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15 10:10:52 新京報

“雙十一”的快遞在路上,但承擔90%末端派送量的快遞電動三輪車仍未獲合法身份。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多地已采取為合規快遞三輪車備案貼牌等方式,與交通部門統一管理。但多位專家表示,快遞三輪車身份能否合法,出臺統一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應為前提。
濟南將為上萬輛快遞三輪車掛牌
此前,快遞電動三輪車因身份模糊,曾在多地遭遇整治。近日,山東省濟南市快遞行業協會將陸續為濟南市正規快遞三輪車懸掛內部識別號牌。
為什么要給快遞三輪車上牌照?濟南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徐靜東向記者解釋,考慮到“雙十一”期間,快件量大,預計會超過1600萬件,平均每天要送出快遞270多萬件。這對快遞投遞效率提出挑戰。目前,快遞三輪車仍為各家快遞企業解決“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選擇。
徐靜東說,對于符合標準的快遞車,將陸續掛牌,從而提高快遞員安全意識,并遵章守法。“未來,濟南還將陸續核實全市10000多輛快遞三輪車并掛牌”。
掛牌仍屬于行業自治行為
掛牌后,是否意味著快遞三輪車將獲得合法身份,順利上路。徐靜東解釋,目前,掛牌仍屬于行業自治行為,與交通管理部門所發放的正規牌照有區別。
徐靜東表示,掛牌后,能夠根據識別代號迅速找到違法快遞員,約談快遞公司,形成約束。
什么樣的快遞車能夠順利貼上牌照?徐靜東介紹,目前,濟南市正在研究明確具體標準,“主要從外觀參考判斷”。她解釋,目前,還沒有針對快遞三輪車的國家標準。
未來,濟南快遞車還有望用上保險。徐靜東說,濟南快遞行業協會正與交通管理部門及保險公司協商,為快遞車及快遞員提供多種保險。
此外,陜西省咸陽市也在9月份試點為符合標準快遞三輪車貼牌。咸陽市郵管局工作人員介紹,已與交通部門協調溝通,有正規牌照的快遞三輪車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能夠方便通行。
焦點1
宿遷咸陽嘗試為快遞三輪車發牌
快遞三輪車沒法上“戶口”,但卻是多家大型快遞公司提升配送效率的“稻草”。快遞專家認為,目前,快遞三輪車是最適合中國的末端派送交通工具,90%的包裹都由快遞電動三輪車派送。
根據國家郵政局預測,2016年雙"11"期間,全國快遞業務量預計達到10億件,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2.4億件。北京某快遞公司負責人介紹,雙十一期間,快遞處理量約為平時3倍,基本由快遞三輪車配送,目前仍無可替代的末端配送交通工具。“電動兩輪車效率僅為三輪車的三分之一,人工等成本均會增加”,他說。
如今,各地紛紛采取措施,緩解快遞業發展與身份仍未合法間的矛盾。為合規的快遞車備案上牌照成為主流做法。
2016年6月,江蘇宿遷市開始對快遞三輪車實施統一管理,并統一編號、外觀標識及尺寸。同時,還需獲得《快遞員登記證》、《快遞三輪車登記證》、《快遞三輪車駕駛證》、《快遞三輪車保險卡》。沒有執行上述規定的快遞經營單位、車輛、人員不得在市區從事快遞運輸活動。
咸陽也在9月份開始為正規快遞車備案并發放牌照。咸陽市郵管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發放900多個牌照。上牌后,可在道路上正常通行。“相當于暫時有合法身份”。
快遞專家徐勇則評價,中小城市可借鑒“宿遷”模式,但大城市放開快遞三輪車的可能性較小。此前,深圳5家快遞公司甚至簽訂承諾書,承諾2月內淘汰電動三輪車,采購新能源汽車。
但記者發現,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各地對快遞車的上牌標準也寬緊不一。上述咸陽市郵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是否合規,主要參考2014年出臺的行業標準。在濟南,合規快遞三輪車則仍無具體標準。
快遞專家徐勇認為,目前,各地可根據具體情況,如交通通行條件、電動三輪車保有量等,制定政策。國家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忠林則表示,沒有國家標準,嚴格意義上,所有快遞三輪車均不合法,目前各地政策多為過渡性。“地方制定政策也需多個部門達成共識”。
焦點2
多地禁摩限電 鄭州快遞用板車送貨
今年3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深圳大規模禁摩限電集中整治,引發全國關注。根據報道,這場持續約一個月的集中整治行動剛過約1周,便有4家快遞企業近800輛快遞三輪車被扣押,近50名快遞員被拘留。
同樣在今年3月份,據媒體報道,河南鄭州的快遞員甚至開始用板車拉貨配送。根據報道,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因無證駕駛,當地共查扣136輛快遞車,行政拘留28人。
4月11日,北京市交管局發布消息,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等10條道路,將禁止電動自行車通過。近日,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還沒有專門針對快遞電動三輪車的管理措施。
一家大型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配送禁行區域只能選擇機動車,考慮到道路通行條件、停車位等,配送效率會降低。無合法身份,“裸奔”的快遞三輪車成為整治中的常客。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自己送貨也會擔驚受怕,說不定哪天車就被扣下了。
焦點3
快遞車身份合法化 國家標準是前提
快遞三輪車仍在“裸奔”。采訪中,多位專家分析,快遞三輪車合法化,出臺國家標準是前提。國家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忠林認為,合法化一般需三個層面,一出臺國標,二符合標準的車廠生產合規車,三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相關規定。
2014年,國家郵政局曾發布《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但作為行業標準并不具強制性。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并征求意見。目前,這份首個針對快遞三輪車的國家強制性標準仍未出臺。
國家標準仍在醞釀,記者發現,各地對落實快遞三輪車管理也多持觀望態度。
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待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以及生產、使用、管理規定出臺后,推行標準化管理。
內蒙古在相關文件中也說明,對于符合有關規定從事快遞收投業務的車輛,統一頒發專用標識和通行證,給予快遞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政策。
但相關規定仍模糊。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沒有可參考的統一快遞三輪車國家標準,各地也只能等待標準出臺后,配套落地政策。
廣州市則有望立法保障快遞三路車通行條件。目前,《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已進行第二次審議。二審稿對快遞行業給予特殊待遇,二審稿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電動三輪車上道路行駛,但郵政(含報刊投遞)、快遞等行業可以使用符合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的電動三輪車在規定區域內從事社區配送服務。
邵忠林認為,規定可能仍需與國家標準銜接。目前,國家標準仍未出臺,廣州市可能通過立法提前規劃。
背景
18省份明確將改進快遞車輛管理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改進快遞車輛管理。各地要規范快遞車輛管理,逐步統一標識,對快遞專用車輛城市通行和臨時停靠作業提供便利。并研究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以及生產、使用、管理規定。
隨后,各省份人民政府紛紛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10月后,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新疆共18省份出臺快遞業落實銜接政策,并明確改進快遞車輛管理。例如,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到,規范快遞車輛管理。并支持快遞企業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摩托車用于城市收投服務的管理辦法,解決“最后一公里”通行難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