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24 11:00:17 中華網

資源協同 建共贏機制
2017年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已正式將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物流業從此便進入智慧物流與智慧供應鏈新階段。通過推進供應鏈全球布局,加強與伙伴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合作共贏,有利于我國企業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在此背景下,世界500強海航旗下至精股份重點打造的一站式云供應鏈服務平臺——“三藏平臺”順勢而起,這正是海航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供應鏈物流作為“三藏平臺”最主要的業務支柱,在成功嫁接海航充沛資源的基礎上,發揮協同優勢,利用前沿互聯網與物聯網科技平臺為各種有海陸空運輸及倉儲需求的客戶提供供應鏈物流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三藏平臺”資源遍布全球,在運輸、倉儲、冷鏈、工程物流等方面擁有遍布我國40多個城市及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豐富資源,戰略合作商涵蓋全世界20多家世界500強和7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如英國石油集團、道達爾公司、美國海灣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廣核、中國能源、香港大生集團、中國鐵建等。
據了解,“三藏平臺”提供的全球運輸、倉配一體、冷鏈物流、工程物流、物流云等一系列服務,通過“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多流合一,建立與用戶共贏的合作機制,致力于服務整個商業生態圈,對促進傳統物流行業向技術、數據、信息、資本驅動型轉型,對加快我國物流行業的產業升級具有重大的意義。
科技賦能供應鏈 破出口窘境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長,政府加大對外開放力度,“走出去”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加速發展的需要,也成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主動應對國內外形勢變化的需要。
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成為推動外貿增長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拉動了跨境物流的迅速擴圍,甚至成為左右我國跨境電商的主導力。
但當下,跨境電商物流狀況尚處于粗放時代,存在著價格貴、速度慢、后期追蹤難、便利性差等難題,關稅、清關等政策性問題也是跨境電商物流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更值得關注的是,物流市場不透明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一大痛點,貨方與物流商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物流運輸選擇成本高,效率低下。“三藏平臺”旨在解決這些痛點,為有發貨需求的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服務支持,幫助更多企業走出國門,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傳統物流行業產業升級。
以國內中小出口企業為例,出口貿易企業僅需在“三藏平臺”執行“一鍵委托”,將完全擺脫繁瑣的物流操作工作,產品的線上信息維護和線下物流操作將全部由“三藏平臺”完成。不同端的運力資源、倉儲資源都會在智慧平臺上展示出來,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并且,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的能力自動分析出多條不同的路線,供用戶選擇,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資金服務。
為了實現這種生態鏈,海航至精在“三藏平臺”上自主研發了一個基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智慧運力資源匹配引擎“智運云”。作為我國首個全球運力資源智慧交易云平臺,其有著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等特點,可完成倉儲資源智慧優化匹配,海、陸、鐵、空多式聯運,區港聯動、倉配一體、口岸通關,金融結算、科技應用、增值服務等操作。
“邁”模式 精準定位用戶需求
記者了解到,2016年12月,海航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天海投資發布公告,以60億美元收購英邁國際(IngramMicro),英邁因此也正式成為海航集團成員企業。英邁是全球最大的IT分銷商之一,為客戶提供全球性的IT產品分銷及技術解決方案、移動設備及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供應鏈解決方案及云服務。雙方在收購后產生了許多合并效應,也各自實現了加速發展。
就英邁而言,被收購后能夠加速其開拓亞太——尤其是中國市場,發展供應鏈金融。對于海航而言,不僅能夠將英邁云服務引入我國,還能在協助英邁的過程中幫助我國企業“走出去”,前景良好,發展空間巨大。
據了解,Shipwire是英邁旗下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結合英邁倉儲和物流資源,通過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多種供應鏈解決方案。“跨境邁”隸屬于“智運云”產品體系,收購完成后依托Shipwire技術平臺,集成信息流、物流,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最優的跨境出口物流解決方案是跨境邁的定位所在。跨境邁通過至精股份聚合海外倉、技術平臺的優勢,幫助中小外貿企業實現邁向世界的夢想。借助跨境邁,中小外貿客戶可獲得包括跨境物流、海外倉儲、落地配等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助力客戶邁出國門。
未來,“跨境邁2.0”將會在1.0的基礎上,整合“三藏平臺”跨境運力資源、報關資源和英邁海外倉儲資源,打造跨境邁海外倉模式,并引入供應鏈金融服務包括倉單質押和代理采購。“跨境邁3.0”還將設立供應鏈科技模塊,經過海量數據的沉淀,利用智能算法通過成本、倉配時效和客戶體驗三個維度進行測算,科學合理地確定布倉地點和布倉數量,最終實現成本最小、時效最快和客戶體驗最好的目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