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24 09:02:06 第一物流網

“近幾年來,冷鏈物流逐漸成為物流的熱點之一。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立體化冷庫和自動化冷庫建設項目逐年增加,并且有快速擴大的趨勢。”北京伍強科技董事長總裁尹軍琪近日向第一物流全媒體·現代物流報(微信:cn156news)記者分享了這一行業出現的新變化。
難怪冷鏈物流成為不少生鮮經營者尤其是電商面對的頭等大事。那么,需求增大,在當今新經濟環境下呈現怎樣的特點,建冷庫要把握怎樣的趨勢?下面就來一一分析和揭秘。
新型冷庫建設須抓住這3個關鍵
尹軍琪介紹,冷庫建設可分為兩部分:倉庫本身的建設和庫內物流設備與系統的配置,所要遵循的標準各不相同。我國冷庫建設有一系列標準和規范,制冷方式、屋面、墻面、地面、基礎、消防、電氣等都有詳細的規定。
從系統集成角度看,冷庫規劃建設應首先抓住這3個關鍵:
第一,在所有的規范和標準體系內,單元化物流是最應該引起重視的內容。單元本身在上下游的一致性,將對冷鏈物流帶來革命性的影響。近年來,物流設備的各種規范在制定之中,尤其是貨架的規范已經非常細致。其他方面盡管沒有完善,但也有章可循。
第二,選擇適應于低溫環境的材料非常關鍵。低溫環境下的物流設備與常溫有很多不同,很多電器設備在攝氏零下15度以下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創造一個相對獨立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在設備方面,有些材料在低溫下其力學性能發生根本改變,此外,潤滑、照明燈也與常溫下有很大差異,在設計時應予以注意。
第三,冷庫作為一種類型的倉庫,也要嚴格滿足建筑消防規范。由于低溫的原因,通常在常溫下的自動噴淋系統不能在冷庫環境下正常工作,所以冷庫內不可能設置自動噴淋系統,必要時可考慮其他措施。
規劃建設自動化冷庫優點多多
在冷庫選型中,選擇建設自動化冷庫有許多優點。
其一,庫存能力大幅度提升。尤其是采用密集存儲情況下,庫存能力比傳統叉車庫或平面庫要提高3~5倍甚至更高,比普通自動化立體庫也要提高30%以上,而采用自動化系統,還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這對于節省投資、提倡綠色物流無疑十分有利。
其二,作業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在冷鏈物流中,傳統倉儲作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工人不能在極端低溫下長時間作業,尤其內外溫差過大,工人的身體吃不消。這種現象在自動化物流系統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自動化、密集存儲技術將成主要趨勢
通常的冷鏈物流,除了溫度環境的巨大不同外,物流對象還有明顯的特點:SKU相對較少,拆零相對較少。尹軍琪認為,這一特點決定了在規劃時,盡量采用密集存儲技術。
密集存儲有很多種形式,最典型的包括雙深度立體庫、通廊式貨架、穿梭板式貨架等,最近幾年來,全自動的穿梭板系統(本身也有多種形式)、3D穿梭車貨架受到企業特別關注,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為何密集存儲技術成為主要應用趨勢?
作為冷庫建設的終極目標,“效率”和“成本”仍然是考慮的重點。此外,勞動強度因為環境的特殊性,比常溫庫考慮得更多。因此,未來冷庫建設的發展方向,必然是自動化作業、密集化存儲為主。這主要從三個層面來解釋。
首先,存儲。立體存儲和密集存儲將是很多冷庫的優選。目前看來,自動化立體庫為代表的立體存儲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而以穿梭板為代表的密集存儲技術會改變整個冷庫建設格局。
第二,作業。自動化作業將全面取代人工作業。未來的冷庫建設,自動化水平將越來越高,這是由冷庫工作環境所決定的。自動儲存、分揀、碼垛和拆垛、搬運技術與設備將大行其道。很多大型冷庫甚至會出現無人化趨勢。
第三,信息化與智能化。宏觀上,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將是趨勢,冷鏈物流業也不例外。信息化要解決的是庫存信息在供應鏈環境中的一致性和共享性問題,進而解決物流作業的可視性問題。這都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至于庫房本身建設,首先要考慮“安全”,再要考慮“效率”和“成本”,在這方面,可供參考的資料非常多。庫房基建方面,選擇墻板、屋頂的隔熱材料和工藝,基礎如何處理,有很多講究。而制冷系統的選擇,目前可供選擇的范圍也非常廣,專業的廠家也非常多,這里不一一列舉。
需要強調的是:安全是第一位的。企業不能因為節約而忽視安全性,這是很多初創和小型企業易犯的錯誤,并且發生過很多大的事故。另一方面要考慮性價比,過于追求低廉價格的設備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售后服務、系統維護費用、設備使用成本(尤其是能耗)、設備使用壽命等。綜合考慮這些問題,最后作出決策,才是明智的。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