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十年百世終上市,物流整合到商流將成趨勢

發布時間:2017-09-22 18:23:06

9月20日晚間(美國東部時間9月20日9:30分),百世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IPO上市,股票代碼為“BSTI”,此次IPO百世集團一共發行4500萬股美國存托股份(ADS),每股價格為10美元,總融資額高達4.5億美元,為目前在美上市最大IPO。截至22:07,百世集團股票上漲漲1.5美元,漲幅達15%。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基礎設施投資,便利店、物流和供應鏈服務網絡的進一步擴張等。

百世集團上市后,中國快遞企業前6名公司全部登陸資本市場。

現在主要目標集中在歐洲和美國

阿里巴巴集團持股比例為23.4%,成百世集團最大股東;創始人周韶寧持股比例為14.7%,為第二大股東;菜鳥網絡持股5.6%,阿里系合計持股29%。

據百世招股書顯示,上市后將繼續投資研發,加強技術基礎設施,利用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能(AI)和移動技術,為生態系統高效地設計、管理并運營復雜的供應鏈服務和解決方案,將技術運用于各種應用,如網絡和路徑優化、交換箱、分揀自動系統以及智能云倉管理,以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還將引進冷鏈物流等新服務和解決方案,吸引更多商機,增加客戶粘性。此外,百世還將繼續有選擇性地對能夠提升公司業務和科技水平的公司進行投資或收購,發展合資和合作伙伴關系。

周韶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百世現在主要的目標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在美國新洲已經有大概二十萬英尺的基地,在舊金山,在洛杉磯,也有大概十五萬英尺基地。百世強調技術和綜合能力改造我們的供應。我一直相信人是公司最重要的,所以百世投資人和技術。百世工程部和技術部門一直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重視的,還會繼續投入。另外百世擅長不斷創新新的模式,不斷使線上線下融合倉儲,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運輸,快遞等等。

2016年“雙11”百世集團創始人周韶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百世上市會全面評估和借鑒前5家上市經驗,百世集團上市目的有三個,即為了募集更多資金,滿足投資方和員工的利益訴求,以及更好地打造品牌進行業務拓展和市場開拓。

對于上市的弊端,周韶寧表示“一旦上市,我們的自主戰略空間就會少很多,比如我想做一些其他事情,會受到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制約。如果不上市的話,會更自由一些。”

獨樹一幟,攜生態圈上市

百世生態

百世集團上市,作為2017年物流業內大事,一直被物流人所關注。根據之前招股書數據,2014年至2016年,百世集團凈虧損分別為7.18億元、10.59億元、13.63億元。百世集團能夠在業績虧損的情況下,作為中國第二家在美上市的快遞物流企業,意義非凡。

與德邦選擇坎坷的國內上市路不同(選擇中止IPO),百世集團選擇在美上市,可謂是效率頗高。從2017年6月26日,百世集團向SEC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不超過7.5億美元,到8月29日,百世集團將IPO籌資額目標提高至近10億美元。到如今上市,其歷時不到半年的時間,被業內人士評為是“趕上了末班車”,而德邦上市則被媒體評為“一錯再錯”。

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百世選擇在美國上市,一方面與創始人周韶寧外資企業出身的背景、背靠大股東阿里巴巴、企業注冊在香港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在我國證券市場嚴格的監管政策環境下,連年虧損的百世集團短期內很難在國內完成上市。同時,百世也可能面臨渾水公司做空、股價低迷等情況,且投資者還會拿其與UPS和FedEx做全方位對比。

與國內其他已經上市的快遞物流企業不同,百世集團不僅僅是其快遞業務上市,而是攜旗下百世供應鏈、百世快遞、百世快運、百世店加等業務整體上市。

百世集團主要信息

百世集團2007年在杭州成立,2009年開始做倉儲,2010年百世收購桐廬系快遞公司“匯通快運”70%的股份,并更名為“百世匯通”,2016年初,“百世匯通”正式更名為“百世快遞”。百世集團的業務主要分為百世快遞、百世快運、百世供應鏈、百世國際、百世云、百世金融、百世店加7大板塊。

百世業務情況

2017年6月30日,百世相關業務數據:百世供應鏈:305個云端訂單履約中心(215家加盟,90家自營);百世快遞:64個中轉樞紐,117個分撥中心,超過21000家網點;百世快運:69個中轉樞紐,74個分撥中心,超過6000家網點;百世店加:314414家會員店。

周韶寧曾這樣闡釋百世集團的業務布局:百世集團的愿景是“成就商業”,而供應鏈、技術、金融和“最后一公里”是商業的四大基礎。百世云倉、百世快運、百世快遞、百世金融,以及專業技術研究團隊等各個業務板塊也是對應著四大基礎而來。

用互聯網思維和IT技術成就商業

作為百世集團創始人,周韶寧的履歷與快遞桐廬幫頗為不同。

周韶寧持有紐約城市學院電氣工程學學士學位、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學碩士學位以及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他曾是世界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少數華人高管,為負責全球數據、無線通訊部門的技術總監;曾任UT斯達康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為其締造了年銷售額達到25億美元的中國通信企業銷售奇跡;還曾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與李開復、王懷南并稱為Google中國的“三駕馬車”。

2006年退出谷歌大中華區聯合主席后,自己出資1000萬元創立百世集團。

創辦百世時,周韶寧將自己的互聯網思維和IT技術基因,滲透到了百世集團中。據公開資料顯示,每年,百世對技術領域的投資都有三四十億元。周韶寧認為,人才和技術才是百世的核心,在某些方面機器比人聰明。

周韶寧創立百世集團是基于技術改變一切的理念。他認為,隨著互聯網發展,所有的行業都會被互聯網化,數字化,這個過程中的物流,一定是所有行業、商業革命的最終動力。物流的下一階段的發展需求,一定是以技術為資本,以信息技術、大數據等等為基礎去做。

百世想做的不能說是做物流,而是做一個綜合的供應鏈。供應鏈的目標,一是庫存越小越好;二是要消滅庫存,這就需要所有的信息都要前置化,要知道用戶隨時隨地需要什么,在什么地方。要減少庫存,最好的辦法是減少整個物流費用,一定要把中間環節全部信息化。百世集團就是要在電子商務時代、互聯網時代使很多的交易、協同能夠更加透明。

在周韶寧眼中,這些商業模式成立并不是什么都要自己做,但是核心的東西必須要自己做,對于百世集團來說,快遞是核心的,整合最快,系統化最高,系統也是核心的,核心的技術自己做。

周韶寧認為,做企業贏在格局,輸在細節,格局非常重要,大企業一定是在線上線下做更多的發展。要把用戶、消費者放在第一位,公司里面永遠講用戶,只要有用戶,客戶一定會有。百世要實現商業改變生活,必須從物流、技術、金融,最后一公里,然后是以他們來打造社區合作伙伴和用戶來提高應用和服務。

阿里重資投入,旨在將物流整合到商流

百世集團自2008年便獲得阿里巴巴和富士康投資的1500萬美元。因此百世被稱為是:前谷歌中華區總裁+郭臺銘+馬云的合資企業,周韶寧也被稱為是“能從馬云口袋中拿4億美元”的物流人。

百世集團融資歷程

阿里作為鼎力支持百世集團的大股東,其手里還有圓通速遞17.52%的股權,至此,阿里已同時是圓通速遞、百世、蘇寧云商的第二大機構股東。此外還有一個羽翼正在豐滿,還未上市的菜鳥。而2017年菜鳥網絡投資1.65億美元,獲得了大約5%的百世集團股份,是百世集團的第五大股東。

綜合來看,阿里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不可謂不重。物流和供應鏈對阿里的重要性已經毋庸做更多解釋,近日,馬云和張勇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闡釋了,阿里之所以如此重資產模式、不遺余力地投入到物流基礎設施以及系統平臺建設中的原因。

馬云表示,考慮到目前的規模,阿里巴巴需要接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再采取輕資產方式,而要在全球貿易中占據更大的份額。當企業強壯高大時,要提高效率,必須輕重結合,以阿里巴巴今天的規模,不應該把重的模式留給別人,這是必須做的事情,因為阿里巴巴是在建設基礎設施,必須投資。

阿里巴巴一旦走出去中國,就不再是全球化的阿里巴巴,而是全球化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阿里巴巴正在努力建立在線支付的基礎設施,正在努力建立物流基礎設施,正在努力建設云計算基礎設施。

在近年火熱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上,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說,將附近門店轉變為交付中心,這一設想將在未來使阿里巴巴平臺每天生成的10億個包裹完成配送。目前的問題是如何為更智能化的包裹傳遞重新定義,你不必為了配送包裹而從一個倉庫飛到200公里外的另一個城市,你可以從附近商店發貨。同時,它也接收了許多新的包裹,非常方便。所以今天,所有這些物流系統都應該被整合到商業系統中。

這樣看來,百世更像是阿里多年努力打造的一個物流整合到商業系統中的雛形。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