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互聯網+”時代 供應鏈金融何去何從

發布時間:2016-08-12 09:44:45 物流界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從去年開始這個概念不斷熱起來,從專家學者到互金投資人,從保理公司到阿里京東蘇寧,大家好像突然找到了互聯網金融的重大方向。尤其如今監管逐步收緊互金緊箍咒,互金平臺都在思考何去何從,加之我們又處于“資產荒”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這塊蛋糕便顯得尤為吸引人。
供應鏈金融的概念相信讀者已不再陌生,即在核心企業主導的企業生態圈中,對資金可得性和成本進行系統性優化的一種金融服務。對放貸機構而言,沿著供應鏈“順藤摸瓜”可以有效找到需求、把控風險。
我最近去參加了一個供應鏈金融的培訓會,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原來以中小型銀行學員為主的情況不再,大部分聽眾來自互金平臺、非銀金融機構、律所,也包括銀行等各類機構。大家關心的問題也是現實的: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供應鏈金融這塊蛋糕該怎么吃?各家機構如何通過供應鏈金融找到轉型方向?
供應鏈金融有三個關鍵要素:一是核心企業或機構,這是供應鏈的主導者;二是鏈條構成的企業生態圈(之所以是圈,因為服務供應鏈的機構還有金融機構、物流公司、IT公司等,他們與鏈條上的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客戶圍繞核心企業共生共存);三是實現資金可得性和成本優化的金融服務。
對核心企業而言,中國如今的大環境會催生其合作發展的欲望。在常態化的經濟環境下,加之互聯網技術的沖擊,自己做也好,與他人合作也罷,核心企業終歸是要發展。沒有核心企業就沒有供應鏈,沒有供應鏈就沒有供應鏈管理,沒有供應鏈管理就沒有供應鏈金融。過去核心企業的發展動力一直是供應鏈金融的瓶頸制約,隨著外部競爭環境加劇,核心企業的求生欲也在加強。
對鏈條生態圈而言,“線上化”是新方向。一方面是傳統機構正從線下往線上發展,如傳統銀行機構;另一方面是互聯網企業開始進入這個市場。由于商業銀行自身風險管理理念和操作成本的原因,傳統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只能到中小企業,小微企業難以覆蓋到。比如,小微企業的需求往往是小金額、批量化,單筆幾十萬,幾萬元,甚至幾千元。而因為技術的變革,機構機制的不同,在線方式可以實現操作成本的根本性降低,進而形成一種模式,通過產品創新,將原來不能做的大客戶納入到可以合作的范圍,通過技術創新,讓原來不能做的小微客戶能夠實現資金可得性或者融資成本降低。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的出現,這也是該行業最大的變化。此外,平臺化的特征也許逐漸會成為主流,看看京東金融、蘇寧金融、螞蟻金融做的供應鏈金融就可看清這個趨勢。
再來聊聊資金成本和風控能力,這是實現資金可得性和成本優化的金融服務的核心。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的特征是上下游客戶的信用風險轉移到核心企業或資產支持的操作風險上。說起容易,做時難!2012年始發的鋼貿系統性風險已經讓中國的商業銀行吃了估算至少千億元不良的苦頭,原來風險并沒有轉移出去,應收造假和重復質押的道德風險防不勝防。如今在線供應鏈金融之所以稱得上模式的升級,正如從電腦青藍在國際象棋的勝利到阿爾法狗在圍棋的勝利。這次有了新的技術,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這些技術將成為供應鏈金融中最重要的創新點,從客戶準入的模型設計,到貸后管理的動態風險監控,都將是值得期待的風險管理創新點,而這些目標客戶不是大額的鋼貿企業,而是原來服務不到的小微客戶。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正在經歷行業的模式變革。那么我們再來討論,各類機構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機會和位置?
眾多參與者怎么定位自己,那要看各自的資源稟賦,也就是你認為你自己擁有的核心競爭能力與市場空缺之間的匹配程度。你是銀行,你的優勢是資金,那就發揮這個優勢與非金融機構合作,在技術方面領先其他銀行一點點就會積累勝勢;互聯網時代賦予弱者超過以往強者的重大機會,在在線供應鏈金融領域,無論大小銀行,機會是均等的,起跑線是一樣的,看誰能夠提前布局,從技術上,人才上,體制上,資源上早做準備;假如你是非金融機構的創業者,那你就將機制的優勢和企業家的才能聚焦在技術上,國外獨立的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公司已經存在并且發展到超過千億美元的規模;假如你是核心企業,有著可以主導的供應鏈場景,那就更要恭喜你,這是供應鏈金融最重要的資源,如果你希望未來變得更好,那就抱著開放、協作、共享的互聯網思維尋找合作伙伴吧!當然,這個生態圈的參與者還有很多,都會有機會的!
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國金融格局下,商業銀行仍是供應鏈金融主要的提供者。然而,中國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在經濟下行期是在收縮的,體現在以鋼鐵業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存貨融資的整體退出,汽車行業部分經銷商融資的逐步退出,多個行業應收賬款融資信貸政策的收緊。同時,擁有場景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從消費貸進入經營貸,越來越多的互金平臺轉換為線上的保理公司,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實現轉身,加入這個市場。
在熱血沸騰的變革中,也要冷靜下來看到現實的掣肘和風險。比如應收賬款的真實性認定,應收賬款債權轉移的有效性問題,在線安全性問題等。供應鏈金融是先于互聯網金融出現的概念,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具備一個產業供應鏈的基礎,是產業和金融結合的結果。無論是什么金融,只要是金融,風控就是核心,這也是我最真誠的提示。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