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13 10:26:35 億歐

近期亞馬遜的無人零售店Amazon Go正式對外開放,此店運用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算法跟蹤購物者,并根據消費者選擇的商品收取費用,從而消除收銀臺的角色。對此,逗號智能零售CEO馮新宇表示:“Amazon Go的高科技是我們難以取代的,但它自身也難以被大規模復制,因為幾千萬美元的高成本要拓寬市場不是那么容易。”無人零售席卷中國,它的產生是由于背后技術的推動,例如人臉識別、RFID技術、視覺識別、深度識別。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智能貨柜等一系列無人零售業態在2017年霸占風口。
與無人零售企業不同,廣州逗號智能零售是一家專注于人工智能應用在新零售領域的初創型公司,2017年9月成立并獲得黑洞資本的天使輪融資。馮新宇表示:“逗號智能零售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化商品系統,賦能商家解決自助結賬問題,提高防盜以及降低貨損率等問題,并取得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成果。”據億歐了解,逗號智能零售員工在100人左右,其中研發團隊則占三分之二的數量,其研發團隊包括AI研發、系統研發和硬件研發三部分。實際上,智能零售領域的玩家不在少數,以下是億歐對部分智能零售企業的相關信息整理:
賦能線下傳統便利店,人工智能是社會的水和電
技術催生零售新業態的出現,在此過程中,新業態也促使技術提高。馮新宇說:“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在零售領域的應用方向是要實現降本增效,同時零售也將是人工智能最快變現的領域之一。”逗號智能零售在初期階段主要將產品賦能快消品和便利兩大行業,主打三種產品,智能結賬臺、智能門禁和智能黑盒。去年12月,逗號智能零售在廣州改造了第一家傳統便利店,此次改造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驗證自主研發產品,收集相關數據,為下一代產品的更新迭代和升級版本做鋪墊。通過測試,馮新宇認為每個店至少可以節省40%的人力成本,這主要體現在智能結賬臺的安裝,可以將一個便利店內的7個員工減少到4人。
目前,逗號智能處于初期研發階段,馮新宇告訴億歐,今年2-3月,公司產品已經具備商業化程度,近期正在與個別關鍵客戶打造1-2個合作案例,但迅速拓廣市場仍需要一段時間。此外,逗號智能零售在半年后會與相關核心客戶完成門店的合作。由于逗號智能零售不介入運營和供應鏈,所以馮新宇認為公司在市場拓展中不會受區域選擇的限制。同時,面對拓展高成本問題,馮新宇表示公司前期將主打一二線城市,因為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接受程度高,其次是市場密度高。此外對于長期發展目標,馮新宇希望2018年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完成1000-2000家便利店的改造。在合作商家選擇上,馮新宇表示正在與相關商家洽談,但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不過,對于主打快消品的周黑鴨、三只松鼠和便利店品牌全家、711等企業或將成為逗號智能零售的潛在客戶。
“線下轉型加速,賦能而不是賣設備”
2018年,無人零售風口仍在繼續,馮新宇從打造無人便利店到帶領團隊切入技術一端有其自身想法。他認為現在是線下傳統零售商業面臨變革的時代,僅便利店門店則需要轉型升級,門店需要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而在消費端,消費升級的推動、消費水平和消費者體驗要求的提高也在推動轉型速度。對于無人零售,馮新宇說:“如果只是為了無人而無人,無人零售或將是偽命題。”無人便利店實際上存在商品和選址的問題:首先是熟食不便于在無人便利店里進行銷售,香煙酒類等商品的零售是有嚴格要求的;此外嚴格來說設置無人便利店盒子相當于要進行地址的選擇,此時將面臨更高的BD成本。
單純講逗號智能零售的業務模式,找到愿意轉型升級的線下門店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因為只有達成合作后才能實現其設備的輸出,但馮新宇表示逗號智能零售不是靠賣設備盈利的公司,據馮新宇介紹,未來公司的盈利是在設備賣出后長期時間服務收入。
“人工智能+零售”是零售未來發展趨勢
馮新宇認為未來線下便利店以兩種形式存在:智能化商店和非智能化商店。相比之下,智能化商店在人力成本、效率和體驗方面更有優勢,并且這將很快實現,在5-10中會有大部分商店實現智能化轉型,所以零售人工智能化或者理解為“智能零售”是未來發展趨勢。
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安全的云服務、數據流分析、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識別和物聯網是零售業實現“涅槃”的核心技術;蘇寧技術研究院院長向江旭也認為中國消費群體龐大、政策激勵較多以及法規限制相對寬松,是“智能零售”等應用性創新在中國落地更快的主要原因。
新技術推動新業態的誕生,醫療、金融、零售、汽車都在大談智能的詞眼,不得不承認技術在諸多領域已經顯露頭角并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正如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零售領域,其最終目的是實現高效率與消費端相觸達,所以,馮新宇認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消費體驗是人工智能賦予零售主要解決的三大問題。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體驗還處于初級階段,真正體會到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還需要技術的進步和時間的檢驗。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