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物流科技博覽會南京開幕機器智能改造物流企業
發布時間:2017-12-04 10:59:17 中國水運報

11月28日,中國國際物流科技博覽會在南京開幕。來自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家知名物流企業用產品“說話”,講述物流業從“傻大笨粗”到智能化、綠色化的華麗進階史。
3年前,不少電商倉庫還需要手搬肩扛,為了找貨,工人推著小車一天跑二三十公里。而現在,工作人員通過電腦下一個指令,通過無線信號傳送,穿梭車接收到后“秒懂”,立即跑到貨物堆放區取貨,然后通過軌道和提升機,把貨物通過滾筒輸送帶送到人的面前。
過去,貨架一排排像書架一樣陳列,貨架之間留有過道,供穿梭車穿行、攀爬。而現在,一排排貨架無縫連接起來,拼成巨大的平面,穿梭車在平面上自由奔跑,靈活拐彎,一輛車搞定一大片,貨架儲存空間提高50%。
機器人的普及讓物流倉庫越來越不需要人,“無人倉”毋庸置疑是未來大趨勢。那么在送貨的“最后一公里”,有可能機器代替人么?展會上,一個叫“小biu”的送貨物流機器人吸引了觀眾注意。大大的腦袋,圓滾滾的身體,據介紹,它是中國第一個投入實際應用場景的終端快遞機器人:當接收到發貨指令,“小biu”機器人會帶上貨物立刻出發,它會自主避開障礙物、自動返回充電、自主乘坐電梯、自動撥打電話,還能快速創建地圖,選擇最快最方便的送貨路徑、多樓層之間無障礙送達。
展會上,黃色的共享快遞盒是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寧物流人士介紹,剛剛過去的“雙11”,蘇寧投放了5萬個共享快遞盒,其中在南京投放了1萬多個。每個包裝箱可以循環使用上千次,箱子上有一次性封口,中途不可以打開。
江蘇省現代物流協會人士介紹,江蘇物流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全省物流發展規模進一步增強,互聯網技術、物聯網產品和自動化裝備逐步普及。順應消費升級,智慧、綠色已經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兩大關鍵詞。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