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物流未來的趨勢,DHL趨勢報告有解析
發布時間:2017-08-22 10:22:26 億歐網

馬云說到,我們幾年后每天會有10億個包裹要送到消費者手中,我們的物流人如何更快更經濟地運送這些包裹?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新應用,哪些會真正影響我們的服務,成本,速度?我們如何才能在殘酷的瞬息萬變的市場當中生存并發展,不會被淘汰?
銀色物流
五年或以上的時間,第一波數字化人口將進入老年化,銀色物流或老齡化社會的物流-提供新的服務(例如,送貨上門)來應對這一人口趨勢發展所帶來的挑戰。這將涉及整合物流與醫療預防性護理網絡,為老年人提供新的服務。
主要發展與影響:
人口老齡化是物流業面臨的重大社會挑戰之一。今天,歐洲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在60歲以上,到2050年將上升到三分之一以上,這個不斷增長的人口細分市場將增加對在城市和鄉村內獲得特殊藥物,食品和護理服務的渠道需求,未來,這將需要專門的物流服務,以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例如護理服務預定,溫度控制的家庭藥物交付和物流支持的預防性護理。
病人直接的醫療服務的需求,以支持經常使用互聯網訪問在線服務的“銀色沖浪者”的日常生活。今天在當地藥房收集處方藥和采集藥物的過程未來將完全數字化。用于醫療的用品和藥品經過在線市場的認證將能夠直接進行病人送貨。這將需要增加冷鏈網絡供應藥品和其他敏感商品,并專門培訓員工,以確保這些交貨的完整性。
可以與“傳統”交付過程同時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務的新增值,超出傳統郵件和包裹服務的交付,以支持老齡化人口。這包括諸如包裹接送,家庭送貨,進行基本清潔和運輸服務,甚至簡單的健康檢查等服務,這是DHL已經試點的一個概念。
銀色工作者(60多歲以后繼續工作的人)將需要新的靈活的人力資源條件,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工作人員和短缺的技能(例如兼職工作和靈活工作時間的機會)。特別是運營人員必須支持仿生增強技術,如外骨骼來支持他們的手工處理活動。
主要機會:
新的商業機會(例如老年人的運輸和主動提供便利和保健品)開發老年人網上購物平臺可能會增加運輸量,并根據日常生活和特殊需求調整個性化的交貨計劃。
主要挑戰:
新型物流醫療服務業務模式尚未得到驗證,供應鏈必須快速響應以提供充分的醫療保健服務,物流供應商必須應對未來人才短缺的后勤運營。
案例:為未來做準備-為老年人提供家庭護理服務
Fraunhofer IML和合作伙伴的“家庭護理服務”項目旨在為老齡人口探索新的溝通,訂單和送貨服務。
概念提供了兩個模塊:一個“高級購物中心”,讓老年人在線訪問訂購產品,還有一個“控制中心”分配和路線規劃。
物流信息平臺
對透明、靈活和容易調整的物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促成了創建符合各種物流需求與供應的中介數字經紀平臺。這樣集中的市場可以提供不同物流供應商的信息,利率和服務的可見性,并使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每個客戶的需求。
主要發展和影響:
近年來,一些在線云端驅動的市場,如酒店預訂,保險合同和汽車租賃等服務已經破壞了傳統的商業方式。在物流方面,貨運交易平臺已經存在;然而在未來,這些B2B市場將會大大發展,以潛在地接管傳統的物流服務招標和合同流程。物流供應商可以通過積極推動或參與這些平臺做出反應,確保他們的服務保持價格競爭力并盡可能靈活。
一站式B2B物流平臺是通過數字接口滿足物流服務需求和供應的雙向在線市場。所有流程由經紀平臺集中管理,高度自動化,并具有相對自助服務的特點。客戶現在有機會從廣泛的大型和小型服務提供商中選擇,為物流需求找到合適的運營商;他們通過成員認證和評級體系,從更好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優化的價格/性能比和高安全性中獲益。
M2C(制造商對消費者)和B2C物流市場正在發展,因為消費者對廉價、可靠、公司獨立的快遞和運輸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消費者可以從獨立業主經營者到世界上最大的貨運公司和經紀人比較報價,預訂,自己定價,并從物流供應商那里收到拍賣風格式的出價。
下一代貨運交易平臺利用最新的連接技術和接口,提供很小到最大的物流運營商之間的實時互動。這些平臺為物流供應商提供了尋找更多出貨量以減少空運的機會,并找到快速高效的附加貨物運輸能力。他們還加強了物流公司之間的合作。
主要機會:
數字平臺支持實時報價和靈活執行經紀人交易;更方便地訪問更廣泛的客戶群體;靈活采購外部服務而不是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和依賴優化的產能利用率;獲得額外的能力和減少空載;通過對數字市場進行多次比較,實現價格透明化。
主要挑戰:
未解決的安全,保險,責任和欺詐問題;保證運營商能力的質量和可用性(availability);轉發業務在線市場自動化整合可能太復雜。
案例:世界上最大的海運市場–INTTRA
這個全球網絡擁有超過22萬名航運專業人士;這些專業人士與50家領先的運營商和100多家軟件聯盟合作伙伴合作;INTTRA擁有超過65萬個集裝箱訂單,占全球海洋集裝箱貿易的24%。
多功能網絡
通過多功能網絡的興起,特定行業甚至客戶特定的物流鏈將成為過去。這是使用標準的,現有的網絡和城市基礎設施來運輸和儲存貨物,特別是溫度敏感的貨物。這是通過運輸,包裝,實時供應鏈監控的創新以及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實現的。
主要發展和影響:
今天,物流網絡與不同行業(例如汽車,健康)與不同商品(例如零件,藥品)共存。例如,盡管事實上兩者都需要冷鏈服務,但生命科學產品的冷鏈卡車通常不會分享運輸新鮮雜貨。然而,由于時間和成本壓力的增加,部門之間和內部的合作日益轉移,導致網絡共享的新可能。此外,可以利用非物流網絡(例如,公共交通工具)用于物流目的。
標準網絡的多功能使用可以應用于需要特殊運輸和倉儲條件(例如,溫度控制,高安全性)的貨物,目前需要個別的時間和成本密集型解決方案以及特殊的網絡功能。
未來,標準網絡提供商將提升其功能,從而實現更廣泛的溫度敏感的運輸和處理服務。然后可以重新使用這些功能(例如,在多個區域之間共享的創新的冷鏈包裝解決方案)。標準物流供應商開放其多功能網絡將必須包括可靠的身份認證和認證服務,并獲得特殊證書(例如,在標準包裹網絡中的冷鏈交付雜貨)。
將公共基礎設施(如停車場和地鐵系統)整合為物流目的,可靈活運用現有能力,快速適應新的需求和要求。例如,物流供應商可以在公共或甚至私人空間安裝臨時“彈出式”倉庫,以管理季節性物流高峰,縮短交貨時間。近年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是優化城市地區的起降(PUDO)程序(例如,使用多功能儲物柜,私家車和集成包裹裝載空間的出租車)。
主要機會:
優化具有增強功能(例如溫度控制)的標準網絡卡車的負載能力;節省成本,提高資源效率和產能利用率;通過多用途基礎設施,在高峰時段提高不同物流量的處理能力;增加了新物流渠道的靈活性。
主要挑戰:
專用和危險貨物的數量較少,而初期投資能力要求較高;限制特殊商品的空間,時間,運輸和儲存方法的法律法規沖突;使用相同網絡容量的合作競爭對手難以實現合作。
案例:整合乘客和包裹運輸–Postbus
Postbus是德國首家為B2B和B2C客戶提供綜合客運和包裹運輸服務的公司;它提供柏林與漢堡之間的當天快遞服務,緊急交付服務用戶將其包裹放在巴士總站;收件人在最近的Postbus站接收物品。
全方位渠道/零售物流
下一代零售業(包括“網上商店”,展廳和無線商務概念)需要根據每個渠道的需求量身定做物流網絡。這種零售新面貌將要求物流供應商保持對所有客戶渠道和庫存的綜合視圖,以及動態交付和履行選項以及無縫的客戶服務互動。
主要發展和影響:
離線和在線商務的融合使得消費者希望“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從任何設備“獲得服務的心理,消費者想要一個無縫的全方位的渠道體驗公司。
例如,研究已經顯示,大多數消費者不再通過他們的計算機訪問網上商店,而是通過他們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移動性購物。對靈活性的這種需求將導致越來越快和多樣化的服務-特別是在最后一英里的交付選項和無縫的過程方面。
全方位倉儲和實施中心將需要更大的靈活性,在規模,服務和位置,以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對需求做出反應。這可能涉及提供更多推遲服務的物流供應商,以及在共享倉庫中租賃空間以覆蓋高峰的公司,甚至將倉庫轉變為零售展廳(例如宜家的方法)或訂單的接收點。
“隨時隨地交貨模式”將被要求履行零售商對客戶的承諾(例如同一天甚至同一時間交貨)。為了滿足客戶的期望,公司將不得不施行當天最后一英里交貨期,并提供新的服務,便于購買的交付。目前已經開始研究創新的概念,例如個人包裹儲物柜,運送到汽車后備箱以及以人群為基礎的運送方式。
制造商,零售商和物流供應商之間共享的跨渠道和全渠道平臺對于獲得客戶互動的完整知名度(最重要的是物流)-庫存的總體概覽將至關重要。隨著離線和在線購物的結合,倉庫甚至商店之間的庫存將很容易轉移峰值。
主要機會:
B2C交付領域進一步增加;在全渠道倉儲,履行和運輸服務方面的新商機;跨渠道庫存可見性可以通過庫存優化降低成本。
主要挑戰:
針對集成在線和離線商務的概念多樣性;需要大量下游投資才能實現進一步的交付選擇。
案例:靈活的倉儲覆蓋峰–Flexe
首先是租用倉儲空間的在線市場,通過基于云的軟件平臺,將需要靈活倉儲的倉庫與可用空間的倉庫業主相匹配。
Flexe客戶可以找到最符合他們特定需求的倉庫,然后從桌面管理庫存,而不用承諾長期租賃。
按需交付
交貨不再僅限于對交貨時間和地點設置較高門檻限制的較大的公司或者組織。新的最后一英里交付概念利用人群和靈活的快遞員工的力量,使客戶在需要時可以每次交付購買。通過最新的實時定位和路由技術以及基于應用的分析技術,這將為未來幾年的包裹交付帶來重大變化。
主要發展和影響:
今天的消費者期望更快的交付時間和更多的選擇,以適應他們的“即將到來”的生活方式。位置服務,數據分析和移動連接的進步使得能夠創建靈活的按需交付網格。特別是創業公司正在利用這些新技術以及“密集網點物流”的概念來提供創新的同一天甚至同一小時的發送服務。這包括即時預訂,實時跟蹤,指導和重新選取路線交付,同時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來創建資產精簡,可擴展的服務。
隨選的快遞平臺與需要派送快遞的人交流,只需按一下按鈕。平臺所有者不一定擁有任何快遞艦隊,而是通常使用靈活的,依賴需求的合同來雇用司機。私人企業或個人可以使用這些平臺,通過移動應用程序或易于使用的Web界面靈活地預訂傳送服務,并在另一端從發送到接收來跟蹤。
“密集網點物流(Crowed base logistics)“的包裹遞送服務使用動態和靈活的網絡,包括城市的日常居民,可以向城市各地提供全天候的快遞服務,并允許快速交貨。當地居民可以按照日常路線運送包裹或拾取雜貨,并將這些物品交付附近的要求者,收取少量費用。DHL已經通過DHL MyWays解決方案測試了這個概念。
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要求包裹運送路線。在線購物者希望靈活地輕松選擇包裹的交付時間和位置,并且可以選擇在最后一刻重新路由包裹。這種新的靈活性得到實時定位服務和路由優化技術的強大支持。新的交付和接收概念為消費者提供即使不在家里(例如住宅包裝盒)也可以自由接收包裹。
主要機會:
給具有較大物流需求的人群提供解決方案的新商機;可以應用優質價格來滿足客戶更多便利性;成本改進的最后一英里的交付網絡使交貨更快,并提高客戶滿意度。
主要挑戰:
管理市場的人力資源框架是反應性的,而不是主動的,提高勞動力資源的問題;潛在的效率挑戰,因為需要足夠的運送人員(人力資源)來滿足需求;盜竊和安全問題。
案例:小型企業的按需交付艦隊-UberRUSH
輕松連接消費者和小型企業,并通過一個城市接收并交付物品,包括評級的個人駕駛員資料是可見的,消費者可以選擇,貨物可以通過應用程序進行跟蹤,并將直接發送到預定的收件人,或者留下指定的其他。
共享物流
從所有權到資產共享的社會轉型已經成為近年來最突出的趨勢之一。從汽車到車道和家用電器到停車位都可以通過專用平臺共享。除了促進這些新的對等共享網絡之外,物流供應商還可以分享其現有的企業和私人資源(如集裝箱和服務路線)更具成本效益和時間效益。
主要發展和影響:
共享的趨勢是由創建點對點共享平臺的創業者啟動的。這些反過來又產生了新形式的協同消費商業模式(例如,Airbnb,TaskRabbit)。然而近年來,成熟的公司也開始采用這種方法(例如,BMW DriveNow)。
物流也可以通過分享資產,倉儲能力甚至卡車來參與經濟。這使公司能夠彌合效率差距,避免產能過剩和不足,降低專業服務成本,促進橫向合作。
促進對等共享網絡是物流供應商可以利用的一個機會。共享平臺的用戶可能需要物流公司接載,包裝和交付貨物,并可以在使用后退還物品。物流供應商不僅可以提供標準服務,還可以開放其設施(如包裹接收點和包裹柜)來支持這一點,以使消費者能夠以少量的費用取得貨物。
合作供應鏈代表協同物流的主要概念之一。從行業角度來看,這意味著與經常具有類似供應鏈要求的競爭對手合作,以節省物流成本。例如,百事可樂和雀巢公司將其新鮮和冷藏食品的倉儲,共同包裝和出口分發捆綁到零售商店。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其供應鏈的碳足跡。
與其他物流供應商共享物流資產和基礎設施可以提高產能利用率并降低成本。第一個想法包括在周末與競爭對手或當地企業共享叉車,以“按需”方式提供倉庫空間,并將運送車輛租給當地社區進行特別目的。
主要機會:
基于“密集分布網點物流(crowed base logistics)”解決方案的潛在新商業模式;捆綁供應鏈網絡使物流供應商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成本和價值;通過共享資產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成本和碳足跡。
主要挑戰:
法律法規(安全,保險,責任,欺詐和稅務)妨礙點對點服務;協同物流的橫向整合在競爭對手中仍然困難重重,
案例:停車位的分享-公園大廳
連接那些在擁擠城市尋找停車場的人的在線市場,以及那些擁有可用停車位的人們使用者可以分享未使用的停車位,車道或車庫,并賺取積分。
注冊停車位基于不同時間段和位置等具有動態的市場價格定價。
智慧能源物流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日益增加的轉變推動了物流中電動移動解決方案的應用。它還為智能能源物流解決方案提供新的物流機會,促進新的供應鏈(例如電子電池供應鏈)。例如,新能源收集,儲存和分配概念可以用來減少對電網和化石燃料的依賴。
主要發展和影響:
持續增長的轉變主要受消費者需求和法規要求,以減少碳排放和生產浪費。各國政府也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標。例如,德國已經開始在2020年之前投放100萬部電子汽車,將這種意識轉化為物流,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技術來進一步提高供應鏈中的“電氣化”和能源自主權。其廣泛采用也將為未來幾年新型智能能源物流服務鋪路。
智能能源物流服務將由于傳統能源生產和運輸網絡的分散化而到來。能源收集技術(例如,家庭,汽車,建筑物上的太陽能電池)的主流轉向可能會導致汽油的生產和全球化運輸較少。它還可以增加電池的運輸和回收,這將需要新的復雜的逆向物流解決方案。物流供應商還可以為希望減少對電網或化石燃料依賴的房屋或企業的按需移動電站提供新的供應。
新的“車對電網”(Vehicle-to-grid)商業模式將車輛的能源方向轉變為車輛能源,從而為車隊運營商提供新的商機。電動汽車本質上是一種移動儲能系統,由于絕大多數送貨車在大部分傍晚都處于閑置狀態,所以剩余能量可以退回電網。交流推進已經實現了這樣的概念。
電氣化物流車隊已經以電動貨車和自行車的形式用于最后一英里的運送。用于城市內交貨的電動車可以明顯減少空氣污染物,噪音排放和運輸成本;它們還有可以延長服務的可能性(例如,夜間交貨而沒有任何電機引擎噪聲)。
主要機會:
可再生能源減少整個供應鏈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成本;夜間交付的可能性擴大了交付的時間窗口;擴大了能源生產分散化的物流服務的新業務潛力。
主要挑戰:
大多數能源收集技術(如太陽能電池)尚未充分(成本效益);高電池價格是電動車隊廣泛采用的經濟挑戰;需要足夠的充電站網絡才能在物流中實現可靠的日常運營。
案例:收獲太陽能-瓦特路太陽能路的力量
可口可樂已經開發了Wattway-一個智能路面,能夠收獲太陽能,據估計,道路表面只能被車輛占用10%的使用時間,20平方米的Wattway專利面板可以提供單一家庭的電力需求。
超級網路物流
超級物流4PL,超級網絡物流將帶動新一代物流公司,主要關注整合供應鏈網絡,整合不同生產企業和物流供應商群體。
這為不同的物流分支機構--4PL提供商,在復雜或特殊服務方面具有特殊專長的公司,甚至是小型本地快遞和初創公司開辟了新的商機。
主要發展和影響:
今天,客戶可以越來越多地從全球范圍內選擇各種物流服務,這得益于云計算的在線市場和“分拆”傳統物流服務的初創公司。跨越全球的物流超級網絡可以順利,靈活地整合多個供應鏈的各方。
這使得能夠為各種客戶集中協調和協調模塊化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展望未來,這將需要標準化的服務模塊化和無縫的信息管理,以實現物流合作伙伴的協調式特殊耦合和解耦。
市場細分將物流供應商市場分為新的行為類別,如服務專家,用戶,配置人員,物流解決方案經銷商和服務商場業主。物流商場將建立新的市場透明度,讓當地小公司進入全球市場。全球參與者將主要側重于跨國集成,優質服務,以及全球超級網絡中區域和本地服務提供商(合作競爭)的協調。
由于其模塊化配置的物流服務組合,互操作性是超級物流的主要推動力。內部操作或外部服務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編排和執行。基于物流即服務(LaaS)模型,可以創建智能商業網絡,并可以快速,經濟高效地執行個性化的多式聯運,多模態和同步色彩解決方案。
物流“eForwarders”可以通過使用代理平臺或類似的概念來連接托運人和運營商,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物流服務。不斷增長的復雜性和高開發成本(如風險管理和安全,通關和合規性)的服務將由少數專家開發。
主要機會:
全球企業通過增強數據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增強網絡和服務水平的新機遇;提高B2B和B2C關系以及更高的產品安全性減少基礎架構和服務開發成本;快速實現價值和服務,可擴展性更快并定制解決方案的成本效益配置。
主要挑戰:
來自不同供應商的服務可互操作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目前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跨行業的超級網格先行者;完全物流即服務(logistics-as-a-service)或相關業務模式仍有待驗證。
案例:亞馬遜的經營全球超級網絡的方式
亞馬遜能夠連接成千上萬的賣家和物流供應商與世界各地的數百萬買家,最近的發展表明,亞馬遜也將開始經營生產和物流部分,有效擴大其運營能力,并走向超級格局。
管道物流
由于駕駛系統技術進步和大城市擁堵日益加劇,推動了現有新型管道基礎設施對貨物運輸的興趣。諸如Hyperloop等新的創新有一天可以在城市內和城市之間提供快速的貨物運輸網絡,用于快遞。
關鍵發展和影響:
管道物流是近年來受到媒體關注的遠見趨勢,主要是由于在舊金山和洛杉磯之間建立所謂的Hyperloop的重要公告,其中乘客和貨物將以超音速推進的運輸。
600公里的行程可能需要不到30分鐘,此外,瑞士郵政等城市,創業公司,零售商和郵政服務提供商也在探索地下貨物運送模式,因為城市地區的公路運輸速度較慢。物流供應商可以很快利用這些突破,實現更快的內部和城市間交通工具。
長距離Hyperloop系統可以使用磁力推進技術加速管中的膠囊,潛在地達到每小時1200公里的速度。磁懸浮列車中沒有管道,已經有成功的使用類似的技術。這些系統的傳播有一天可以在主要城市之間實現超快速交付(例如用于醫療交付)。
地下城市貨運系統由專門的專用貨運管道網絡組成,新建或集成到改裝和現有管道中。無人駕駛的貨運PODS可以裝載歐洲托盤或包裹,并且可以在專用軌道(例如位于城市外緣的整合中心到內城市節點之間)自主運行。這樣大量運輸貨物可以進入高度密集分散的狀態,并且對地面運輸系統毫無影響,也可以減少噪音和空氣污染。
利用公共地鐵系統運輸貨物的能力已經在諸如東京和紐約市等大城市中發生,在夜間的非高峰時段,貨運艙或現有列車可以裝載貨物,特別實用在噪音污染不允許夜間街道交付的城市。
主要機會:
在城市之間快速交付緊急貨物,而不依賴昂貴的空運;選擇地下管道降低道路貨運車道,降低停車場和其他設施的土地系統的依靠;可以全天候運行,不會影響噪音和空氣污染,并且降低事故風險。
關鍵挑戰:
管道列車系統的建造仍然很困難和昂貴;車庫將需要倉儲處;管道系統經常無法正確運送到最終目的地,這將產生額外的運輸成本。
案例:管道物流的未來-鼴鼠的貨運管道系統
鼴鼠是英國政府運輸系統彈射器的一部分-支持本地創業公司的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地下管道測試發送貨運膠囊,管道可以在現有或新的運輸基礎之下鋪設。
膠囊運行在電動軌道上推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