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3 10:02:57 中國證券網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監事會主席王和6月21日在“2017陸家嘴論壇”上指出,金融的科技化是一個大趨勢,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將成為未來重構金融的三股核心力量。
王和主要從行業和企業的角度,發表了關于金融創新與監管這個話題的看法。一是對于金融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的基本認識;二是關于金融創新過程中的風險問題。
“我們有一個基本判斷,就是面向未來,金融創新更多體現為科技創新。”王和主要講了兩個觀點:一個觀點是金融的未來一定屬于基于科技創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第二個觀點是金融將從一個更制度的平臺走向一個更技術的平臺,就是說金融的科技化是一個大趨勢。
王和表示:“大家可能注意到華爾街很多金融大鱷們,幾乎不約而同地說了這么一句話——其實我們是科技公司。科技在推動金融創新與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它的核心力量和貢獻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創造可能,三是實現公平。這應當是金融創新的切入點,更應當是落腳點。同時,我們也看到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將成為未來重構金融的三股核心力量。”
就保險而言,王和認為,科技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集合。王和表示:“我們知道,保險的大數法則決定了集合在保險經營中的重要性。而集合的效率直接反映了保險經營的效率。互聯網為集合以及集合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同時互聯網將從根本上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而我們理解風險的本質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不對稱。同時互聯網不僅解決了傳統對于集合的認識,還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三項集合,反向集合的可能,為碎片化和場景化的保險創新提供了可能。”
二是大數據。在王和看來,“大數據將從根本上改變認識科學,改變預測科學,改變我們對于風險的認知和管理,改變我們非常熟悉的精算,繼而改變定價和風險準備。”
三是信用。區塊鏈將為重構信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據王和介紹,今年4月份中國人保發布了全球第一份保險區塊鏈白皮書。“在這份白皮書當中,我們認為,保險和區塊鏈具有著基因性的聯系,聯系點是他們共同的社會性。區塊鏈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能夠很好地去協調集體和個體的關系,繼而為重構信用或者構建更加高效、公平、公正的信用提供了技術可能。
跟區塊鏈一起出現的是智能合約。金融合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是復雜,是執行過程當中可能的不確定性,也是消費者對于金融行業不滿意的一個重要的點,但是智能合約可以實現公平公正的執行,所以它能夠改善客戶體驗,提高合約履行的效率,在更大層面實現公平。這是我們對于科技創新的理解。”
王和還從創新過程中的風險認識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科技肯定為金融創新、保險創新提供了無限的想象力,但是就像所有技術一樣,都是“雙刃劍”,帶來了可能和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所以我們認為,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要把風險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
王和認為,其實風險放在突出位置的背后有兩個命題:一個是從數的層面重視,一個從道德層面重視。“我認為,數的層面固然重要,但是道德層面更加重要。我們把合規的文化植入到一個系統去是很重要的,我們整套制度、整套技術可以保證合規,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合規文化植入到每一個從業人員的心中。其實合規文化最重要的是要解決行業立場和宗旨問題,就是回答好為什么要創新。”
就保險而言,王和認為,保險具有顯著的社會性,保險的社會性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保險是典型的群眾事業。“在保險管理過程當中,包括創新管理過程中,運用市場化的理念和技術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認識到在創新的過程中,還要兼顧社會性。因為市場會均衡,市場會出清,但是均衡和出清是需要代價的,而這個代價往往是由社會和消費者來承擔的。我們強化金融監管,金融體系是安全了,但是安全背后的效率問題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王和指出,在金融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要不忘初心。“我們要回望和堅守金融業的核心價值,金融業的核心價值或者金融業的核心訴求,是提升金融資源利用的社會總效率,實現金融利益分配的社會大公平。我講的總效率,不是一個產品,不是一個企業,甚至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效率,是全社會的效率,是基于社會價值創造的效率。所謂的大公平,不是簡單和狹義的市場公平,是更大范圍和意義上的社會公平,就是全體參與者的公平,包括每一個個體。”
因此,保險業的創新應當著眼于提升總效率,實現大公平,圍繞這個目的展開。王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監管博弈”,避免陷入監管博弈的誤區。“這種反復博弈的成本,最終還是要由社會承擔的。金融創新、風險管理的關鍵在行業,在于行業對前面提到金融的核心價值觀的覺悟,并形成一種集體共識和行動。”
王和介紹說,中國人保在做一些科技創新的過程中,一直秉持一個思路。“我們在運用區塊鏈做養殖保險的過程中,我們運用這個技術解決了養殖保險的問題,繼而為農村金融、農業金融精準扶貧,營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同時為食品安全全流程、全過程的溯源管理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為農業保險合規經營的監督創造了一個可能。”
最后,王和表示:“如果我們認同金融將從一個更制度的平臺走向一個更技術的平臺,金融監管必然要走向一種基于科技的監管。”
王和提到了一個觀點叫“以技制技”,即用技術制衡技術。這個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在強化監管方面,應該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區塊鏈有一種協調集體跟個體的關系,不可抵賴,不可篡改,都為我們強化監管和實現科技監管提供了一個技術實現的手段。”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