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區塊鏈如何“+”供應鏈金融|專訪網錄科技CEO呂旭軍
發布時間:2017-04-05 09:58:51 萬聯網

區塊鏈,無疑是2017年最火熱的概念了,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尋求區塊鏈落地解決方案,其中,金融業對區塊鏈尤為追捧,很多人說區塊鏈技術將顛覆金融行業,尤其是供應鏈金融。
在2017年第四屆供應鏈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網錄科技CEO呂旭軍介紹萬聯網采訪時表示,區塊鏈和供應鏈金融是天然的相適應,在未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商流都放在區塊鏈平臺上,自由流轉,所有的數據都可查、可追溯,確保資產和數據的真實,極大提升供應鏈金融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中國區塊鏈發展迅速,重應用多跟風
毫無疑問,區塊鏈在國內的應用前景會非常廣闊。有不少人認為,與其他國外發展成熟的技術相比,區塊鏈將會是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大機會。呂旭軍以豐富的國內外區塊鏈領域從業經歷,分析了國內外區塊鏈發展的兩大不同點。
一是在行業的推進與發展速度上。國內區塊鏈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的快,節奏比國外快很多,一些前端性的企業肯花大錢去做這方面的事情。國外起步雖然早那么一兩年,但相對來講速度比不上國內。
二是研究主要集中方向上。國外的區塊鏈研究大多愿意從底層開發做起,探索新技術內容,獨創性比較強;而國內,大家更喜歡探討商業模式或者說是應用場景,一個公司做了好的項目,往往會有幾十家公司跟著一起做,跟風的情況更多一些。
“國內也越來越注重區塊鏈的研究開發,政府部門在牽頭做這樣的事情,以目前的發展速度看,中國在區塊鏈技術上引領世界發展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呂旭軍表示。
據介紹,區塊鏈從2015年從國內火起來后,到現在包括銀行、企業、各地政府大家都在忙著找場景,做落地,呂旭軍認為2017年會是各類區塊鏈項目的爆發年,各類落地的應用會陸陸續續出來。
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天然的應用場景
供應鏈金融就是用核心企業的信用給中小企業增信,盤活中小企業的資產,加速經濟活動的流轉。用一句話概括,供應鏈金融就是信用的流轉和資金的轉移。
呂旭軍認為,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天然的應用場景:一是多方參與;二是流轉與時效是突出關鍵;三是信息碎片化造成各交易環節信息孤島,每傳遞一個交易環節都需要信用中介參與背書;四是記賬與實際金錢資產的轉移是有兩條線來操作完成,相互割裂,并不同步。
而這樣的條件環境剛好是區塊鏈能發揮作用的場景。通過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在鏈上可以確權,數字資產不可被篡改,能夠防止資產被復制仿冒、造假、或者雙花,同時數字資產可以在鏈上交易轉移。
有了這樣的平臺,把買方、賣方、物流、融資機構、金融機構等各個機構都接進來,以后不管是應收賬款、票據、合同、還是倉單都可以放到鏈上,進行數字化確權,變成不可篡改的信用媒介,在鏈上交易流轉。
可以想象,在未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商流都放在一個平臺上,自由流轉,所有的數據都可查、可追溯,以往每個交易環節都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去驗證資產和數據的真偽,通過區塊鏈,就可以省去這些環節與投入,極大提升供應鏈金融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那么區塊鏈究竟要如何應用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呢?
呂旭軍對萬聯網記者表示:“通過區塊鏈,第一步可以做到,信息數據放到鏈上后不可更改,比如電商平臺,或者ERP系統連接,把他們的數據都接進來,那么中小企業在這上面記錄的交易往來數據都不能篡改;并且通過加密技術,這些信息數據歸屬誰,可以被驗證,追溯,確認歸屬權問題;就解決了供應鏈金融領域常見的信息真實性問題;第二步,可以做到把倉單、票據、合同等放到鏈上,變成數字資產,且具有唯一性,不可篡改、不可復制,不能被雙花;第三步,是把這些資產作為價值媒介,在交易環節進行流通轉移,在價值轉移的同時完成清算、對賬和記賬,供應鏈金融參與企業可以在鏈上,自由地進行信息傳輸與價值交易。”
據介紹,目前,供應鏈金融領域區塊鏈應用的案例有應收賬款,票據、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國際信用證等等。網錄科技也有一些項目在執行當中,后期會逐漸對外發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