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上市后首份年報出爐!原來順豐是這樣賺錢的
發布時間:2017-03-14 09:29:27 萬聯網

快遞龍頭企業順豐控股12日晚發布了重組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2016年度順豐控股實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1.8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加112.51%。
數據顯示,2016年順豐控股業務量、營收和利潤都取得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快件業務量25.8億票,同比增長31%;營業收入574.83億元,同比增加19.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1.8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3億元,同比增長62.85%。
與“四通一達”相比,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口徑下,順豐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兩通一達”(圓通、申通、韻達)之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口徑下,2016年營收575億的順豐,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營收98億元的中通僅多了5億元。
分析認為,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行業整體高增速帶來業務量的增長。數據顯示,以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我國快遞總業務量和總收入計算,2016年順豐快件業務量市場占有率為8.25%,營業收入市場占有率約為14.46%。
2016年各快遞公司利潤
品牌效應保證健康利潤水平
2016年,順豐控股業務量,營業收入和利潤都取得大幅增長,實現快件業務量25.80億票,同比增長31.00%,營業收入574.83億元,同比增加19.50%。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3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長62.85%。
行業分析師表示,公司業績實現高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行業整體高增速帶來業務量的增長;同時公司成本控制得當,使利潤率有明顯上升。
從年報中的財務數據分析,順豐控股2016年度的毛利率為19.69%,較上年度持續經營業務部分毛利率下降0.73%,究其原因,應該與其快遞業前三大成本“員工薪酬、外包成本及運輸成本”合計占收入比上升1%相關。費用方面,順豐控股2016年度管理費用占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比較2015年下降1.22%,銷售費用占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比較2015年下降0.53%?;蚴芤嬗谶@兩項費用下降影響,毛利率雖略有下降,但可比口徑扣非后凈利潤率卻上升了1.2個百分點。
最終,2016年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率為7.3%,扣非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率為4.6%。
順豐長期以來采用集中差別化戰略定位中高端市場,優勢明顯。與國際快遞業接軌的直營模式也為順豐為贏得了服務質量和市場號召力,順豐也由此獲得了高于同行的品牌溢價和競爭門檻。
從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三年的票均收入看,順豐控股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23.61元、23.83元和22.15元,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穩定的收入增長、以及高質量的票均收入,共同保證了公司持續健康的利潤水平。
在電商快遞方面,順豐控股堅持中高端電商快遞市場定位,向目標客戶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綜合物流服務,極致客戶體驗,與蘋果、華為、小米、中興、優衣庫、李寧等企業的電商平臺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在中高端電商快遞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
聚焦主業,打標桿型企業牌
在剝離了商業業務板塊后,順豐控股聚焦于速運物流主業,速運物流業務占比高達99.4%。但觀察速運物流業務的構成可以發現,其新興業務開始提速,比重也在逐步增加。為滿足客戶寄遞大件物品的重貨運輸業務,2016年營業收入達23.4億元,同比增長96.23%,冷鏈業務作為順豐控股未來戰略性業務,目前冷運網絡覆蓋56城市及周邊區域,服務的業務覆蓋食品、醫藥行業生產、電商、經銷、零售等多個領域。2016年營業收入達13.55億元,同比增長93.03%。市場普遍認為,順豐正在全國范圍積極布局冷鏈,將在未來具備較強的爆發力。
年報顯示,順豐快遞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品牌形象;在商務與中高端電商快遞的行業領先地位,持之以恒的直營模式,覆蓋國內外的快遞網絡,天網+地網+信息網的組合優勢,強大的IT研發能力,智能物流及管理創新投入,航空資源及物流場地資源儲備以及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綜合能力等七大競爭優勢,使順豐一直領跑于行業,成為標桿型企業。
在新的增長點突破
突圍方向一:國際業務
順豐數據:國際業務2016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9%
按照財報中顯示,順豐國際的網點已覆蓋南亞、韓國及美國等華人集中的社區及業務,如新加坡牛車水、韓國東大門等業務網點及客戶?;诂F有基礎上,未來兩年國際業務服務范圍將增長至260個國家及地區。國際業務現有客戶約9.3萬個,超百萬客戶達120個。過去三年國際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長達70%以上。
目前,順豐國際提供包括國際標快、國際特惠、國際小包、保稅倉儲、海外倉儲、轉運等不同類型及時效標準的進出口服務,并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包括市場準入、運輸、清關、派送在內的一體化的進出口解決方案。
讓我國快遞業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市場也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目標。《規劃》提出,鼓勵重點快遞企業以服務跨境電商、伴隨國內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銜接境外物流體系,構筑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網絡。
除順豐控股外,其他幾家快遞公司也在大力拓展自己的國際業務。去年11月,申通全包租賃了一架全新波音747-800全貨機從香港起航,飛往捷克布拉格。目前該航班每周三次單程從香港飛往布拉格,從中國到歐洲,從前端收件到末端派件,最快30小時內即可完成中歐跨境收派。
突圍方向二:冷運業務
順豐數據:2016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3.03%
截止報告期末,順豐控股冷運網絡覆蓋56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59座食品冷庫、71條食品運輸干線,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干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食品冷庫運營面積13萬平米,醫藥冷庫及中轉場運營面積2.5萬平米,冷藏車497臺,其中經過GSP認證車輛227臺。
目前服務的業務覆蓋食品、醫藥行業生產、電商、經銷、零售等多個領域。
冷鏈運輸也是快遞企業供給側升級的關鍵,與美國大型連鎖企業相比,中國內地冷鏈運輸仍處在初創階段,生鮮電商、醫藥配送的擴張明顯還在受制于冷鏈限制。順豐控股現有的冷鏈模式,屬于“自建的一段式全程冷鏈”配送方式,投入較大但難于復制,規模化后有望于現有的順豐高端業務一樣,具備差異化服務的優勢。
光說數字可能較難讓人理解順豐在冷鏈領域的發展,舉個例子,去年9月,順豐方面接到訂單,從哈爾濱出發,對西藏昌都-林芝-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共6個地區配送412箱疫苗配送,全程溫控區間2-8℃,僅去程的車程就達9000km,配送區平均海拔2800-4500m,歷時18天。對于冷鏈物流領域中存在的溫度失控、接力式的分段物流等問題頻發,隨著順豐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進入,相信醫藥冷鏈配送將更加規范,冷鏈運輸市場的發展前景也更加廣闊。
突圍方向三:重貨業務
順豐數據:2016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6.23%
順豐控股自2015年起正式推出重貨運輸產品,主要客戶系服裝、電子、五金、家具、儀器、汽配等輕工行業的產品制造商、品牌分銷商。作為公司在快遞物流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貨運輸產品有助于公司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客制化的重貨運輸服務,同時也有助于公司充分利用閑余運力資源,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除順豐控股外,去年12月,圓通發布公告宣布與一家全國排名前五的快運物流企業資產重組失敗。此前業內人士普遍猜測,該物流企業為擁有中國最大公路快運網絡之一的物流企業天地華宇。
進軍重貨、快運似乎是快遞公司拓展產業鏈的必經之路。中通、百世正在采用加盟的模式進行發展;另外第三梯隊的快遞公司比如優速快遞、速爾快遞也做類似的業務,意圖在大快遞企業競爭之外的細分領域進行布局。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說,隨著快遞企業紛紛上市,目前快遞已是一片紅海的情況下,做市場則成為傳統快遞企業的重點任務,為了擺脫對電商小件的依賴,都開始加大對快運的布局,提高B2B的能力。
突圍方向四:同城配業務
順豐數據:未知
這似乎是順豐同城配業務第一次在財報中亮相。
同城配業務核心是構建基于互聯網調度的高效運營能力,即信息前置+任務調度+資源管理的全套系統與模式。2016年5月順豐控股面向目標用戶推出了第一款互聯網物流配送體系,包括訂單管理、任務管理、騎士APP、結算管理等實現系統全流程管理,同時針對中高端餐飲、商超細分市場進行重點設計、研發了定制化產品功能。
目前,順豐控股已經與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德克士、百度、天虹、華潤萬家、家樂福等主流品牌合作。截至報告期末,全國已組建完成近4000人的專職配送團隊,初步奠定了順豐在LSS行業的服務口碑和品牌形象。
除此之外,2016年7月,百度外賣就曾與順豐控股進行過合作。在午間高峰送餐時段,順豐控股將負責部分百度外賣訂單的配送工作。業內專家表示,此類業務更強化了順豐的O2O落地效果,為其業務拓展奠定基礎。
這兩年,順豐控股進行多方位的突圍試錯,也曾經引起了很多爭議和不解,但是從公告中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順豐對于自己的戰略選擇始終堅定不移,此前布局的業務已經開始生根發芽,而且也為未來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順豐控股不會滿足于只為客戶提供快遞服務,其未來發展的核心在于提供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是行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服務體系越完整,整體供應鏈的效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強。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