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從成本、資產及資本開支看快遞企業異同
發布時間:2017-01-17 11:39:50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本報告旨在量化分析各家公司的差異。“三通一達”業務模式非常接近,并且長期被投資者認為是“近乎同質化”的企業。而事實上,“三通一達”的每家企業都各自在向不同方向發展,尤其是在資產結構、資本開支、成本與收入方面,本篇報告旨在將各家遞公司的差異進行量化,并分析差異化發展對各家公司的不同影響。
不同經營杠桿體現了不同的利潤彈性。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企業成本端變動幅度低于收入端,從而形成的杠桿效應將會帶來巨大的利潤彈性,我們研究發現,韻達的固定成本占總成本比例最高,為18.1%,申通與中通接近,分別為14.8%與16.1%,而圓通則相對而言有著最低的固定成本比例。根據上文邏輯,圓通的業務量-收入彈性會較低,而韻達則最高。
資產、資本開支的不同體現了不同的戰略。通過仔細分析各家快遞企業的資本構成、開支、以及募投項目,我們對各快遞企業做出以下總結:1、圓通將通過大量的資本開支來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其中建立自有機隊,更是涉足更高利潤率的行業的行為。其最終目標是成為高質量,全方位的快遞巨無霸。2、根據申通1)目前市場最低0.72元的面單價2)在資本開支上的保守3)對于加盟制服務的重度依賴與不斷強化(近一半轉運中心采用加盟制),我們認為,申通已將自己定位為輕資產的加盟快遞運營商,完全借力加盟商快速擴張。其自身將著力發展對加盟商的控制力,同時提供行業最低的面單費吸引新加盟商。3、韻達的主攻方向則在于“全盤優化”。包括,1)削減轉運中心與運輸線路。2)提高轉運中心自營率。3)末端自建門店加強控制。4)建設“三通一達”中最強大的信息系統。4、中通則換股收購加盟商,讓加盟商以公司高管的形式持有中通股份,以股權激勵的方式提高整體運營的效率。
不同公司業績彈性的敏感性分析。我們模型測算申通、韻達的業務量-利潤彈性相對較高。在40%業務量增速假設下,圓通、申通、韻達、中通、順豐的業績增速分別達到43%、53%、49%、37%、63%。
投資策略。預計快遞行業2017整體增速在30%到40%,是難得的“真成長”行業。但股價短期缺乏催化劑,建議等待高頻數據,若能繼續驗證高成長性,則較積極參與快遞板塊。中期看,由于快遞行業增速預計未來每年下一個臺階(但較高增速仍能維持3年以上),所以估值中樞水平不大可能繼續大幅提升。機會來自于個股分化的波段性行情。長期看,下一波大機會來自于龍頭脫穎而出的機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