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能快遞箱進小區難題仍待解
發布時間:2016-09-22 09:27:54 北京商報

快遞“最后一公里”難題將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昨日,記者跟隨北京市政協視察快遞服務業發展,在酒仙橋某大廈前看到,一排智能快件箱就安置在大廈正門斜對面,一排排指示燈閃爍,正等待寫字樓租戶前來取件。該快件箱運營商、中科富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正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若按照傳統快遞員逐一派送的方式運送快件,每件快件的派送成本在1.5元左右,如今使用智能快遞箱,成本可降至0.5元,居民也可根據自身需要便捷取件,但這一模式進駐居民小區卻還遭遇一定阻力。
“目前我們正規劃在海淀區試點整個區域的末端物流配送,即將寫字樓、社區、校園、工業園等末端設備全部配備完成后,建設一個集中分揀中心”,傅正橋表示,“今后將開展夜間配送,避開白天的高峰期,這樣白天就見不到大街小巷亂竄的派送車,以及街道兩旁隨意堆放的包裹件。”
實際上,作為高效快捷的快遞派送新方式,智能快件箱建設項目已納入今年北京市商業年度專項資金支出,對投放運營的智能快件箱按格口數予以資金支持。市發改委也正牽頭會同市郵政管理局共同研究制定促進快遞業規范發展的意見,提出推進快遞服務進機關、學校、小區、樓宇,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免費為本單位職工提供快遞末端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小區和樓宇的物業為業主提供快遞末端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快遞服務網點改造為標準化城市公共物流基礎設施,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申請北京市物流標準化試點扶持項目。
此外,北京市還在完善共同配送網絡,以進社區、進校園為重點,共同配送服務網點建設。明年底前將建成500個共同配送服務網點,2020年底前累計建成800個共同配送服務網點。
不過,末端快遞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傅正橋透露,目前整體行業規范并不統一,有其他公司走有償模式,向取件業主收費,“而我們公司的智能快遞箱進駐居民小區,還曾遭遇到物業公司要求收取大筆管理費的尷尬”。
遞易智能CEO鄒建華表示,智能收件箱的應用,不僅可以解決快遞行業“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終端配送成本高、運營效率低的痛點;同時,也能大幅提高用戶體驗,滿足用戶在接收快遞過程中,對保護自身隱私、提升安全感的需求。但鄒建華也表示,雖然智能快件箱的推廣在很多省市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網點鋪設的成本依然是阻礙智能快件箱普及的一大痛點。
而就小區的入駐條件而言,企業若想將智能快件箱真正搬進社區,往往需要獲得居委會、業主委員會以及物業管理委員會等多方認同,而上述三方的觀點難達成統一。另一方面,隨著智能快件箱越發普及,部分物業公司通過競價方式選擇智能快件箱企業,從而抬高成本,這同樣不利于智能快件箱業務的推廣。在鄒建華看來,智能快件箱業務的發展需要行業建立統一的標準規范,通過惡性的價格競爭雖然能讓企業短期內搶占到更多網點,但不利于企業、行業的長期發展,智能快件箱企業將更多投入放在硬件水平以及軟件服務能力的提升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