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成員運去哪再獲融資 打造國際物流“中國樣本”
發布時間:2017-11-01 14:05:12 第一物流網

它是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的合作伙伴;
它的合作付費用戶已超過4000家,預計2017年營業額將達到10億元人民幣;
今年6月它獲得了星河、DCM等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借力星河“聯合創業”模式,業務加速擴張;
10月31日,它又獲得了招商局創投的近1億元人民幣戰略融資;
它就是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國際航運物流在線服務平臺——“運去哪”。通過互聯網平臺,運去哪已迅速覆蓋了全國多個港口和眾多中小外貿企業,在深圳、寧波、天津、安徽、義烏等地都設立了分公司,堪稱互聯網國際航運物流的“中國樣本”。
5萬注冊用戶、覆蓋全球近90%主要航線
“你們中國的公司真的能成長為全球性企業嗎?”過了很久,這句話依然在周詩豪的腦子里打轉,如芒刺在背。這是周詩豪在巴西參加某國際航運的行業會議中,一位在海外有200多家分公司的CEO向他提出的質疑。
2005年,周詩豪創立了一家國際物流公司,幾年之后便成為上海口岸拉丁美洲航線的幾大貨代莊家之一,但對于那位CEO的質疑,他不知如何應答。
中國跨境物流起步晚,物流服務商規模小且分散,流程冗長,訂單操作和信息傳遞效率低,周詩豪明白,按照傳統的方式,中國跨境物流服務現狀很難改變,而他的公司或許永遠都無法超過那家企業。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B2B模式相繼滲透到鋼鐵、化塑等領域之后,國際物流服務的互聯網化也逐步開啟,周詩豪終于捕捉到了改變這一行業現狀的機會——互聯網在線平臺。
2015年,周詩豪創立了運去哪——相當于國際物流領域的“天貓商城”,外貿企業和工廠類似于買家角色,而貨代、拖車行、報關行等服務商類似于賣家角色。通過互聯網平臺提升行業規模和效率,“這是做大做強跨境物流的最佳方案”。
截至目前,運去哪注冊用戶約5萬,已付費合作用戶超過4000家,涉及紡織服飾、機械五金、電子儀表、化工能源等多個領域,覆蓋全球近90%的主要航線,預計2017年營業額將達到10億元人民幣。
數據顯示,在國際物流行業中國已有200余家互聯網平臺,而運去哪的模式和發展速度引起了招商局集團相關部門的注意。很長一段時間,他們調研了運去哪潛在目標客戶群體的痛點和需求,并實地走訪運去哪客戶,持續跟蹤平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際產生的效果。
今年6月,“運去哪”宣布完成了來自星河、DCM等的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不到半年時間,運去哪又從200家平臺中脫穎而出,經過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局創新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招商局創投”)嚴格的調查走訪,獲得了其近1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戰略融資。
陷入僵局的國際物流行業 如何破解?
出口一直是影響中國GDP的三駕馬車之一,但按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來說,中國的物流成本大約是國外成本的一倍。而且,在所有出口企業中,大客戶約有8%,中小企業占到45%-50%,還會有30%左右為小微企業。對于80%的中小微企業來說,航運問題尤其讓他們頭疼。
有四大問題,困擾了這些企業二十多年:
1.價格不透明。國際物流附加費又多又亂,黃牛又層層加價。
2.服務無保障。傳統的中小型貨代,遇到問題,受限于自身實力的問題,容易推諉責任。
3.流程太復雜。國際物流環節多,管控難,出口文件、訂單狀態、費用對賬都很麻煩。
4.貨物無追蹤。約了拖車,不知道什么時候到,清關進度一無所知。
由于上述問題,在中國國際物流發展早期運力供應不求的時候,中小貨主經常面臨甩柜等風險;過去五年,雖然運力逐漸供大于求,中小貨主擁有了話語權,但居高不下的成本,大大減弱了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導致它們依然生存艱難。
另一面,物流服務商同樣面臨著巨大生存的壓力。物流是一個人力資源相對密集的行業,從2002年到現在,整個社會的薪酬成本大概上升了4倍,利潤率大幅降低,傳統的國際物流企業已經沒有了降低成本的空間。
國際物流行業陷入了一種僵局,如何破解?
直面行業四大痛點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20%
從業10多年的周詩豪看來,這樣的現狀倒逼著整個行業必須同時提升自己的效率和規模。
實際上,傳統國際物流行業的參與方,包括碼頭、海關、企業內部已經實現了很高的信息化,但是因為缺少有效的交易模式,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接上存在很大空白,形成了各自獨立的信息孤島。
2015年,周詩豪認為通過一站式服務切入到國際物流行業的時機已經成熟,運去哪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各個信息主體連接起來,同時解決了規模和效率問題。
運去哪平臺采取眾包自營與撮合并舉的模式,對于拖車、報關、內裝、貨運保險、訂艙等國際物流服務,采取資源眾包的形式,貨主可在線下單給“運去哪”,由運去哪負責對接供應商、管理和監督服務質量,這樣一來,發貨更加省心有保障。
與此同時,平臺也會在部分航線上采取撮合方式,貨主將物流需求提交給“運去哪”平臺,平臺會推送給潛在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乃至承運人,由供應商進行報價和方案的設計,然后由客戶進行選擇,運去哪在其中進行相關的管理。
通過互聯網平臺,運去哪解決了上文提到的中小貨主的四大痛點:
1.通過平臺為貨主匹配5-10個承運商報價,方便貨主進行價格橫向對比,同時讓價格透明化。
2.安排具有物流專業背景的客服人員,全年無休為貨主解答每一個問題。
3.推出物流管家SaaS系統,讓中小外貿企業免費擁有線上管理系統,進行流程管理。
4.通過運去哪線上平臺,貨主能夠實現所有物流節點的時時掌控。
上海楓晴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鵬反饋說:“海運環節附加費眾多,以往非常不透明,吞噬了我們很多的利潤。在與運去哪合作后,所有的價格信息可在線查詢和下單,非常透明、快捷。合作下來,物流支出相比以往,降低了約20%。”
另外,運去哪通過整合承運人、貨代、港口、海關等數據,可以追蹤每一筆訂單的運輸進展并實時提供給貨主。對于張鵬來說,這點也是運去哪吸引他的原因之一,每當貨物運輸到一個新節點,他都會收到實時的短信提醒,從而能夠更好地管理、規劃物流工作。
內外合力打造互聯網國際航運物流的“中國樣本”
在美國硅谷,也有一家致力于將貨代流程線上化的創業公司Flexport,已先后獲得多輪融資,在不久前的9月底,剛剛結束了新一輪1.1億美金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DST等機構。而總部位于上海的“運去哪”,通過互聯網平臺已迅速覆蓋了全國多個港口,在深圳、寧波、天津、安徽、義烏等地都設立了分公司,成為了互聯網國際航運物流的“中國樣本”。
“很多行業外的人、還有那些單純的互聯網人不會想到,這是一個非常苦的行業。不經過這么長時間積累的,不了解其中的邏輯,做起來很難。”周詩豪感慨。
確實,很少有哪個行業像國際物流一樣,所有涉及的部分都處于移動狀態,且參與主體多,整個流程格外復雜繁瑣。以集裝箱整箱業務為例,需要多個部門和團隊共同協作,大概經過十來個環節才能完成一次運輸。
運去哪行業影響力背后,是周詩豪和他的整個團隊對專業性、經驗、技術、后勤和服務等的一系列嚴格要求。為了保證服務的質量,運去哪對供應商制定了明確的服務標準,承諾出現管道、貨損貨差等由運去哪進行賠償,并100%保艙保柜保拖車。
除了自身的“硬功夫”,運去哪還有很多非常“給力”的外部合伙伙伴。世界航運巨頭達飛輪船、馬士基航運都是運去哪的合作方。兩大公司均已入駐“運去哪”集運頭等艙板塊,為貨主提供互聯網在線訂艙服務,大大提升了運去哪的服務質量。
在運去哪的投資方中,星河的“聯合創業”模式給其業務加速注入更多資源。星河不僅將國內重要港口等大量行業資源、政府資源對接給運去哪,還有500萬企業客戶資源,以及產業大數據、智能商業的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全球化布局等,都助推運去哪在這半年中業務突飛猛進。
招商局創投是招商局集團落實國家雙創戰略設立的專注“互聯網+”的風險戰略投資機構,而此次戰略投資“運去哪”,正是看中了“運去哪”基于“互聯網+”的創新物流服務。2016年,招商局集團旗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9577萬TEU,是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港口開發、投資和營運商。運去哪能夠與招商局集團自身的航運、港口碼頭等業務形成有效協同,進入下一個發展快車道。
“最好的供給、最迫切的用戶、最能喝酒的銷售,這是貨代黃金時代的成功要素;技術平臺、供給能力、運費資金,這則是航運互聯網時代的成功要素。未來,還有很多的事可以做得更好。”周詩豪表示。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