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對話王宗喜教授——軍隊物流向地方借鑒什么?

發布時間:2017-05-02 09:27:50 中國國防報

核心提示
在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大背景下,軍事后勤力量必須與數字化戰場融為一體,學習借鑒現代物流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是一道遲早必須邁過的坎兒。“0到1”是設計新的技術,“1到N”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復制可行的模式,兩者結合才有威力。中國軍隊物流要實現從“0到N”、從復制到創新,其中關鍵是軍事后勤保障人員要轉變思維,在學習中融合,在融合中學習,以軍民深度融合為載體,推動實現我軍“智慧、精準、快速、高效”的后勤保障。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軍事物流體系?
王宗喜:軍事物流結構復雜,要真正了解它,就必須知道其構成。軍事物流主要包括人員、物資、軍事物流裝備、軍事物流設施、信息和資金,它是以較低成本滿足部隊物資需求為目標,提高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與一般物流相比,軍事物流穩定性差、動態性強,另外系統的時間和空間跨度大。比如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直接涉及的國家數十個,物流范圍幾乎遍布全球,時間達數月至數年,大跨度系統帶來的主要問題是管理難度大,對信息的依賴程度高。
記者:2016年“雙11”當天,我國累計發送包裹量6.57億件,覆蓋235個國家和地區,涉及人次超過30億。相比之下,我國軍事物流投送能力如何?與地方物流相比,優勢和差距有哪些?
王宗喜:在強軍目標指引下,我國軍事物流正呈現著嶄新局面。以創新機制、整合集成為主要特色的物流改革日趨深化,集采購、儲存、運輸、配送于一體的軍事物流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以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在軍事物流領域中積極推廣應用,物流指揮自動化、物流作業機械化水平日益提高。
與地方物流相比較,軍隊物流有兩大特色優勢,一是自主創新理論成果豐碩。像物流場理論、結合部理論、物流診治理論,尤其是軍地物流融合發展理論始終處于領先地位,且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升華。二是軍隊物流人員政治素質、軍事素質、思想作風和組織紀律都具有明顯的特色優勢。
但是也要承認差距的存在。首先就是物流技術裝備明顯滯后,尤其是信息化管理與自動化作業水平低于地方物流。例如,京東集團在2016年“雙11”期間啟動了智能機器人設備、機器人分揀中心兩個自動化設備,單臺自動分揀設備最高處理可達到2萬件/小時。與之相比,軍隊物流尚處于半機械化狀態,差距相當明顯。
其次是管理手段單一,管理模式呆板滯后,效益相對較低。還有就是上下游銜接不暢,尚未形成上下貫通無縫連接的軍事供應鏈。相對于地方那種集信息鏈、價值鏈、物資鏈和資金鏈于一體的供應鏈,顯然有著不少差距。
記者:那您認為軍隊物流應該從哪些方面向地方物流學習?是否可以照搬地方物流發展模式?
王宗喜:我曾看到一個理論,說“0到1”是設計新的技術,“1到N”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復制可行的模式,兩者結合才有威力。我認為,中國軍事物流不一定要復制地方物流,而是要從“0到N”從復制到創新,其中關鍵是軍事后勤保障人員要轉變思維。
現代物流是從軍事領域發展起來的,在現代物流理念形成初期,軍事物流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地方物流的發展。但是二戰后,現代物流在商業界得到長足發展,并形成和拓展了許多新的理論和技術。所以,軍事后勤保障人員不能墨守成規,應該轉變思維,學會借鑒地方物流的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等,在學習中融合,在融合中學習,以軍民深度融合為載體,推動實現我軍“智慧、精準、快速、高效”的后勤保障。
要形成軍地物流聯合發展的思維,認清軍地物流保障資源的融合共享是必然趨勢這一現實。因此,軍事后勤保障應當按照跨層次支援、跨區域保障、跨軍種使用的建設思路,引入和創新先進的物流理念、技術和手段,統籌軍地物流設施建設,利用地方物流資源和網絡為軍隊建設服務;應當依托國家物流體系和社會保障資源,建立統一規范的軍地物流技術標準體系,制定配套的法規制度,規范地方物流企業和部門與軍隊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完善軍地一體的運行機制;應當在戰略后方和重要戰役方向建設一批大型化、綜合化軍事物流基地,逐步建成集采購、倉儲、運輸、配送于一體的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實現軍地銜接、平戰結合的供應商直達配送。其中,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社會保障力量,就是值得軍隊各級后勤部門高度重視的一個選項。譬如,某快遞公司擁有34萬名員工、42架貨運飛機、1.6萬臺運輸車輛和遍布全球的12000多個營業點。如果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關鍵時刻“為我所用”,這種很強的物資配送和直達能力必將帶來巨大的軍事保障效益。
記者:在此基礎上,您認為如何加快民用物流動員的發展?
王宗喜:就民用物流動員的發展而言,軍民物流缺少系統的溝通與交流,致使實踐中地方物流建設沒有充分考慮軍事物流的需要和國防要求。因此,要加快民用物流動員的發展,必須建立高效權威的動員組織機構。
一是成立全國統一的物流管理機構。把分散在不同部門間的權力集中起來,專門負責制訂物流的規劃和法規,協調和指導物流相關部門的工作,戰時或平時特殊情況下負責民用物流動員與征用工作。二是在全國性物流行業組織中設立物流動員辦公室,專門負責軍隊物流和地方物流在規劃、法規、技術等方面的綜合協調工作。三是考慮到現行體制和軍地物流發展水平等因素,可以在現有各級國防動員委員會的基礎上,吸納軍地物流管理職能部門成員參加,建立統一權威的物流動員組織機構。四是在物流企業建立動員辦公室。上級物流動員機構注重將優秀的轉業干部、退伍士兵等推薦到公司工作,并納入預備役編制等。一旦發生了戰爭,這些力量可以快速形成保障力。當然,還要建立完善軍民融合的運行機制,打造民用物流動員平臺。
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先行試點物流配套建設,形成集信息管理、高位儲存、自動揀選為一體的立體庫收發模式,極大提升了倉庫的物資綜合保障能力。倉庫依靠物資數據平臺,系統自動生成物資出庫計劃、智能揀選各類物資、輕型輸送機自動把物資輸送到各個站臺,整個供應保障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圖為4月26日,在立體式物流倉庫,官兵進行物資分揀。劉臣攝
走出軍事物流的“圍城”
■何宏生 魏建軍
有軍事專家說,在24小時內運來一個營,遠比10天后運來一個師更可貴。這深刻揭示了一個快速機動的物流體系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軍事物流體系雖然不斷完善,但與發達國家軍事物流和我國快速發展的地方物流相比,一些關鍵環節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走出軍事物流的“圍城”,應充分學習國外和地方上先進物流經驗,以改革創新精神大力發展我軍物流,讓標準立在能打仗的最新需求上、落在保障打勝仗的最終目標上。
電影《南征北戰》中有一句臺詞:“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怕打爛家里的壇壇罐罐!”當亞馬遜在全球布局智慧物流中心,當京東聚焦無人機送貨和自動化物流中心的搭建,當馬云宣布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節點城市的時候,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經成為行業不可逆轉的趨勢。軍事后勤保障人員必須認識到這種差距,要勇于打破原來的壇壇罐罐,引發一場“頭腦風暴”。
要看到,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技術、移動信息服務和位置服務等一批新興技術正在地方物流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如菜鳥網絡陸續推出物流預警雷達、大數據分單路由、四級地址庫等數據服務,引領智慧物流發展趨勢。百度打造“物流+互聯網+大數據”三位一體的智慧物流云平臺,號稱1秒鐘完成1萬訂單的分配。相比之下,我軍物流技術應該積極吸收引進地方物流的先進技術,進而消化創新,聚力開發后勤“大數據”,打造現代軍事后勤“生態鏈”。
軍隊物流要發展,必須軍民融合。軍隊物流建設既要借助地方資源,提高速度和效益,又要保持軍事特點,經受住血與火的考驗。我軍可以在滿足軍事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價值規律、供求規律規范約束物流保障活動,按照軍隊是主導而不是領導、政府是支持而不是命令、企業是參與而不是服從的思想,協調處理好各方關系,平等自愿地開展合作,走出一條國家支持、軍隊主導、政府協同、企業響應、市場運作的軍事物流軍民結合保障新模式。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