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3-07 10:23:36 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期多只細價股供股后,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炒作,例如太陽世紀(1383)、萬隆控股(0030)等等。而《香港投資日報》研究部近期留意到一只股票,在2015年下半年,即后大時代進行過一次供股。近日亦剛完成了1供2的供股,而且兩次供股都是幾近沒有折讓的,研究部相信兩次供股跟供的投資者實在不多,股份貨源已經相當歸邊,該股便是修身堂(8200)。
《香港投資日報》仔細研究公司的業績報告后,得出一個結論。修身堂溢價供股,只為換來小股東說一句:“我不跟!”先看公司最近的業績,9個月的營業額是18億元,上升了42%。它缺錢嗎?它不差錢!主要增長來自上海的附屬公司東紡,它是寶潔(P&G)在華東區的最大分銷商,在8個省市的超市、便利店、百貨公司、藥妝店等,銷售數十個品牌日常消費產品。
事實上,東紡應該是修身堂最值錢的業務,不論是近期高調借殼上市的順豐,還是捆綁在阿里戰車上的“三通一達”。物流概念早已成為資金追捧的明星。而修身堂大部份的營業額和增長都是來自這里,你說皇帝的女兒愁嫁嗎?事實上,以它的業績,早已達到主板的水平。如無意外,很快就可以分拆上市了。再看修身堂的第三季業績,9個月的盈利是7,499萬元,去年同期則虧蝕203萬元,扭虧為盈,而且還是單位數字市盈率,所以有理由作出陰謀論:這次供股是故意供干,攤薄小股東的權益,也可能是大炒的前奏。
修身堂第一次供股于2015年7月宣布,當時的集團宣布有意以1供1的比例進行公開發售,每股認購價為0.1元,以發行不少18.2億股,集資額1.82億元。
第一次宣布供股之時,正是港股大時代落幕的時間,特別是當年的7月不少投資者都在股市中損手爛腳。所以今次供股沒有人跟供是可以預期的,結果在2015年9月公布供股結果時,集團指僅22.5%的供股股份獲得認購,即有14.1億股不獲認購,而落到包銷商手中。猶豫不決而錯過供股的投資者才如夢驚醒。原來包銷商是要貨不要錢。再轉身入市時才發現市場已被抽干,無股可買。包銷商手握當時擴大后股本36.4億股的38.8%。
本來不少投資者以為在今次供股后,修身堂已經可以有足夠的條件大炒特炒。不過礙于過去一年半的市況不隹,修身堂這只好股票仍然處于潛伏的狀態。
直至2016年12月,修身堂再宣布會進行供股,今次的供股比例為1供2,供股價為每股0.1元。將會發行不少于36.4億股,集資3.64億元。集資所得超過一半將會用于收購內地及香港的商業及住宅物業,余下則會用于發展集團的放款業務、裝修內地及香港物業等各種用途。消息一出,投資者倒吸一口涼氣。供股價格居然比當時的收市溢價5.26%。修身堂就不怕股東再度退縮,貨全部砸在包銷商手上嗎?
雖然供股結果還未有出來,但根據第一次的供股結果而言,相信今次散戶參與的比例也不會太高,特別是已發行股本中有接近四成都落在包銷商的手上。如果今次修身堂供股結果,真的是只有小部分投資者參與供股的話,只會使貨源歸邊的修身堂,變得更加歸邊,有助之后的炒作。
炒作說來就來了。3月3日供股派送日之前,修身堂已錄得34%的累積漲幅。隨后價格出現回調,不少投資者關注能否追入。《香港投資日報》建議參考兩大關鍵指標。一是股東成本。根據公司的股權披露,原有大股東多在0.15-0.18區間入手。試問股權集中之后,大股東仍能忍受長期低于成本線的價格嗎?
二是看修身堂核心業務是否健康發展。根據修身堂于2016年9月公布的業績顯示,集團在截至9月30日,持有的總資產高達9.24億元,當中包括1.33億元物業、機器資產及1.37億元現金。相對之下,修身堂現時的銀行貸款、可換股票據及長期負債總共都只有1.1億元。再加上今次供股集資所得3.64億元后,無疑能夠為修身堂的財務狀況錦上添花。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