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線從業者鼓與呼,電動物流車該這樣搞!
發布時間:2016-12-30 10:02:14 中國物流產業網

中醫講究標本兼治,意在治病既要治理表面病征,更要根除引發疾病內在原由。
如今,電動物流車發展,便是需要解決標本兼治問題。
時隔8個月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4批)姍姍而來,即是電動物流車市場重新恢復暖意的驅動力,必將助其一掃上半年僅售6168輛的陰霾。
但是,政策利好雖說見效夠快,卻未必療效持久,因此更似治標。日后,怎樣促進電動物流車行業可持續發展,才是治本。
一些有識之士也認為:面對補貼退坡勢在必行,將來政策效應必然走低,只有真正切合實用應用需求,才是電動物流車自強之路。
那么,電動物流車在終端應用層面,到底還有哪些實際需求尚在潛藏、未被發掘?基于需求又有哪些解決方案可以真正使得電動物流車更好服務行業及一線人員?
今天,現代物流報記者就來與您一同探秘、問尋。
從需求側著眼,電動物流車須全面適用具體應用場景
“不能說電動物流車不適用于物流運營!應該說,現有的電動物流車(正在推廣中的)并不適合現在的城市配送運營!”物流行業資深人士胡培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果斷亮明觀點。
胡培新認為:講到電動物流車,首要講的就是電池;但電池和電池又不一樣,不同電池,特性不同,要根據物流業務的形態和特點,研究哪種電池最為適用。
比如,北方冬天,電池使用時放電更快,壽命更短;再如,不同運營環境對電池性能和要求也有差異,需要針對不同使用場景,采用不同的電池和車輛技術。
而不管政府推廣、企業研發,還是用戶采購,都需留意這些細節,否則電動物流車只能看上去很美,并不能更好達成它們的使命。
首先,針對小范圍、短距離配送,快速充電技術和低速配送車型應予重點提升、放行。
1、快速充電的必要性
① 保障運營。電商物流、快遞物流,抑或是社區物流等等,配送車輛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平日電量消耗較大,而為保證運營穩定、可靠,需要快速充電,確保不斷電運營;
② 提高時效。在各類實際使用場景中,無論CBD或住宅區,貨物或包裹的集中度正在提高,充電樁也將更普及,如果實現快充,短暫的裝卸貨或寄送件時間足以讓車輛“吃飽”;
③ 降低成本。磷酸鐵鋰等動力電池雖在快充技術上已有突破,但對電池壽命卻有影響,無形中將增加用戶車輛維護成本,這也要求更具優勢的快充技術投入使用。
2、快速充電如何實現
① 鈦酸鋰電池或大有用武之地。近日,董明珠、萬達等增資銀隆,銀隆主打的正是鈦酸鋰電池,胡培新認為,董明珠絕非外行,雖然鈦酸鋰電池造價高、密度低,但低溫下性能穩定,使用壽命更長,充電速度更快,尤其適用服務半徑相對較短、服務范圍相對固定的配送區域;
② 超級電容或未來替代鋰電池。相比大多鋰電池帶電少、成本高、充電慢等劣勢,超級電容已在一些新能源汽車上應用,今年年初更有消息稱,韓國一名科學家研發的一種石墨烯超級電容可以儲存更多電量,充電也更快速。而胡培新認為,這樣的技術尤為適合定點區域配送使用。
3、打造專業、適用電動配送車型
① 更加環保。提及電動物流車在市內運營,胡培新認為,最大益處在于更好實現節能減排。尤其在短距離、小范圍配送上,采用燃油汽車難免停停走走,車輛也要一直處于低速運行狀態,這樣產生的污染物其實是平時行駛的2-3倍。因此要打造更為適用的電動物流車,車輛利用率越高,也就越發低碳環保;
② 更加低廉。如在結構設計(如采用倒T型)、貨箱尺寸、安全保護等方面全面改進,社區物流等短距離配送中可以采用低速電動車型,其售價可能僅為幾千元,比之電動三輪車貴了一些,但比之普通電動汽車卻要便宜2-3萬元甚至更多。所以,胡培新相信,低速電動物流車有著剛性需求,雖處灰色地帶,但身份合法前景可期,政策應會“放行”;
③ 更加安全。“北京現已核準部分電動三輪車上路,但三輪車會因有了牌照便更安全嗎?”胡培新認為,電動物流車一方面要在車體構造上更結實耐用,另一方面在出廠前應進行限速設置或安裝不可拆卸的限速裝置,以規范快遞員等駕駛行為。目前,在用車輛也有安裝限速裝置,但因方便拆裝,讓一些人反而有可乘之機,令限速成了應付檢查之舉;
④ 更加舒適。雖然物流不等同于電商和快遞,但是普通百姓對物流的直接感知卻離不開它們。就快遞員來說,其使用電動三輪車,其實依然需要暴露在外部環境中,無法躲避酷暑寒風以及濃濃霧霾。故而,在快遞和其他領域給一線人員提供一輛電動物流車,也是為其帶去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使其少受外界影響,進而更專心駕駛。
其次,針對距離更長、范圍更廣的城市物流用車需求,增程式電動物流車或是一劑解藥。
考慮到業務范圍以及運行里程,電動物流車在城市物流服務中更加需要較好的續航能力、完善的充電網絡以及較強的動力和承載性能。但是,上述種種,目前在用電動物流車型或多或少都有各自問題,也因此,增程式電動物流車進入了胡培新的視線。
“這不是吉利的廣告貼!”胡培新笑說,雖然增程式這項技術早在多年前就在日本投入應用,但是國內確實還是今年吉利發布新能源商用車戰略時才被更多人所關注到。而其之所以推崇這項技術,還是站在使用者角度出發:
1、充電網絡難建,但如不建的話
充電設施建設愈發重要,是因電動汽車有著越來越大的充電需求。只是,網絡興建需要更多投入和時間。如果車輛不用充電,也能達到環保效果,自然更好。于是,增程式電動物流車開始顯露優勢。其通過車內安裝的燃油發電供給系統,將燃油轉化為電,為車輛提供動力。而且,因其是在電動汽車基礎上安裝這一油電轉換系統,一旦充電網絡發達,電池技術提高,還可順勢摘除系統,切換純電模式。
2、參見乘用車型,若論節油的話
有人質疑:增程式電動物流車雖將油轉化為電,但最初燃料還是燃油,平時也需加油,這樣一來,能說是節能減排嗎?但事實上,在電動物流車尚有諸多普及應用難題的當下,增程式電動物流車在油耗上的節省效果非常突出。卡羅拉、雷凌等都有增程式車型,其油耗可以節約一半左右,由此推測其在物流車上一樣會有好的節油效果。而且,需要說明的是,增程式電動物流車十分適合市內運營,相比起在高速路上運營,其反而更省油。
3、動力、承載強勁,電量30%的話……
一般電動物流車在載貨狀態下,如果電量低到30%左右,其動力性能則大受影響,甚至可能無法提速和爬坡,擱淺路上也會造成很多麻煩。但是,增程式電動物流車不會出現動力衰減,車輛運行時候可以監控燃料情況,電池低速啟停也更適合城市運行。再則,增程式技術并非完全充放電,電量不會徹底用盡,不足時司機選擇加油即可,很方便。此外,因為技術設置,這類車輛不會燒油運行,只能以電驅動,這讓環保更有保障。
從供給側發力,技術路線選用和車型研發推廣難離政策
即將過去的2016年,供給側改革是經濟改革的主旋律,也引領著各行業轉型升級。在物流配送運輸工具的電動化上,也需要供給側改革,即將前面提到的種種新技術更早更好地推廣應用以及新車型早日研發落地。而這些如何實現,離不開有關部門協力,以及政策科學引導。
① 鼓勵行業選用電動車型。政府有關部門需要鼓勵物流行業在新技術和新車型上的使用,并引導企業針對不同場景選用合適的電動物流車。畢竟只有選用真正適用的車型,物流配送才能在終端運營層面事半功倍;
② 倡導車企真正應需而動。車企應將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更有實際使用價值的技術領域和車型打造上來,更多關注物流行業在電動物流車使用層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技術手段加以解決,嚴格落實相關技術標準;
③ 推進協會發揮管理職能。“小政府、大社會”是社會管理改革的方向,政府應該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管理職能,促進行業發展,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此間,政府只需嚴格執法,保障市場規范運行,為電動物流車應用和發展助力即可;
④ 調整補貼政策具體施行。如何推動電動物流車方面的新技術和新車型應用,重在補貼政策調整。此前,一些企業為補貼而投身新能源汽車領域,現今,政策需要維護它的公平性,好鋼用在刀刃上,給增程式電動物流車等節能環保產品以支持和激勵。
總之,針對不同物流業務形態以及不同使用場景,需要考慮不同的車,電動物流車也是如此,決不可一刀切。同時,胡培新也強調,大家要有大物流、全物流的理念,打破電商快遞才是物流的認識。而這,也將有助于不同電池和車輛技術在電動物流車上的推廣及應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