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18 09:34:07 中國郵政快遞報

2018年,崔維星有一些話想說。
這一年,距離他到廈門大學會計系讀書過去了整整30年;這一年,他白手起家打造的德邦實現IPO,成為第七只登陸資本市場的快遞概念股。
要找打得過的人打
“想要在事業上成功,要分析你的競爭對手,柿子要找軟的捏,選擇行業的時候,也要找你也優勢的行業去競爭。”
這種分析法和崔維星自己的創業經歷有關。
1992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崔維星大學做起了物流;
1996年,他開始創業,還是選擇了這一行:“那時物流主要是貨物部的人在做,主要業務是搬貨,我挺有力氣,搬貨不會輸給他們;給客戶去服務,我形象還算好,也不會輸給他們;我學會計的,算賬也比他們強……所以我做這一行,成功幾率很高。”
1998年,他承包了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老干部航空客貨運處的業務;2001年在廣州成立德邦物流,進入零擔市場;2013年上線快遞業務。
“選擇行業的時候,不要被人家所迷惑,要發揮你的特長,知道競爭對手到底是誰,在競爭當中才容易獲勝。”他說。
沒興趣的事,就別作踐自己
在中國郵電專業的最高學府——北京郵電大學,崔維星與參加一次論壇活動的近百名學生“聊起了天”。
出席當天活動的其他快遞企業的董事長和高管準備了精美的PPT,而他站在臺上,沒有準備任何材料,發表了一篇名為《快遞改變世界,你改變自己》的演說,拉家常似地說:“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沒興趣的事,就別作踐自己。第二要正確選擇行業,然后狠狠努力。有成就的人都是在一個行業里好好地耕耘、不斷地積累和進步的人。”
他反復提及“積累”兩個字,“你是聰明,但是你四年的積累去跟別人八年的積累競爭,有可能比得過嗎?”
他的想法也注定了德邦的人才選拔方式——不論是高管還是基層經理,都是從一線員工做起,通過層層選拔和競聘,晉升到管理崗位。
當人們對物流從業者的印象仍然以藍領工人為主時,德邦早在十一年前便啟動了校園招聘,隨之成立德邦學院,迅速建立好了內部人才培養選拔體系,校招也早已開始招聘博士研究生,多次被被評為最佳雇主。
“德邦的高管以內部提拔為基礎,我們的副總也就35歲左右,高管平均三十二、三歲。”崔維星說。
外界也總愛將德邦與順豐做比較,崔維星和王衛,同樣出生于1970年,同樣注重業務標準化和管理規范化。崔維星自信,在快遞行業里,只有順豐的管理水平能與自己相當。
長跑冠軍
體育是崔維星十分看重的特質。高中的時候,他拿過5000米長跑的第一名,1988年剛到廈大,他又跑了10000米的第一名,多年來,他依然堅持跑步、健身房運動、滑雪、高爾夫:“中國人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們應該轉變思想,身體和大腦同等重要。”
在他看來,體育有了功利的色彩,可以幫助社交與合作:“你長得帥,身體壯,體育好,別人可能會主動跟你聊天,合作就比較容易了。”
他叮囑在場的學生,年輕的時候投資鍛煉,比年老時候的回報率高多了。
首次參加快遞企業座談會
2018年初,國家郵政局召開工作會,德邦首次參加,當天還當場公布了第三方機構調查的各企業的服務數據,但其中卻并沒有包括德邦。“作為快遞業新兵,德邦2017年實現快遞收入73億元,利潤率增長比較快。希望以后調查時候把德邦也包括進去,給我們一些壓力,幫我們提高質量。”崔維星說。
對于未來,崔維星指出了幾個方向:跨境電商、農產品寄遞、軍民融合、智能化和自動化。
而十分注重人才培養的德邦,被稱為物流業的“黃埔軍校”,幾年前多名高管“出走”,曾引起不小的波瀾。如今,其他物流快遞企業的高管,比如圓通的鄧小波、天地華宇的阿玉順,都成長于德邦。
在上市招股書中,德邦將“吸引和留住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及業務人員”作為保持業務高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座談會上,崔維星也強調了“留住人”這一點:“2018年,我會想辦法,改進快遞員管理方式,提升快遞員的歸屬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