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0 10:46:12 第一物流網

這兩天,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針對平板自卸車的調查報道刷爆了不少卡車司機和物流老板的朋友圈。報道中指明了當下針對平板自卸這類常用車型采用的治超標準存在執法不一的情況,也直言多部門管理帶來的行業頑疾始終無法得到治愈。
但是問題也就隨之產生,針對上述亂象,節目最后一樣無法給出行之有效的一套解決方案。換言之,平板自卸這類車型的使用方,無論面對執法標準不統一,抑或是面對一款車型總被多頭管理的現實,看起來只有華山一條路——“忍”。
用著好好的,咋就突然變成非法改裝了?
標準不一、多頭管理重傷平板自卸車!央視剛曝光,但然后呢?
平板自卸車的產銷量近來持續看漲
這期節目播出之前,其實針對平板自卸牽引車就有兩則重磅消息出來,且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
一是5月31日起,平板自卸半掛車(后翻、側翻)因涉嫌非法改裝,工信部暫停此類車型合格證上傳。由于此類車型不再標準要求范圍之內,專家正在討論下一步安排,故而暫停此類車銷售。
二是近日平板自卸半掛車合格證已然恢復上傳,現可正常辦理手續。而且據有關通知,之前已購買這類車型而無法上傳合格證者,需及時聯系車輛生產廠家并上傳合格證。不過這是臨時恢復還是持久政策,尚未可知。
當然,如果從去年9?21治超開始算起,或許不難發現,治超正從限制載重延至規范尺寸,無論是轎運車還是集裝箱車以及此次著重談及的平板自卸車,都包括在內。特別后者,用戶上路時經常加裝貨廂,自然容易被認定為非法改裝。
而在有關部門和專家看來,平板自卸車按照以往國標要求,是僅能用于運輸不可拆解物品,即一些大件運輸用途的;但在現實應用中,改裝過后,一些車主或物流公司用它運輸普貨很是常見,這背后就有極大安全隱患。
甚至,有人為了使用這類運輸車型,不惜違規套牌;這類車型容易超高超寬運輸,阻擋行車視線;因為車身很長,轉彎不便,雖然多拉貨物,但是效率未必得以提升;同時,用其運輸普貨,不符合標準,也帶來了另一種不公平競爭。
總結看,有關部門喊停合格證上傳,意味著對平板自卸車的整治力度注定強于以往。只是,問題也就來了,整治過程中是否有人“受傷”或出現不和諧因素呢?
整治就整治,罰款咋還可以討價還價?
標準不一、多頭管理重傷平板自卸車!央視剛曝光,但然后呢?
執法層面的從嚴讓很多車主一時間慌了神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半掛車市場表現較好,產銷量出現大幅增長,平板自卸半掛車就表現的十分搶眼。
根據有關方面披露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統計數據,今年前四個月,我國平板自卸半掛車產量達到22000輛,同比增長三倍以上。那么,這類車型為何受到如此歡迎?這里不妨簡單說一說。
一是平板自卸半掛車在專用車中技術含量較低,容易模仿制造;二是車主購車之后,可以進行標準上戶,而且這類車型用著方便。比如,加裝了車廂后,運輸砂石、煤炭等都很便捷,中長途物流上市場需求很大。
但是即便如此,節目也清楚地介紹,這類車型一旦按照需要使用螺栓鉚釘安裝活動箱體,就可能被認定為非法改裝。雖然在調查中,相關檢測中心人員坦言這類車型界定不明,但也指明了治超從嚴后其多會被認定為非法改裝。
這就是車主和司機委屈之一。另外,按規定,非法改裝將被處以5000元罰款。但事實上,在繳納罰款時,卻有人反映,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從5000元變成3000元可以,有的還能低到幾百塊錢不等。如果罰款合理合法,會“打折”嗎?
尤其致命的一點是,罰款“打折”本身合法嗎?當一項法律法規或者政策措施在實行過程中觸碰到一線從業人員利益的時候,罰款也會引發以罰代管的爭議。如果罰款還被討價還價,這會引起更多人對執法的懷疑,本身也不利于更好執法。
因此,這類車型界定和罰款都是難題。焊接和鉚釘活動鏈接是否都是非法改裝,處罰標準到底如何執行?管理上講,必須先有論斷才行。
問題已爆發,一款車型多個部門管理?
標準不一、多頭管理重傷平板自卸車!央視剛曝光,但然后呢?
車輛標準規范化的大趨勢不會變,做好準備是必要的
今年1月,針對非法改裝,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聯合發文啟動整治行動,足見打擊力度空前。
但是,這本身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即一款車型被認定為非法改裝,其改進和問題的解決,可能涉及的管理部門相當之多。這對處理問題的效率而言,絕對無益。物流企業和個體運輸戶在經營中往往就拼時效,繳納罰款了事只是無奈之舉。
節目中,我們看到,記者為了搞清一款車型是否真的非法改裝,采訪了檢測中心、交通廳等相關人士,但放在一個普通車主或物流公司身上,他們是否有精力和成本這樣較真下去?如果沒有這份較真,不管是否非法改裝,最后都是非法改裝了。
所謂源頭治超,前面提到的合格證或將停止上傳是一種方法。但是,需要考慮的是,這對廣大車企、改裝廠以及車主和物流公司到底將產生怎樣的影響。車型要標準化,人們理解,但是責任和成本是否都要落到生產方和使用者身上?
事實上,據報道,有司機在接受采訪時也坦承,這樣和執法人員躲貓貓很累,他們也期待換一部完全合規車輛,但他們狠不下心來的原因是,一輛平板自卸車需要支出采購和使用成本,對于他們來說,這份損失承擔不起,就只能承擔處罰風險。
故而,一方面,有關部門必須明確非法改裝標準和處罰標準的一致性,從規則制定上到執法手段上都做到公平;另一方面,要為這類車輛退出市場提供路徑,減少大家的損失,并且真正有效激勵大家采用合規車或先進的運輸方式。
我們深知,針對一款市場很大需求的車型,如何規范它的使用是一門學問。但也正因為此,我們才期待,有關部門可以更具智慧地發現并解決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