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23 09:22:01 華爾街見聞

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在“3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里發表了對區塊鏈的看法。
曾鳴自2003年起一直擔任阿里巴巴集團戰略顧問,此后還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參謀長。作為戰略學專家,曾鳴對于戰略創新、戰略轉型,戰略聯盟與并購,電子商務,以及國際化戰略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在“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內發言中,曾鳴表示,分工和合作是人類社會經濟進步的基本動力。分工越來越精細,就需要合作越來越廣泛深入,因為如果沒有交換,分工的果實就沒法實現。所以交換和合作又是分工進一步深入的前提。這兩者其實是互相促進,螺旋上升的。
在這個意義上,區塊鏈是生產關系的革命,但它其實必然帶來生產力的大變革。
區塊鏈讓點對點之間的交換和合作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交易成本的下降”,這將極大地推動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帶動生產力的又一輪大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的技術革命。
他進一步指出,自己以前總結互聯網的本質是“聯”“互”“網”:“聯”是聯接,在線,PC互聯網時代的價值創造基本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互”是互動;移動互聯網充分利用了互動的價值;“網”是結網,用網絡協同來取代傳統的供應鏈的管理方法。
淘寶網在這方面是個初步演化的樣本。
但區塊鏈提供了“網狀協同”的底層技術支持,這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和價值創造的動力。
信任成本是任何市場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區塊鏈通過技術的方式讓海量人群可以低成本實現共識,從而極大地降低信任成本,這將創造一些以前不存在的市場。
這樣的市場很可能提供的是以前稀缺但很有價值的服務,這是真正的供給側革命。
曾鳴還談到了區塊鏈和共享經濟的關系,他表示:
我個人認為目前的共享經濟不是真正的共享,更多是資源的分享。真正能創造大價值的是共創,是未來的P2P模式,是眾多P的網絡協同,而這個模式肯定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上的。我看的項目不多,很期待看到這方面有創新的項目。
此外,著名投資人蔡文勝向曾鳴提問,“(對于區塊鏈技術)BAT目前沒有大的動作,是因為政策原因還是覺得區塊鏈落地沒到時機?”曾鳴回應稱:“核心是沒有看到切入點吧,大企業的創新機制和市場不一樣。”
“3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創立于今年2月11日,在短期之內吸引了眾多區塊鏈業界大佬入群,目前群內成員包括蔡文勝、李笑來、沈南鵬、薛蠻子、徐小平、周鴻祎等著名投資人,還有汪峰、佟麗婭、胡海泉、高曉松等藝人。
分工和合作是人類社會經濟進步的基本動力。分工越來越精細,就需要合作越來越廣泛深入,因為如果沒有交換,分工的果實就沒法實現。所以交換和合作又是分工進一步深入的前提。這兩者其實是互相促進,螺旋上升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經常講區塊鏈是生產關系的革命,但它其實必然帶來生產力的大變革。
區塊鏈讓點對點之間的交換和合作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交易成本的下降”,這將極大地推動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帶動生產力的又一輪大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的技術革命。
我以前總結互聯網的本質是“聯”“互”“網”:“聯”是聯接,在線,PC互聯網時代的價值創造基本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互”是互動;移動互聯網充分利用了互動的價值;“網”是結網,用網絡協同來取代傳統的供應鏈的管理方法。淘寶網在這方面是個初步演化的樣本。但區塊鏈提供了“網狀協同”的底層技術支持。這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和價值創造的動力。
信任成本是任何市場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區塊鏈通過技術的方式讓海量人群可以低成本實現共識,從而極大地降低信任成本,這將創造一些以前不存在的市場。這樣的市場很可能提供的是以前稀缺但很有價值的服務,這是真正的供給側革命。
我個人認為目前的共享經濟不是真正的共享。更多是資源的分享。真正能創造大價值的是共創,是未來的P2P模式,是眾多P的網絡協同。而這個模式肯定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上的。我看的項目不多,很期待看到這方面有創新的項目。
去中心化賦能更小個體,個體創造力在價值創造中的價值越來越大,并可以比資本獲取更大的剩余價值,從而挑戰現有資本主義的一些根本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