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即時配送 深耕物流細分市場展鋒芒
發布時間:2018-01-12 10:10:04 每日商報

傳統快遞與外賣配送間的“縫隙” 即時配送成為物流新亮點
日前,吳小姐有一份文件必須當日交給客戶,但下午有公司會議的她無法親自去送,最終她使用閃送app,讓平臺上的“閃送員”梁先生替她將文件送到了客戶手中。11點26分,平臺顯示搶單成功;11點35分,“閃送員”從吳小姐手中取到文件;12點04分,系統提示物品已送達。這份從杭報新聞大廈送往城西銀泰城E座寫字樓的文件,運送共用時29分鐘。吳小姐花費了26元。
事實上,根據閃送app中的“價格說明”:3公里內,物品會在45分鐘內送達;3公里到5公里內60分鐘送達;超過5公里每加5公里送達增加30分鐘。在地圖上,杭報新聞大廈與城西銀泰城E座顯示為9.3公里,這意味著“閃送員”的運送時間不能超過60分鐘。在定價方面,5公斤以下物品,距離在5公里以內為16元,5-20公里每增加1公里加收2元,20公里后每增加1公里加收3元;5-20公斤的物品,每增加1公斤加收2元;超過20公斤的物品,每增加1公斤加收5元.
如梁先生這樣的“跑腿小哥”遍布杭城的大街小巷,他們有點像“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在城市中穿梭;他們又和“快遞小哥”類似,運送著種類多樣的貨品。這種同城專人直送跑腿服務,仿佛是在傳統快遞與外賣即時配送模式之間切入的一個“縫隙”。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即時配送的同城速遞已成為物流行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未來五年仍將保持30%的增速,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
即時配送“百花齊放”
行業亟須規范化發展
顯然,能夠在物流行業中“脫穎而出”,即時配送的主要使用場景并非像吳小姐這樣的偶然事件。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同城范圍的鮮花、蛋糕、藥品、商務文件、連鎖商超以及便利店的日用百貨都被囊括進了即時配送的業務范圍。而眾多新玩家被即時配送吸引入局,看中的其實是即時配送在快遞末端,以及生鮮超市等新零售細分行業中的展露拳腳。
目前,我國大部分物流公司的業務還主要是“將貨物從一個城市送到另一個城市”,快遞“最后一公里”服務也成了即時配送可以“玩花樣”的商機。據了解,在近幾年的雙11和618期間,點我達都在為菜鳥網絡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包裹配送,而達達在2016年4月與京東到家合并后,也連續兩年為京東物流提供618和雙11的末端配送服務。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即時配送發展迅速,已經有多家公司入局,但這個行業還處于未成熟階段,在眾包人員的管理上行業仍然沒有提出完善的制度,在服務體驗和配送流程上,也缺乏統一的標準。
針對吳小姐從杭報新聞大廈送往城西銀泰城E座寫字樓的文件,記者也做了一個小實驗:11點半左右,記者打出租車從杭報新聞大廈出發,路上有輕微擁堵,最后耗費26分鐘到達城西銀泰城;回程記者選擇地鐵+共享單車的方式,在正好身邊有共享單車的情況下,記者耗費43分鐘從城西銀泰城回到了杭報新聞大廈。以“快”制勝的即時配送,對配送的時效要求很高,很多配送人員可能為了爭分奪秒出現了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規行為,而這無疑也是一大隱患。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豐富的市場需求,作為一項行業基礎服務設施的即時配送,已經發展到需要有一套相對穩定、能夠提供品質服務的行業公約的階段。在各大眾包物流企業能夠形成規模效益,在整個服務鏈中形成成熟的發展模式,解決價格體系、信用體系、服務體系以及社會公信力等不穩當因素后,即時配送行業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