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航運巨頭點贊青島港 快速通關挽回損失
發布時間:2017-08-21 09:53:39 中國港口網

近期,在黃島海關的高效協調與全力支持下,全球最大航運巨頭丹麥馬士基航運集團停靠于青島港的60余艘集裝箱班輪成功免受新型勒索病毒影響,得以正常靠泊作業,從而避免了因船舶滯港貨物無法交付導致企業索賠帶來的巨額損失。同時,青島港給船公司提供的服務未受影響,也進一步提升了青島港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針對此次馬士基航運面臨的緊急需求,黃島海關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提出了專業解決方案。即各方通力配合,建立聯系人制度,對異常情況隨時溝通;其次,在艙單電子數據不能傳輸的情況下,憑紙面艙單辦理海關業務,待系統恢復正常后,辦理艙單數據補充申報手續;隨后,根據實際卸貨情況,船代憑理貨報告辦理艙單變更手續。積極協調好各環節,盡全力幫企業渡過難關。
在海關的全力支持下,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也全力以赴確保馬士基集裝箱班輪正常靠泊作業。除對集裝箱按照上港船圖正常卸船、進境空箱正常申報空箱快速驗放外,遇到船舶過境箱信息不準確,碼頭現場管理人員還會上船逐箱核實,卸船完畢后,第一時間將卸船清單發送給馬士基船公司核實等等。此外,為保證操作順暢,碼頭操作部還與馬士基建立應急聯絡渠道,通過第三方郵箱系統和電話確保信息通暢。
在各方的通力配合下,系統恢復期間,馬士基60多艘船舶在黃島海關轄區的進出口作業一切正常。馬士基系統恢復正常后,艙單補充申報手續已經全部完成。
對于此次的高效調配與順利靠泊,馬士基航運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黃島海關的應急處置積極主動、務實高效,堪稱是全球最先響應并恢復船舶作業的口岸海關,為航運企業營造了物暢其流的一流通關環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