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爭相發力 “互聯網+”精準扶貧成為潮流
發布時間:2018-01-11 10:07:32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中物聯
2017年12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濟南表示,只有土地增值了,農民才會有最大的機會。
自中共十九大以來,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諸多互聯網企業,正大舉進入扶貧領域,通過各自的優勢,幫助廣大農民脫貧,成為中國扶貧領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電商巨頭爭相發力
說出上述這番話時,馬云正在阿里巴巴集團同山東省政府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他表示,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的脫貧計劃,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阿里巴巴應該也必須積極參與的。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脫貧工作已成為其戰略性業務,啟動阿里巴巴脫貧基金,5年內投入100億元參與脫貧攻堅,并把每個項目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對每個總裁進行脫貧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更體現其決心的是,這次啟動儀式,是自201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阿里巴巴36位合伙人首次聚齊。
作為中國頂尖的電商企業,阿里巴巴和京東在扶貧領域紛紛發力,呈現你追我趕之勢。
“今天終于實現了兒時夢想!”2017年11月28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微博上宣布,擔任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名譽村主任,并立下目標,5年內全村家庭平均收入提高10倍,全村村民全部脫貧。“不是用捐贈方式,而是產業方式!”
從2016年開始,京東就全面推進落實電商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品牌品質、自營直采、地方特產、眾籌扶貧等模式,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擴展合作商家超過6000家,上線貧困地區商品超過300萬個,實現扶貧農產品銷售額超過200億元。
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其中
互聯網企業參與精準扶貧,各有其優勢。
作為中國互聯網市值最高的企業,騰訊在扶貧領域已耕耘多年。以“騰訊為村”為例,這個旨在用移動互聯網發現鄉村價值的開放平臺,以“互聯網+鄉村”模式,連接情感、信息與財富。而在微信小程序中,“企鵝優品”則利用騰訊的信息優勢,將各地滯銷的農產品上線銷售,為農民解燃眉之急。
微醫集團副總裁孫京猛則表示,微醫在“互聯網+”精準扶貧中更多聚焦于健康扶貧。研究發現,因病返貧和因病致貧的群體占貧困人口比例非常高,通過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的簽約、因病返貧信息檔案的建立,通過互聯網的賦能,可以幫助全國140多萬村醫和鄉醫提升水平,進而幫助廣大農民。
2017年11月11日,蘇寧首創的“電商扶貧實訓店”開始在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省沽源縣試點。據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透露,2018年,蘇寧還要在全國100個貧困縣落地電商扶貧實訓店。2017年,唯品會推出特色電商扶貧平臺——“唯愛工坊”,其精準扶貧模式特點在于前期幫助貧困地區群眾組織生產,在將特色產品買斷后,平臺通過補貼運營和物流成本、流量引入等方式,幫助扶貧產品市場化。
互聯網精準扶貧成潮流
互聯網在扶貧中的作用,早已得到自上而下的肯定。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明確表示,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讓山溝里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互聯網企業做大做強之后,在扶貧領域體現出的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各界廣泛認可。
2017年12月4日上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論壇在烏鎮成功舉辦,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4年以來首次圍繞“互聯網+精準扶貧”主題開設論壇。
而具體到電商扶貧,2016年底,國務院扶貧辦會同中央網信辦、商務部、財政部、農業部等16個部委印發《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無論國務院扶貧辦,還是其他部委開展的電商扶貧試點中,諸多電商企業都積極響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