兩個億,但最終每年還是要虧損3000多萬,減虧成了努力的方向。”陳雨指出,“總部之所以繼續補貼發展,就是為了考慮網絡的齊全性。”
在云南快遞行業內,申通的模式有些另類:池國銀盡管負責了申通快遞在云南業務的中轉,但其真正意義上經營的范圍只是昆明,其余地方都是直接加盟申通總部。盡管申通正在推進借殼上市的業務,但池國銀依舊是以加盟模式存在。
“也就是這樣的模式,讓我們這些年得以持續盈利。要是像其他家,還要去顧及州市發展,我們也不見得會盈利。”池國銀透露,不過“眼下也正和總部在談直營的事宜。”
眾所周知,包括快遞在內的任何一個行業,要是加盟環節多了,上級加盟商會向下家加盟商收取相應的加盟費。這樣一來,便擠壓了下一級加盟商的生存空間,而最底層加盟商為了獲取生存空間,就只能加大開拓市場力度。這被很多業內人士視為是加盟制的顯著優勢之一。
裂變 對東盟市場不再只是喊喊口號
經歷了10多年的野蠻發展和低價競爭,快遞業普遍采用的運營模式開始嚴重限制到國內快遞發展。在陳雨看來,上市了的快遞企業必將在企業規范化上做出表率,受此影響,其余沒有上市的企業要是沒有在規范化方面跟上,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可能。
他多次以一個小細節來講述云南快遞行業近年來的變化:以往快遞被視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但隨著影響力日趨變大,在加盟網點中,已經有一些更高層次的人前來經營。
上市潮正在推動行業裂變。
上市成功后,圓通將在全網標準化基礎上,借助資本市場強大的資源配置和融資渠道優勢,提升其快遞網絡規模、全網運輸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加大國際業務和網絡的布局。
“在圓通快遞業務量已經占據著云南第一位的背景下,我們更多精力花在了提升服務水平,提升時效上。”薛為國談及圓通上市后帶來的變化時,提到了兩個大事件:一是近期正在謀劃在空港經濟區買一塊兩三百畝的土地;二是在喊了多年口號之后,要借助昆明打造面向東南亞南亞輻射中心的機會,將開展跨境電商并實實在在地做起來。
這樣的布局,眼下申通在云南也正圖謀。池國銀表示:“近年來,申通在云南的時效性發生巨大的改變,我們已經確保當晚到達昆明的快遞,絕對在第二天送完,絕不讓其在中轉場里再過夜。”
作為一家后來成長起來的快遞公司,對于行業變遷,百世快遞的陳雨似乎更加敏感:當成本不再是任何一家快遞企業的秘密時,以昆明到上海的貨物每公斤為例,汽運最低成本價為3-4元,空運的為4-6元,要沒有總部大規模資金涌入,大家價格戰也無以為繼,只有選擇在服務和時效方面做文章。
這也是快遞業經歷10多年發展之后的轉型方向。談及此前一直堅持不上市的順豐借殼上市,很多人也將其上市目標解讀為:行業正面臨變革,企業正處于轉型期,這種變革與轉型需要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
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感受著登陸資本市場帶來的變革。據其一位員工透露:“我們已經全員都是業務員了。”近年來順豐在云南不斷嘗試其他新業務,順豐嘿客波折之際,順豐開始向著產業鏈上游進發——整個公司從上到下,都在云南乃至東南市場上去找貨源,不僅僅承擔其收轉派運,還不懈余力地幫其售賣。
談及快遞在云南時效性的改變,很多業內人士都會提及一個重要事件——3月底,順豐在云南開通固定航線自有全貨機,這是云南首家開通這樣貨機快遞企業,“像EMS等快遞企業也擁有全貨機,但在云南層面尚未開通固定航線的,都是通過靈活調用或是租用等方式來使用貨機的”。對于也擁有自己航空公司的圓通,未來或有望在云南開通這樣的航班,但就目前來看,薛為國用“尚不知有沒有這方面安排”回復記者。
伴隨著申通借殼上市的步伐加快,池國銀的公司被直營也就是時間問題。“為什么多家快遞企業在虧損的背景下依舊要花大力氣來布局呢?其中的虧損應該更多是戰略性的虧損。一方面就是為了網點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就是以云南為跳板圖謀東盟市場。”他指出,“在國家提出云南"橋頭堡"之略時,很多快遞企業羽翼未豐,談走到東南亞市場,有些天方夜譚,但伴隨著打造輻射東南亞南亞中心的戰略提出,以及上市潮等利好因素的接踵而至,云南快遞走到東盟市場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期望 在昆明有個專業的“快遞園”
從各家快遞企業圖謀東盟市場的步伐來看,尚屬實質性起步階段。
據圓通的薛為國透露,東盟市場的貨物可通過云南進入到全國。目前源自泰國的貨物,平均算下來每天有兩三千票;伴隨著泰國的枕頭、面膜、水果等產品在國內走俏,申通也開始做起了這方面的生意,一個月下來也有四五百噸貨物。
據池國銀介紹,這也是在云南做跨境電商的一個模式:相關商家在電商平臺上匯總顧客下單,而后再把訂單信息反饋給國外商家,國外商家將貨物交給國際物流,其中做國際物流的也有快遞企業,而后運抵云南后,再通過快遞企業的轉運派體系,送至顧客手上。
“事實上,這方面貨物的增量非常迅猛,但苦于操作場地受限,不敢大規模接單。”據池國銀講述,他們的場地是在2012年從巫家壩機場附近搬遷至長水機場附近的大板橋工業園內,整個中轉場面積由之前的4畝變成了現在的20余畝。“4年下來,由于申通快遞業務量的增速在百分之六七十,眼下場地又開始緊張起來,明顯制約著發展。”
這不只是申通一家面臨的情況,已經變成了一種業界共同難題:圓通從之前場地搬遷至現在的中轉場地不足兩年,眼下又在開始圖謀新的場地;而順豐、百世、韻達等快遞企業在云南的省級中轉場,最近幾年來,幾乎就是兩三年一換。綜合多位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迅猛增長的業務量。源自云南省郵政管理局官網的數據顯示:云南快遞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1-6月,云南省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7237.45萬件,同比增長54.33%;累計完成快遞業務收入12.66億元,同比增長41.25%。
二是在離長水機場較近的地方,沒有一個專業的快遞產業園。由于快遞講求時效性,一些對時效性要求高的快遞件,大多選擇走航空。機場還在巫家壩時,快遞企業中轉場幾乎就在附近布局;機場搬遷至長水,這些中轉場也就隨之搬過去,但依舊不改之前零散、各自為政的狀態。
甚至一些快遞企業尋找中轉場成了棘手問題。在圓通尚未直營前,其云南中轉場位于東部客運站附近的青龍村快遞園內,一直為租賃模式。“一旦主人不出租,或是政府拆遷,又將要去尋求新的場地。這將直接影響到短期內的快遞業務操作。”當時的負責人陳金林就曾四處尋地未果。
云南多位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各家快遞企業在云南的投入,大多耗在了中轉場地上,而自建中轉場受限于資金實力,未必敢租用大面積場地,往往三五年就得搬遷。這些人士期望:在空港經濟區,相關方面能出面牽頭打造一個專業的快遞產業園。
據部分當事人回憶,早在2008年左右,快遞開始在中國勃興之際,國家郵政管理部門領導到云南考察時,看見云南快遞省級中轉場散亂分布,就建議昆明建專業性的快遞產業園,“但至今這方面依舊沒有推進”。
在2015年10月23日國務院出臺的《促進快遞業發展意見》中對此也有明確提出:“各地區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中統籌安排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快件集散中心等設施用地,研究將智能快件箱等快遞服務設施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就在快遞業務量和收入占據著云南省65.27%和68.99%(2016年上半年統計數據)的昆明,至今沒有呼應快遞企業期許的動靜之際, 2015年下半年一些州市開始了謀動。以大理為例,2015年底大理州快遞物流園區建設項目啟動,一期工程進入實質性規劃階段。一期項目形成集快遞分撥中心、物流倉儲、電子商務辦公、園區配套辦公及生活區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專業性園區。建成后,園區日吞吐快件量將達到10萬件,帶動800余人就業。
除了對這樣一個專業產業園滿懷期許而外,快遞企業多家云南公司相關負責人也有具體構想:伴隨著快遞高速增長后,也將和其他行業一樣,增長趨于穩定,對場地的使用也將期望穩定。要想解除這個行業的中轉場搬遷之苦,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這個產業園的規劃面積沒有1000畝以上是不行的,選址就應在距離長水機場較近的空港經濟區。
從日前《昆明日報》等本地媒體關于《昆明市十三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出臺的報道來看,其中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對應設計。在很多快遞業內人士最為關心的空港經濟區,其布局為:“空港物流聚集區——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歐亞國家的國際國內航空樞紐節點,實施航空口岸、陸空聯運,位于空港大板橋街道辦張家坡片區。”這個布局中可否包括快遞中轉,快遞業極為關注。
一周業態
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份額超九成
上半年,國有快遞企業回暖勢頭良好,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增速分別達到22.1%和21.4%,均比去年同期提升14個百分點以上。民營快遞增長繼續保持高位,業務量同比增長61.5%,業務收入增幅也突破了50%。外資快遞企業量、收同比分別增長38.1%和10.3%。國有、民營和外資快遞企業的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9.2%、90.1%和0.7%,民營企業份額已經超過九成,業務收入市場份額分別為10.6%、82.7%和6.7%。國家郵政局官網
首家快遞巨頭宣布派費互減價格戰或在所難免
作為率先宣布借殼上市的申通快遞,近期開了一個半年度工作會議。其副總裁熊大海在作2016年上半年市場工作報告時提出,從啟動大客戶銷售及增量、試行派費互減政策等六大方面入手明確了公司下一步市場工作重點。
派費互減,可以說是給網點減壓的一種價格調控手段,這意味著發件網點將有更大的空間去與客戶談判,有利于市場的開發。當然,也將會促進業務量的急劇上升。如果全部實施,對行業的影響巨大,下半年的價格戰在所難免。
因為以目前的快遞價格體系來說,雖然總部沒有直接定價權,但是作為具有調節作用的間接措施——派費,仍然是總部說了算。派費調高,網點要當地市場的話語權就高,派費調低,網點的話語權就會增大。申通如果調整了,其他企業不可能不為所動,因為,這一舉措將直接導致市場份額的下降。物流快遞公眾號快遞之聲
快遞實名制正式實施兩個月昆明9成快遞取件不登記身份證
今年6月1日起,快遞實名制正式實施。如今已過去兩個月,記者暗訪發現,在云南省,客戶到店寄快件時,8成快遞營業部均能嚴格執行實名制;但快遞員上門收件,或客戶去快遞營業部取件時,卻基本不會進行實名認證……而原因多為嫌麻煩,認為會增加工作量!此外,部分市民對此也不配合,認為可能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春城晚報
業界評述
快遞“上市潮”與行業洗牌期
伴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快遞業繼續保持著年均50%左右的增速發展。與此前行業的抱團發展不同,在接連出臺的政策支持下,今年快遞企業各想各招,均想借資本的力量取得突破,上市成為各大民營快遞企業的共同計劃。從整體行業來看,大數據提升效率、出海下鄉、兼并重組已成為發展趨勢。快遞業將迎來洗牌期,大量中小企業面臨收購、淘汰的風險。
——物流行業專家黃剛
整體行業上市提速說明前景美好,但混亂的管理制度、不規范的財務報表等,是快遞企業早期草莽式發展留下的“肌瘤”,這將成為上市路上的絆腳石。同時,粗放式發展和低價競爭成為國內快遞企業的共性,企業管理模式存在畸形。按照上市的要求,企業在管理制度、公司架構、財務透明度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同時,她預言:“行業領先的快遞企業都以上市公司的標準運作,其管理體系和人才體系的建設將會越來越完善,企業實力進一步增長。還未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則面臨著上市公司的倒逼,他們的命運不外乎兩種,要么完善經營模式,加速轉型升級,要么就在整合兼并的過程中,被其他公司收購。
——快遞專家趙小敏
雖然現在確實存在利潤率下滑,電商自營物流的沖擊,但這些都是暫時的,自營物流也并不能滿足全部的快遞物流需求,隨著國際化以及西部省市的不斷開發,快遞業還有強大的潛力空間可以挖掘。隨著農村市場、西部地區、跨境網購、食品生鮮領域和醫藥領域快遞需求的釋放,無論從市場拓展還是從區域擴張,未來快遞行業都將保持高速增長。
——快遞物流資訊網首席顧問徐敏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