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出臺措施促進冷鏈物流發展 最高500萬補助設施建設
發布時間:2017-03-01 10:25:44 廈門日報

創建“廈門冷鏈”品牌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倡議實施,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頻頻發力,中澳、中韓等貿易協議的簽訂,使跨境冷鏈業務日益頻繁,而移動互聯網崛起又催生了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的興起,這無疑是冷鏈物流發展面臨的新主題、新機遇?!洞胧分荚谶M一步優化我市冷鏈產業發展環境,加快冷鏈產業硬件軟件建設改造,提升冷鏈產業標準化水平,推動冷鏈產業“供、儲、運、銷、配”全鏈條無縫銜接,創建“廈門冷鏈”品牌,提升廈門冷鏈產業區域輻射力。
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冷鏈物流項目供地力度,保障建設用地。將冷鏈物流用地計劃納入“多規合一”平臺,在五大物流產業集聚區(東渡臨港、海滄臨港、前場、同安、翔安)優先安排重點冷鏈物流項目用地需求。
實行融資傾斜減輕稅費負擔
對冷鏈產業發展實行融資傾斜,推動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冷鏈物流行業的信貸投放力度,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息。對為小型、微型冷鏈物流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分別按年度擔保額10‰、16‰予以風險補償,單家擔保機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我市將進一步減輕冷鏈產業稅費負擔,冷鏈物流企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全面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本市裝運符合規定的冷鮮、凍鮮農產品的運輸車輛免征通行費;新置冷鏈設備、儀器的驗證費、檢測費、校準費,對購置設備的企業由市商務局予以50%補助。冷鏈物流企業符合增值稅進項抵扣條件的不動產購置、固定資產、過路過橋費、財產保險費等項目,按規定享受增值稅進項抵扣政策,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措施》指出,我市將建設全市食品監管數據中心,將食品冷鏈過程作為重要內容,納入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推行農產品溫濕度全程監控、全程追溯。此外,我市還將為冷鏈物流車輛提供通行便利,進一步落實鮮活農產品配送車輛24小時進城通行和便利??空?。
十大重點支持范圍
支持低溫物流園區建設。積極引進、培育冷鏈物流龍頭企業,支持建設集生鮮農產品交易、倉儲、運輸、加工、檢測、集中配送等功能于一體,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低溫物流園區。鼓勵低溫物流園區申報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現代物流專項)和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支持產地預冷集配中心建設。支持建設具有預冷、冷藏、初加工、調運等功能的果蔬、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對總投資(不含土地價款,下同)50萬元(以上)、冷庫容積2500立方米(以上)的,按不高于投資額30%、最高50萬元予以補助。
支持購置冷藏運輸工具。對本市運輸企業購置節能、環保冷鏈運輸車輛、全程溫濕度監控設備、蓄冷保溫(隔熱)箱、聯運冷藏集裝箱,總投資300萬元(以上)的,按不高于投資額30%、最高200萬元予以補助。
支持建設改造冷庫設施。支持現有冷庫改造提升,對冷庫封閉式交接貨通道、月臺、貨架等進行標準化改造的,按不高于投資額30%、最高200萬元予以補助;對新建3000立方米(以上)保鮮庫、變溫庫、氣調庫、立體自動化冷庫等智能、綠色、環保冷藏冷凍設施的,按不高于投資額30%、最高500萬元予以補助;對實施LNG冷能利用、年節能量200噸標準煤(以上)的冷鏈物流建設改造項目,可按照我市節能循環經濟資金管理補助辦法給予扶持。
支持批發市場建設低溫物流專區。支持生鮮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低溫物流專區,配建冷藏設施、冷鏈運輸、信息管理系統等,對冷庫容積3000立方米、總投資300萬元(以上)項目,按不高于投資額20%、最高100萬元予以補助。支持批發市場開展農產品的追溯體系建設,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我市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予以支持。支持零售企業建設終端低溫設施。支持生鮮農產品零售企業建設低溫倉儲配送中心、冷庫,購買冷藏車、冷柜、蓄冷保溫(隔熱)箱等設施設備,對總投資300萬元(以上)的,按不高于投資額20%、最高100萬元予以補助。
支持低溫配送中心建設。對新增投資3000萬元(以上)、冷鏈物流運營面積占總用地面積60%(以上)、低溫快遞倉儲配送中心,按投資額5%、最高100萬元予以補助。支持低溫快遞服務終端建設。對與3個以上全國知名快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我市運營滿6個月且低溫網點達100個以上的運營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
支持冷鏈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支持企業在冷庫、冷藏車等冷鏈設施中安裝溫度傳感器、溫度記錄儀等冷鏈監控設備,建立冷鏈流通全程溫控平臺,對冷鏈物流各個環節溫度進行監控管理,建立冷鏈物流監控體系。支持冷鏈物流企業信息化項目通過“單一窗口”與第三方冷鏈信息公共平臺進行對接,共享和提供關鍵物流和倉儲信息、冷鏈產品可追溯和標識信息,消除冷鏈行業“信息孤島”現象。對冷鏈物流企業投資150萬元(以上)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按不高于投資額10%、最高100萬元予以補助。
支持第三方冷鏈信息平臺建設。支持依托“單一窗口”平臺建設冷鏈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冷鏈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口岸監管等物流資源,并與知名電商平臺對接,打造產運銷一體化的冷鏈物流供應鏈,提升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設施利用率和流通效率。對企業投資1000萬元(以上),建設集在線交易、信息發布、位置跟蹤、技術咨詢、產業動態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區域性、第三方冷鏈物流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按不高于投資額的30%,予以最高300萬元補助。
支持標準制定。支持企業、行業協會、科研單位等積極參與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在冷鏈物流各個環節制定嚴于國標、行標的企業標準、團體標準或地方標準,通過標準推廣應用和實施,規范冷鏈物流操作和管理,提高企業冷鏈物流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冷鏈物流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和整合,形成完善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對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冷鏈物流領域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有關單位,從市標準化專項資金中,分別予以最高50萬元、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加大冷鏈招商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快引進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冷鏈龍頭企業,提升我市冷鏈物流產業的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對引進的冷鏈龍頭企業根據其實際到位投資金額給予5%以內、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