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快遞最后一公里“堵點” 代表:加快小區代收點建設
發布時間:2017-09-08 09:21:27 浙江物流網

如果說電子商務給予人們更加多元、便捷的購物體驗,那么快遞業就是最終實現這一體驗的重要環節。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上海快遞業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然而快速發展的同時,市民寄件難、收件難問題卻依然是寄遞渠道暢通的一大“堵點”。如何有效緩解投遞“最后一公里”難題,給人們提供更加迅速、安全、方便的寄遞服務?
快遞業發展迅速 投遞最后一公里亟待暢通
快遞業的高速發展為人們的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了諸多便利。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申城快遞業業務收入年均增長33%,拉動超過30萬人的直接、間接就業。2015年上海年人均發送快遞70件,年人均寄送快件支出910元。這一數據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16年,上海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6.0億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09.5億元,年增速均超過50%,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高速發展的快遞業在服務電子商務,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在末端投遞方面,還存在快遞人員與用戶交接不暢,市民寄件難、收件難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市人大代表韓娜認為,市民寄件難、收件難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一些小區出于種種考慮,不允許郵政、快遞人員進入,甚至收取高額進場費,因此投遞人員只能在小區門口“擺地攤”,影響了用戶收取郵件。更常見的情況是,當投遞人員上門送件時,用戶上班或者出門不在家,小區物業拒絕代收從而導致重復投遞,造成了快件的延誤。即便小區物業同意代收,但是由于郵件無人監管,丟件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此外,出于安全以及個人隱私的考慮,一些市民也希望有更多的收件方式,比如自己去小區代收點取件而不是快遞員送貨上門。
前不久,據東方網報道,2016年上海十大行業服務質量測評結果顯示,快遞業滿意度最低。收件難、寄件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快遞服務業的滿意度。
政策規劃支持 小區設快遞服務場所條件成熟
如何有效解決投遞“最后一公里”難題?韓娜代表建議在住宅小區設置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她表示快遞綜合服務站、智能快件箱等末端設施都已納入上海這個特大型國際大都市的未來規劃中,并且在政策制定和體系建設方面都得到了支持。
政策上,據了解,2016年6月上海出臺實施意見,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快件收派服務納入社區服務范圍。
規劃上,《“十三五”時期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規劃》明確提出要整合社區服務網點資源,布局100家左右集養老、家政、洗衣、餐飲、快遞、理發等為一體的社區便民生活服務示范區,解決最后一公里服務難題。
《上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則更為具體,鼓勵在居民小區、地鐵站周邊、商務中心等進行智能快件箱的布局。研究將末端快件投遞設施納入新建住宅社區和商務樓宇配件標準。鼓勵快遞企業與便利店、社區和商務樓宇物業合作,開展聯收聯投、網訂店取等業務。
為了完善末端投遞體系建設,2016年8月上海郵政部門基本編制完成《上海市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標準》,涵蓋選址標準、網點分類、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快件保管、用戶驗收等內容。
“建議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牽頭盡快推進快遞綜合服務站項目的發展。”在韓娜代表看來,雖然上海在住宅小區設置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方面已經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但是從目前試點的情況看,無論是整體數量還是發揮的作用都比較有限。“我一直在外面跑,看到不多。我一直呼吁盡快推廣,我看到‘十三五’規劃,市政府發的文都有,我們郵政管理局把標準也都制定出來,但我感覺要開展活動宣傳一下,吸引社會資本關注,因為這個投入不算小,不可能一家公司來做。”
借鑒先進經驗 加快推進小區快遞服務場所配套
要加快破解投遞最后一公里問題,韓娜代表表示,上海可借鑒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例如,無錫市規定,凡在市區范圍內新建住宅區,建設單位應設置與其規模相適應的快遞服務場所。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時,要盡可能按照業主需求將郵政服務場所納入更新改造內容。
“像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都是配套設置,快遞服務中心也要配套設置。比如在多少面積的新建小區就要配套。一個對市民寄件、取件解決了,第二對于企業來講提高了送件的效率又節約了成本,第三有利于安全和環境整潔和社會的管理。”
韓娜代表提出量化指標:“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提供不低于25平方米的服務場所。”此外,她還建議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要用于建設開放性的寄遞服務中心或者設置智能包裹柜、快遞箱等人工、智能寄遞服務終端。
今年7月24日,《快遞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鼓勵在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設置快件收寄投遞專門場所。針對該條款,韓娜代表提出新建小區應盡快完善此類設施,同時,要落實小區快遞服務場所的相關管理責任,保證業主快件的收寄安全、有序。此外她還建議智能快遞柜的提取碼告知方式也應多考慮老年人的需求。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