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怎么“養”:消費先行,銷售其后
發布時間:2017-04-20 08:52:01 新華網

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質疑。有觀點認為,電商平臺工業品下鄉做的風生水起,促進了農村消費,但在帶動農產品銷售、農民增收方面收效不明顯。
2014年就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連續4年被強調的農村電商,在“互聯網+”、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正積極扮演著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引擎、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重要手段的角色。
早在2015年之前,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就開始布局農村。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了農村淘寶項目,提出在3~5年內,致力于建設農民綜合服務網點,幫助農民購買淘寶商品,并在農民“買進來”形成網絡渠道的同時,帶動本地農產品“賣出去”。
政策力挺、企業推動之下,農村電子商務如今已從星星之火發展成了燎原之勢。
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了8945.4億元,占到了全國電商零售總額的17.4%,創造了歷史新高,與2015年的3530億元農村網購交易額相比,增長了將近2倍。
然而,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質疑。有觀點認為,電商平臺工業品下鄉做的風生水起,促進了農村消費,但在帶動農產品銷售、農民增收方面收效不明顯。
在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集團副總裁孫利軍看來, 以“網貨下鄉”帶動“農產品進城”,正是阿里巴巴農村戰略的題中之義,“農產品想要進城,首先必須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的限制,而這必須依靠網貨下鄉的消費動力才能帶起來。同時,農產品具有非標準化的特性,在生產、運輸、貯存的鏈條上還有許多問題,它必須要先完成商品化和品牌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以上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農村電商需要“養”
2015年,下轄云霄縣和漳浦縣獲批商務部、財政部“電子商務進農村”國家級示范縣的漳州市,就已經與網點多、培訓體系完善的農村淘寶展開合作。
“起初從政府到民眾都很歡迎,但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發現,電商工業品下行沖擊了當地的實體經濟,銷售被擠壓的企業、經銷商個體戶等等紛紛上訪,增加了政府部門的維穩壓力,與此同時,農產品上行力度不足,農民只花錢不賺錢,農村電商的發展一度受到了很大阻力。” 福建省漳州市商務局局長曾建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樣的狀況在全國幾乎普遍存在。
實際上,無論對于品牌還是零售商來講,一個店鋪從開門營業都生意繁榮,都需要經歷一個“養商”的過程。一定意義上說電商也不例外,把農產品通過網絡賣到全國同樣需要一個“養”的過程。
對此,曾建新的感觸尤為深刻。
2015年,隸屬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云霄縣和詔安縣因為荔枝滯銷,最低每斤僅售1元。為拓寬銷路,當地市、縣兩級商務部門介入,開啟“荔枝網上行”,與阿里巴巴聚劃算合作做了三天預售活動,極大了緩解了滯銷困境。但由于當時物流只能發順豐,成本高昂,且由于單量巨大,縣里缺乏素質過硬的運營團隊,整場促銷合格的打包人手都不夠,正常活動最終只得取消。
實際上,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村淘進駐之前基礎的通信網絡、道路都不完善,遑論物流、快遞等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設施。
“更重要的是,很多農民的互聯網意識不夠,曾經還有人以為把農產品賣到網上是賣到網吧。”孫利軍說。
與傳統的農村集市不同,電商銷售對農產品提出了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的要求。在不了解電子商務特點、缺乏專業人才的情況下,即使電商平臺在流量、推廣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農村電商、農產品上行也難以形成可持續的良性發展。而接觸電商、網購產品的過程,也是農民和農村電商從業者學習電商運營思維的過程。
既需基礎設施也須儲備人才
事實上,除了幫助部分地方政府和企業走出觀念上的誤區,2016年下半年,阿里巴巴也調整了戰略思路,積極推動本地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上行”,即以政府推薦、政府背書為依托,農村淘寶、淘寶、天貓等平臺為渠道,推薦當地最優質的企業、明星商品為中國農村以及城市市場供貨并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共同推升地方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
阿里巴巴一方面通過扶持地方企業的發展,把稅收留在當地,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培養本地的電商運營人才。
曾建新向本刊記者介紹,2016年漳州市相繼舉辦首屆漳州市農村青年電商培訓活動暨電商助力精準扶貧公益行動,和阿里巴巴聯手開展“千縣萬村 百萬英才”農村青年電商實戰培訓等,以專家授課、模式分析、案例研討等形式,內容涵蓋農產品電商的營銷和推廣技能,為貧困村植入“互聯網基因”,共計孵化了127個市級貧困村的450名創業青年。通過培育電商帶頭人,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以“一村發展一品,以一品做響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局面。
2017年3月,漳州下轄龍海市被阿里巴巴授牌為福建省首個“農村淘寶”創業孵化中心的縣域,漳州以此為契機,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動全國首個“萬村萬企”試點項目。該項目將探索推動農村電商服務站的“村小二”們轉型為小微電商企業、開展“互聯網+創業”和推動縣域名優特產品網銷等方面探索了一條可借鑒、可復制的新途徑。
“目前龍海市的96個農村電商服務站的‘村小二’已有91個順利注冊成小微企業,未來我們農村服務站的‘村小二’將實現全部轉化,可培育1000家成長型小微電商企業,成為縣域電商經濟發展的催化劑,也為打造更多淘寶村、淘寶鎮儲備人才基矗”曾建新說。
“有了基礎設施和人才,農產品上行和農村電商的發展才能順利進行。”孫利軍對本刊記者介紹,從全國范圍來看,這樣的局面已經漸成氣候。
2015年,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共銷售農產品19.08億元,2016年上半年銷售額達10.6億元,同比增長41.3%;其中超過千萬元的有16個貧困縣,安徽省裕安區的茶葉、甘肅省岷縣的中藥材、江西省尋烏縣的臍橙,均形成一定規模的網銷產業,幫助當地百姓增收。
湖北省鐘祥縣在阿里巴巴的配合下,積極探索總結農特產品“推線上,火線下;線下宣傳,線上走俏”的線上線下互動模式的經驗,曾創下了2天時間銷售鐘祥大米5.3萬余單,銷售額479.32萬元的成績。
在吉林省舒蘭縣,阿里巴巴聯合湖南衛視在2016年“雙11”期間做了“翻滾吧—原產地”活動,為當地打造區域品牌助力,并利用聚劃算平臺、淘寶直播全球直播的形式,3個小時銷售大米2736袋,完成近10噸的銷售量。
不止于買賣
實際上,在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由于電商、互聯網的滲透,廣大農村拉近了與城市的差距,農民也獲得了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快遞到家的便捷服務。
“當鄉村與城市的生活質量差距在縮小,很多青壯年可能就不會再去城市打工,而是在家鄉創業。這樣一來,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社會問題也能隨之解決。”曾建新說。
正如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概念早已從傳統意義上的道路、電、網拓展到了數據、金融、服務等內容一樣,繁榮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活、創造美好農村的路徑也正在大大拓寬。比如,與互聯網全面對接之后,鄉村旅游、鄉村醫療、鄉村教育等等都將大有作為。
“無論是產品的上行還是下行,農村電商只是實現這些未來圖景的路徑,我們要建設的是智慧農村。”孫利軍說。
為實現這樣的目標,農村淘寶每個季度會把17個事業部召集在一起共創,如菜鳥網絡、螞蟻金服、阿里旅行、阿里健康、阿里通訊、淘寶教育、1688等等。只要能夠在農村為農民服務的,都會通過農村淘寶這個航空母艦整合落地。
在不遠的未來,一個農村老太太假如到上海看病,憑一張身份證就能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村級服務點可以幫她完成醫院的掛號,預定醫院附近的住宿,可以幫她購買鄉下到城市里的火車票,城市到上海的飛機票,等等。
螞蟻金服的農村金融項目“旺農貸”也已經落戶到很多縣域,現在3分鐘就可以給村民完成貸款,掃掃身份證,填一張非常簡單的表,3分鐘之內就完成貸款過程,24小時內貸款到賬,輕松幫助村民完成創業和融資。旺農貸發展至今,全國單筆貸款金額4.4萬元。
“從去年到現在,漳州市通過旺農貸獲得的貸款達到了1860萬元,居福建省第一,農村淘寶幫助了幫助近400戶的農民解決了創業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曾建新對本刊記者舉例介紹。
“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只是商品的買賣,但在實現智慧鄉村的道路上,要給‘買賣’一點時間。”孫利軍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