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落地膠州 暨“一帶一路”歐亞經貿發展研討會成功召開
發布時間:2017-04-05 16:36:56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2017年3月28日,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在青島膠州正式掛牌。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系主任申作軍、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系主任黃四民、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教授蔡臨寧、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教授朱萬山等院校領導以及膠州市委市政府、各協會以及企業領導代表共同出席了掛牌儀式。同時揭牌的還有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冷鏈實驗基地、清華—北卡膠州雙創基地、膠州市物流與供應鏈協會。
.jpg)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利用清華大學的智力優勢和膠州市的資源優勢,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引進高科技創新項目,搭建物流科技轉移的橋梁,成為物流科技企業的孵化器,國內外技術成果轉化的加速器,產業驅動的創新研究平臺,供應鏈和物流經濟的智庫和公共服務平臺。
.jpg)
膠州市多式聯運優勢明顯,大型物流企業聚集,國家級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3年以來,已引進重點項目75個,總投資755億元。高端制造、現代物流、“互聯網+”3條產業鏈加速邁向千億級,一座高端智慧生態新區強勢崛起。隨著膠東國際機場開工建設和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啟用,以及濟青高鐵、青連鐵路等重大交通工程順利推進,膠州“海陸空鐵”樞紐優勢更加凸顯,之所以選在膠州,是因為目前國家級膠州經濟開發區現已形成了 “四院一基地多中心”的創新體系。
.jpg)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任申作軍表示,研究中心正式在膠州掛牌,標志著以市場產業需求為驅動,以物聯網先進技術為先導,以創投基金為支持的眾多項目,正式進入了產業化研發與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的共贏新階段。
隨著研究中心在學術委員會、產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支持下,在國內外眾多專家的支持與帶動下,已經陸續開展了在線教育、分揀機器人、智能場站裝備、運價公共信息平臺等諸多項目,并依托清華北卡EMBA學員的優質資源,產業基金側重扶持二次創業的企業家團隊,幫助企業突破技術難關,實現轉型升級,為企業及員工建設實訓教室、開展RFID技術應用,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力爭三到五年內打造成國內一流雙創基地和孵化中心。
.jpg)
推動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國家一帶一路大的戰略背景發展下,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更加注意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統籌,更加注意通過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和國內經濟的發展。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內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總量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倡議提出三年來,絲路沿線各國聚焦政策溝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深化合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收獲,中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絲路沿線國家共識。
2016年3月,批復的國家級歐亞經貿合作產業試驗區落戶膠州,歐亞經貿合作產業試驗區是唯一橫跨歐亞大陸、境內外雙向互動的國家級經貿合作產業試驗區,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互聯互通”東部沿海地區重要載體平臺。作為境內發展核心區,以膠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以青島港、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膠東國際機場三種交通運輸方式為支撐,輻射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高新區、藍色硅谷、臨空經濟區四個國家級平臺。“一帶一路”戰略,不僅可以解決我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問題,解決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可以解決目前我國產能過剩等問題。為更好的促進膠州地區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協同發展,圍繞如何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打造改革發展新引擎,一帶一路”歐亞經貿發展研討會在膠州成功召開。
來自政府、協會、院校、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據悉本次研討會以“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冷鏈”為主題,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共話智慧物流、協同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