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業數字化 > 正文

醫藥電商相繼實現盈利 行業春天來了嗎?

發布時間:2016-09-14 10:16:11 北京商報

好藥師、康愛多等醫藥電商盈利,似乎讓結束燒錢的醫藥電商行業看到了未來希望。記者統計發現,在12家醫藥類上市公司中,涉足醫藥電商領域的玩家背景從藥店擴展到醫藥工業、流通業企業中。醫藥電商陣營不斷擴大,玩法變得眾多。盡管初露曙光,但在政策收緊、醫保控費日趨嚴格的大環境下,這一行業的規模盈利遠未到來。
非藥拉動
從2005年藥房網拿到國內首個醫藥B2C牌照算起,醫藥B2C發展的十多年時間里,絕大多數企業處于“燒錢”的狀態。而最新公布的一波企業半年財報似乎將醫藥電商引入盈利拐點。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個企業醫藥電商板塊上半年盈利。九州通旗下好藥師銷售額為4.7億元,凈利為479.04萬元。
太安堂旗下以康愛多為核心的醫藥電商零售營收為6.41億元,同比增長103.52%。去年被仁和藥業收入囊中的藥房網營收為1.92億元,凈利為104.1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醫藥電商盈利,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非藥類產品的銷售有著重要推動作用。仁和藥業財報顯示,藥品銷售增速為23.53%,健康相關產品銷售增速為504.17%。九州通在醫療器械、計生用品、食品、保健食品等產品的增速達50%,成為公司銷售增速最高的產品。
仁和藥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仁和藥房網線上以新特藥、非處方藥、保健用品、醫療器械及健康服務為主。太安堂董事會秘書陳保華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該公司以康愛多為核心的醫藥電商零售收入OTC藥品大約占到20%左右,剩下80%則為醫療器械和計生用品等銷售所得。
爭相布局
盡管多年來醫藥電商一直被外界詬病燒錢度日,但企業想要進入醫藥電商領域的熱情依然不減。太安堂在2014年以3.5億元將康愛多全資收購;仁和藥業于2015年出資6億元收購藥房網56%股份;康恩貝去年出資2.9億元獲得可得網(專注于眼鏡行業)20%股份。
近日,泉源堂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將收購醫藥批發企業四川蒲江科倫醫藥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A證企業四川紫竹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向醫藥零售的上游醫藥批發領域拓展,實現醫藥批發、醫藥零售和醫藥電商全醫藥流通領域的覆蓋。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網上藥店注冊仍處于高速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注冊網上藥店數量已達456家。《2016年藥品六大終端市場藍皮書》中的數據進一步顯示出網上藥店的快速擴容。2015年,中國網上藥店總體規模達110億元,較2014年增長52.8%,均遠高于全國市場的平均水平。
在業內人士看來,多家醫藥電商實現盈利為企業增添了信心。京東健康到家總經理邵清表示,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醫藥B2C實現盈利。醫藥B2C在經過多年的成本投入后,沉沒成本越來越少,整體銷售的毛利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可實現盈利。
春天還未到來
雖然有部分醫藥電商實現盈利,但多位醫藥分析人士和相關企業負責人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醫藥電商規模盈利階段還遠未到來。
醫藥電商發展的道路上仍然有不少絆腳石。政策正在收緊,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前不久發布《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結束》一文,并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結束天貓醫藥館、八百方、1藥網的互聯網藥品零售試點工作,宣告叫停第三方平臺的醫藥零售業務。
國家對于網售處方藥一直未明確表態,當前醫藥電商的銷售依然僅限于OTC產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計生用品等。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處方藥市場約為1.2萬億元,OTC市場2000億元。“國家對網售處方藥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一些利好政策也只是跡象,現在網上依然不能銷售處方藥,這對于醫藥電商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處方藥的市場容量大,但是不能網售,能夠銷售的OTC市場容量較小。容量不能翻倍擴大,即使現在有部分醫藥電商實現盈利,也并不能夠說明醫藥電商的春天就來了。”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九州通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醫藥電商出現盈利說明部分醫藥電商已經改變了原有單純靠價格競爭獲得銷售的電商思維,轉向了以服務為導向,重視產品的精細化運營。但是否進入全面盈利還要看各自所擁有的資源優勢和所具備的運營能力,不能一概而論。另外,網售處方藥的政策暫未放開,醫保在線支付還有待開放,這也是醫藥電商面臨的挑戰。
仁和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醫藥電商實現盈利只是少數,醫藥電商行業大幅度盈利期并未到來,其關鍵原因在于政策的限制。該負責人表示,只有政策的全面放開,才能解決醫藥電商的瓶頸問題,從而實現真正盈利。
陳保華也表示,當前醫藥電商想要進入春天實現全面盈利較為困難。目前,醫藥電商并沒有建立起一種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國家政策收緊叫停第三方平臺的醫藥零售業務對整個醫藥電商行業造成一定影響,加上網售處方藥政策未落地,醫藥電商不能拿到處方藥市場份額。醫保不能夠與醫藥電商對接也是限制醫藥電商發展的一個因素。
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者對藥品質量的擔憂也是醫藥電商需要面臨的問題。據騰訊企鵝智庫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61.9%的醫藥電商用戶表示了對電商售假的顧慮和質疑,害怕在網上購買到假藥。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