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06 09:05:21 現代物流報

中央1號文件不僅明確提到物流——要求“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還“點名”郵政——“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
第一物流全媒體
2月4日,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中央1號文件對外發布。
從文件名稱上便知,2018年的中央1號文件不出意外地再次聚焦“三農”工作。其中,涉及農村物流和金融的內容,值得關注。
“點名”郵政快遞
要實現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激發鄉村活力的基礎。2018年的中央1號文件把“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作為提升農村產業的重要手段。而實現三產融合,物流需要發揮基礎性、戰略性的作用。
中央1號文件不僅明確提到物流——要求“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還“點名”郵政——“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
① 國家級利好密集。先是國辦2018年1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
緊接著1月31日,李總理聽取各界專家和基層群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百世的一名快遞小哥被接進中南海;
再加中央1號文件對郵政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
進入2018年以來,關于郵政、快遞的國家級的利好政策密集得有些過分,彰顯國家對快遞業發展的重視。
② 農產品上行受重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中央1號文件“點名”郵政,可不只方便農民網購,更重要的是解決農產品進城——“重點解決農產品銷售中的突出問題”。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日前表示,短短四年間,我國快遞服務網點鄉鎮覆蓋率提高到87%。
鄉鎮快遞網點的鋪設如此迅猛,一方面與我國開展多年的快遞下鄉工程有關,另一方面,農村電商的迅猛發展也帶動了快遞、電商企業深耕農村物流市場的力度。
農業部2016年底印發的《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2020年實現農產品電商交易額8000億元。
如今距離這一目標實現的時間越來越近,作為農特產品要出村進城的新興途徑,農產品電商發展必將愈發受到重視,構建高效的農產品上行渠道的電商及物流企業或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
③ 資源整合解決“突出問題”。發展農村電商是破解農產品上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物流通道不暢和成本高,造成農村電商在破解農產品銷售難時,作用有限。
雖然農村優質農產品越來越多、物流覆蓋率不斷提升,但是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農產品,現有的物流服務不能滿足其對物流時效的要求。中央1號文件為此提出了破解方法:
一是構建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以降低農產品儲運過程中的損耗,保障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的質量;
二是鼓勵引導企業密集農村物流網絡。目前我國快遞服務網點鄉鎮覆蓋率近90%,但是余下的百分之十幾都是難啃的“骨頭”。打通農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在企業“查缺補漏”的同時,整合現有的郵政、供銷等網點資源。完善其物流配送的功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馬軍勝日前就表示,提高邊境、海島等地區鄉鎮局所營業服務達標率。2018年目標新增直接通郵建制村1萬個以上,通郵率提高到98%。
發展農村供應鏈金融正當時
農業供給側改革,大量的農業生產項目面臨轉型升級,不僅要構建現代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還需要有相應的金融服務的支持。用中央1號文件的話說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不過,眼下農村金融市場的開拓,與農村現代物流類似,雖然市場空間廣闊,但還面臨諸如農戶征信不完整、農業資產難以定價以及抵押、農村傳統金融機構效率低下等問題。金融機構更愿意將資金投入回報率高的產業和地區。
① 總體要求。中央1號文件對此提出“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具體來說,一是,確保財政投入持續增長;二是,拓寬資金籌集渠道;三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② 這樣落到實處。在“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方面,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農村供應鏈金融大有可為。
中央1號文件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對農村金融服務力度,點名了這幾家金融機構,如:
加大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對鄉村振興支持力度。
明確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鄉村振興中的職責定位,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加大對鄉村振興中長期信貸支持。
推動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保持農村信用社縣域法人地位和數量總體穩定,完善村鎮銀行準入條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服務好鄉村振興。
③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為了“確保(金融)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中央1號文件鼓勵“社會積極參與”。
這樣的提法并非首次,2017年的中央1號文件要求“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阿里、蘇寧和京東等企業早已涉足這一領域。
2016年5月,蘇寧金融成立農村金融事業部。蘇寧金融的“惠農貸”,以產品研發為主線,將農村金融戰略寓于其中,推進實施品牌化建設。
2015年9月,京東發布農村金融戰略,通過京農貸、農村眾籌、鄉村白條、農村理財等產品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京東農村金融已經在全國1700個縣、30萬個行政村開展各類農村金融業務。
2016年12月底,螞蟻金服宣布,將全面開啟農村金融戰略,推出“線上+線下”熟人信貸、供應鏈金融等服務。當時,螞蟻金服表示,未來三年,將帶動合作伙伴及社會力量為“三農”客戶提供累計1萬億元信貸。
未來,投身于農村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企業,或將得到利好政策的支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