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深度報告:最后一公里成行業痛點,多模式尋求突破
發布時間:2016-08-11 09:02:35 長江證券
關注中物聯
受益電商高速發展,我國近五年快遞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但快遞最后一公里至今問題嚴重,快遞人員送貨時間沖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已成為制約快遞業高速發展的關鍵。針對最后一公里的困境:眾包物流、無人機、快遞自提點和智能快遞柜有望成為突破困境的有效措施。
眾包物流可緩解快遞人員稀缺難題,作為快遞配送最靈活補充
眾包物流可以整合社會中的閑置資源,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現存快遞員稀缺難題,從短期看具備良好發展態勢。但眾包物流從根本上依賴還是閑置勞動人口,而目前勞動人口占比已經出現下滑,未來其很可能只是作為快遞配送最靈活補充。
無人機可解決農村配送難題,未來有望成為農村快遞配送主流
無人機具備飛行優勢,可以突破農村道路限制,在進行配送時平均成本為1.2元/單,低于現階段農村的快遞成本,且無人機送貨十公里耗時只需30分鐘左右。但考慮到低空管控政策的限制,無人機未來有大概率只能在農村等人口稀少區域進行配送,成為農村快遞配送主流,豐富現有配送方式。
快遞自提點可減少配送時間,短期內有望成為主流配送
快遞自提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配送員配送到戶比例,目前已經為用戶所認可,短期內有望成為主流配送方式。但考慮到其模式標準化復制低,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盈利單一,長期看其進一步發展受到一定制約。
智能快遞柜有效消除時空差,鑄就末端配送最有效替代方案
智能快遞柜7*24小時不間斷工作,有效改變現存快遞員與用戶時間錯配難題,提高快遞人員的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借助智能快遞柜,企業可以進軍社區生態領域。智能快遞柜預計在未來三年出現盈利拐點,五年占據末端配送19%左右的市場份額,應用于人口聚集的區域,成為最有效替代方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