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印發《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
發布時間:2017-01-10 09:52:48 商務部

近日,商務部印發《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外貿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指導各級外貿主管部門工作的行動指南,為外貿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提供參考。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外貿發展既有堅實基礎、也面臨嚴峻挑戰。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國際經貿關系更加復雜,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比較優勢減弱,產業和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我國外貿發展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發展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同時,我國依然存在許多有利條件,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產業互補優勢沒有改變,外貿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必須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外貿發展的新形勢新特征,搶抓機遇,務實應對挑戰。
《規劃》強調,外貿工作必須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統領對外開放,大力實施優進優出戰略,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結構轉動力,鞏固和提升傳統競爭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進貿易強國進程。
《規劃》要求,努力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外貿商品結構、經營主體結構和貿易方式“五個優化”,努力推進出口形式、競爭優勢、增長動力、營商環境、我在全球經濟治理地位“五個轉變”,實現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貿易大國地位鞏固,貿易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規劃》提出外貿工作八大任務。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出口邁向中高端;提升外貿企業跨國經營能力;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水平;促進加工貿易和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扎實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三項建設”。
《規劃》強調五個方面外貿發展的保障措施。完善外貿政策體系,深化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財稅政策,改進金融服務,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發揮雙向投資對貿易的促進作用,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和貿易相結合, 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完善外貿法律法規體系,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合作共贏的國際經貿關系,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提升國際經貿規則話語權,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機制。
《規劃》與以往規劃相比,突出的特點是:
在發展理念與目標方面,強調在外貿穩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調結構,從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提高外貿持續發展新動能。《規劃》沒有設定規模增速的量化指標,而是細化結構調整目標,提出努力推進外貿結構“五個優化”,努力實現發展動力“五個轉變”。這一調整符合經濟全球化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符合世界貿易發展普遍規律,也是中國外貿進入新階段的客觀需要。要擺脫數字情結、速度情結,從短期穩增速轉到長期調結構、培育新優勢新動能、推動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上來。
在主要任務與措施方面,強調在完善外貿政策體系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產業和雙向投資對外貿的促進作用,優化國內營商環境和國際發展環境,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推進貿易便利化,加強外貿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更加注重貿易與產業的結合,注重推進創新驅動,強化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從源頭支持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更加注重發揮雙向投資對外貿的促進作用,培育以營商環境為核心的引資新優勢,加快品牌培育和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建設,培育跨國公司;更加注重深化合作共贏的國際經貿關系,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引領多邊、區域、雙邊國際經貿規則制訂,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積極主動應對貿易摩擦。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