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重”看物流地產 傳統商貿企業“輕”轉型
發布時間:2017-12-06 09:41:16 每日經濟新聞

物流地產需求旺盛,地產商、電商、金融等各路資本紛紛布局,傳統商貿物流企業向何處去?一條出路或是讓自己讓為“互聯網化”。
近日,商貿物流中心開發商及運營商毅德控股推出“毅掌柜&毅起付”系統,并已在其綿陽、贛州、柳州、煙臺、蘭州等全國商貿物流毅德城園區應用。至此,毅德控股的互聯網矩陣平臺已初步成型。
毅德控股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推出的“毅掌柜&毅起付”系統,不僅提升了商鋪運營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成本,更可助力毅德城園區廣大商戶大力拓展O2O市場,滿足客戶需求。
加上此前毅德控股推出的電商品牌“毅起來”、集成極速物流平臺、車貨匹配APP“毅起送”和智能生活進口商品社區體驗店“毅優選”,毅德控股的互聯網矩陣平臺已初步成型。
據了解,早在2015年10月,毅德控股加快了在互聯網領域的戰略布局,推出了“毅起來”,揭開了實體商貿流通產業轉型升級的序幕。
毅德控股上述負責人也表示,未來毅德控股將通過更多的模式創新、產品迭代和數據沉淀,驅動“電子商貿、現代化物流、互聯網金融、智慧社區”等領域的合縱連橫與持續共贏。
不僅僅是毅德控股,其他商貿物流開發商也在轉型,其中一個重要方向是與O2O概念相結合,采取自建或者與電商企業合作的方式,搭建線上線下閉合的大平臺。比如華南城早在2014年就與騰訊合作、入股馬可波羅,實現其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發展策略,且積極布局“線上”服務平臺:華南城網、奧萊購、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華南城網商創業園等;卓爾發展也在2014年后就開始互聯網化轉型,試圖搭建線上批發交易市場平臺。
傳統商貿物流企業積極加快平臺建設背后,是這個領域涌入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需要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世邦魏理仕發布的《2017年亞太區投資者意向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61%的中國投資者考慮直接投資物業以獲得更高回報,物流地產在今年占比20%,受到投資者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的青睞。萬科、綠地、榮盛、碧桂園等,均在搶攤物流市場份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當前物流地產市場需求持續上升,類似毅德控股這樣企業有系統性的物流平臺,總體上會有較大的市場機會,但物流用地的成本持續上升以及類似萬科等企業的進入帶來很多新的沖擊力,所以該類企業要不斷創新來提升競爭力。
如何面對物流地產領域的競爭?在嚴躍進看來,第一是積極在這一輪創新潮中積極做大企業規模;第二是持續推進企業的新業態創新,尤其是結合當前包括自貿區、自由港、一帶一路等概念,積極做好大項目。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